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大學有機化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7086

  有機化學復習總結

  一.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1.能夠用系統命名法命名各種類型化合物:

  包括烷烴,烯烴,炔烴,烯炔,脂環烴(單環脂環烴和多環置換脂環烴中的螺環烴和橋環烴),芳烴,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鹵,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團化合物(官能團優先順序:-COOH>-SO3H>-COOR>-CO*>-CN>-CHO>>C=O>-OH(醇)>-OH(酚)>-SH>-NH2>-OR>C=C>-C≡C->(-R>-*>-NO2),并能夠判斷出Z/E構型和R/S構型。

  2.根據化合物的系統命名,寫出相應的結構式或立體結構式(傘形式,鋸架式,紐曼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

  立體結構的表示方法:

  1)傘形式:

  2)鋸架式:

  3)紐曼投影式:

  4)菲舍爾投影式:

  5)構象(conformation)

  (1)乙烷構象:最穩定構象是交叉式,最不穩定構象是重疊式。

  (2)正丁烷構象:最穩定構象是對位交叉式,最不穩定構象是全重疊式。

  (3)環己烷構象:最穩定構象是椅式構象。一取代環己烷最穩定構象是e取代的椅式構象。多取代環己烷最穩定構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團處于e鍵上的椅式構象

  立體結構的標記方法

  1.Z/E標記法:在表示烯烴的構型時,如果在次序規則中兩個優先的基團在同一側,為Z構型,在相反側,為E構型。

  2、順/反標記法:在標記烯烴和脂環烴的構型時,如果兩個相同的基團在同一側,則為順式;在相反側,則為反式。

  3、R/S標記法:在標記手性分子時,先把與手性碳相連的四個基團按次序規則排序。然后將最不優先的基團放在遠離觀察者,再以次觀察其它三個基團,如果優先順序是順時針,則為R構型,如果是逆時針,則為S構型。

  注:將傘狀透視式與菲舍爾投影式互換的方法是:先按要求書寫其透視式或投影式,然后分別標出其R/S構型,如果兩者構型相同,則為同一化合物,否則為其對映體。

  二.有機化學反應及特點

  1.反應類型

  還原反應(包括催化加氫):烯烴、炔烴、環烷烴、芳烴、鹵代烴

  氧化反應:烯烴的氧化(高錳酸鉀氧化,臭氧氧化,環氧化);炔烴高錳酸鉀氧化,臭氧氧化;醇的氧化;芳烴側鏈氧化,芳環氧化)

  2.有關規律

  1)馬氏規律:親電加成反應的規律,親電試劑總是加到連氫較多的雙鍵碳上。

  2)過氧化效應:自由基加成反應的規律,鹵素加到連氫較多的雙鍵碳上。

  3)空間效應:體積較大的基團總是取代到空間位阻較小的位置。

  4)定位規律:芳烴親電取代反應的規律,有鄰、對位定位基,和間位定位基。

  5)查依切夫規律:鹵代烴和醇消除反應的規律,主要產物是雙鍵碳上取代基較多的烯烴。

  6)休克爾規則:判斷芳香性的規則。存在一個環狀的大π鍵,成環原子必須共平面或接近共平面,π電子數符合4n+2規則。

  7)霍夫曼規則:季銨鹽消除反應的規律,只有烴基時,主要產物是雙鍵碳上取代基較少的烯烴(動力學控制產物)。當β-碳上連有吸電子基或不飽和鍵時,則消除的是酸性較強的氫,生成較穩定的產物(熱力學控制產物)。

  8)基團的“順序規則”

  3.反應中的立體化學

  烷烴:烷烴的自由基取代:外消旋化

  烯烴:烯烴的親電加成:

  溴,氯,HOBr(HOCl),羥汞化-脫汞還原反應-----反式加成

  其它親電試劑:順式+反式加成

  烯烴的環氧化,與單線態卡賓的反應:保持構型

  烯烴的冷稀KMnO4/H2O氧化:順式鄰二醇

  烯烴的硼氫化-氧化:順式加成

  烯烴的加氫:順式加氫

  環己烯的加成(1-取代,3-取代,4-取代)

  炔烴:選擇性加氫:

  Lindlar催化劑-----順式烯烴

  Na/NH3(L)-----反式加氫

  親核取代:

  SN1:外消旋化的同時構型翻轉

  SN2:構型翻轉(Walden翻轉)

  消除反應:

  E2,E1cb:

  反式共平面消除。

  環氧乙烷的開環反應:反式產物

  四.概念、物理性質、結構穩定性、反應活性

  (一).概念

  1.同分異構體

  2.試劑

  親電試劑:

  簡單地說,對電子具有親合力的試劑就叫親電試劑(electrophilic reagent)。親電試劑一般都是帶正電荷的試劑或具有空的p軌道或d軌道,能夠接受電子對的中性分子,

  如:H+、Cl+、Br+、RCH2+、CH3CO+、NO2+、+SO3H、SO3、BF3、AlCl3等,都是親電試劑。

  親核試劑:

  對電子沒有親合力,但對帶正電荷或部分正電荷的碳原子具有親合力的試劑叫親核試劑(nucleophilic reagent)。親核試劑一般是帶負電荷的試劑或是帶有未共用電子對的中性分子,如:OH-、HS-、CN-、NH2-、RCH2-、RO-、RS-、PhO-、RCOO-、 *-、H2O、ROH、ROR、NH3、RNH2等,都是親核試劑。

  自由基試劑:

  Cl2、Br2是自由基引發劑,此外,過氧化氫、過氧化苯甲酰、偶氮二異丁氰、過硫酸銨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發劑。少量的自由基引發劑就可引發反應,使反應進行下去。

  3.酸堿的概念

  布朗斯特酸堿:質子的給體為酸,質子的受體為堿。

  Lewis酸堿:電子的接受體為酸,電子的給與體為堿。

  4.共價鍵的屬性鍵長、鍵角、鍵能、鍵矩、偶極矩。

  5.雜化軌道理論

  sp3、sp2、sp雜化。

  6.旋光性

  平面偏振光:

  手性:

  手性碳:

  旋光性:

  旋光性物質(光學活性物質),左旋體,右旋體:

  內消旋體、外消旋體,兩者的區別:

  對映異構體,產生條件:

  非對映異構體:

  蘇式,赤式:

  差向異構體:

  Walden翻轉:

  7.電子效應

  1)誘導效應

  2)共軛效應(π-π共軛,p-π共軛,σ-p

  超2共軛,σ-π超共軛。

  3)空間效應

  8.其它

  內型(endo),外型(e*o):

  順反異構體,產生條件:

  烯醇式:

  (二).物理性質

  1.沸點高低的判斷?

  不同類型化合物之間沸點的比較;

  同種類型化合物之間沸點的比較。

  2.熔點,溶解度的大小判斷?

  3.形成有效氫鍵的條件,形成分子內氫鍵的條件:

  (三).

  穩定性判斷

  1.烯烴穩定性判

  R2C=CR2>

  R2C=CHR>

  RCH=CHR(E-構型)>RCH=CHR(Z-構型)>

  RHC=CH2>CH2=CH2

  2.環烷烴穩定性判斷

  3.開鏈烴構象穩定性

  4.環己烷構象穩定性

  5.反應中間體穩定大小判斷(碳正離子,碳負離子,自由基)

  碳正離子的穩性順序:

  自由基穩定性順序:

  碳負離子穩定性順序:

  6.共振極限結構式的穩定性判斷(在共振雜化體中貢獻程度):

  (四)酸堿性的判斷

  1.不同類型化合物算堿性判斷

  2.液相中醇的酸性大小

  3.酸性大小的影像因素(吸電子基與推電子基對酸性的影響):

  (五)反應活性大小判斷

  1.烷烴的自由基取代反應

  *2的活性:F2>Cl2>Br2>I2

  選擇性:F2

  R2C=CHR>

  RCH=CHR>RCH=CH2>CH2=CH2>CH2=CH*

  3.烯烴環氧化反應活性

  R2C=CR2>R2C=CHR>RCH=CHR>RCH=CH2>CH2=CH2

  4.烯烴的催化加氫反應活性:

  CH2=CH2>RCH=CH2>RCH=CHR>R2C=CHR>R2C=CR2

  5.Diles-Alder反應

  雙烯體上連有推電子基團(349頁),親雙烯體上連有吸電子基團,有利于反應進行。

  例如:

  下列化合物

  A.;B.;C.;D.

  與異戊二烯進行Diels-Alder反應的活性強弱順序為:>>>。

  6.鹵代烴的親核取代反應

  SN1

  反應:

  SN2

  反應:

  成環的SN2反應速率是:

  v五元環>v六元環>v中環,大環>v三元環>v四元環

  7.消除反應

  鹵代烴堿性條件下的消除反應-----E2消除RI>RBr>RCl

  醇脫水-----主要E1

  8.芳烴的親電取代反應

  芳環上連有活化苯環的鄰對位定位基(給電子基)-------反應活性提高

  芳環上連有鈍化苯環的間位定位基(吸電子基)或鄰對位定位基-------反應活性下降。

  例如:

  下列芳香族化合物:A.B.C.D.

  硝化反應的相對活性次序為>>>。

  例如:

  萘環的

  A.α—位;

  B.β—位;

  C.氯苯;

  D.苯在親電取代反應中相對活性次序為為>>>。

  例如:下列各化合物中,最容易與濃硫酸發生磺化反應的是()。A.;B.;C.;D.

  (六)其它

  1.親核性的大小判斷:

  2.試劑的堿性大小:

  3.芳香性的判斷:

  4.定位基定位效應強弱順序:

  鄰、對位定位基:-O->-N(CH3)2>-NH2>-OH>-OCH3>-NHCOCH3>-R

  >-OCOCH3>-C6H5>-F>-Cl>-Br>-I

  間位定位基:-+NH3>-NO2>-CN>-COOH>-SO3H>-CHO>-COCH3>-COOCH3>-CONH2

  五、活性中間體與反應類型、反應機理

  反應機理:

  1.自由基取代反應機理

  中間體:自由基

  反應類型:烷烴的鹵代,烯烴、芳烴的α-H鹵代。

  2.自由基加成反應機理

  中間體:自由基:

  反應類型:烯烴、炔烴的過氧化效應。

  3.親電加成反應機理

  中間體:環鎓離子(溴鎓離子,氯鎓離子)

  反應類型:烯烴與溴,氯,次鹵酸的加成

  中間體:碳正離子,易發生重排。

  反應類型:烯烴的其它親電加成(H*,H2O,H2SO4,B2H6,羥汞化-去汞還原反應)、炔烴的親電加成,小環烷烴的開環加成,共軛二烯烴的親電加成。

  或環鎓離子):

  4.親電取代反應機理:

  中間體:σ-絡合物(氯代和溴代先生成π絡合物)

  反應類型:芳烴親電取代反應(鹵代,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氯甲基化)。

  5.親核加成反應機理:

  中間體:碳負離子

  反應類型:炔烴的親核加成

  6.親核取代反應機理:

  SN1反應

  中間體:碳正離子,易發生重排。

  反應類型:鹵代烴和醇的親核取代(主要是3°),醚鍵斷裂反應(3°烴基生成的醚)。

  SN2反應

  中間體:無(經過過渡態直接生成產物)

  反應類型:鹵代烴和醇的親核取代(主要是1°),分子內的親核取代,醚鍵斷裂反應(1°烴基生成的醚,酚醚),環氧乙烷的開環反應。

  7.消除反應反應機理

  E1機理:

  中間體:碳正離子,易發生重排。

  反應類型:醇脫水,3°R*在無堿性試劑條件下在污水乙醇中的消除反應。

  E2機理:

  中間體:無(直接經過過渡態生成烯烴)

  反應類型:R*的消除反應

  E1cb機理:

  中間體:碳負離子

  反應類型:鄰二鹵代烷脫鹵素。

  重排反應機理:(rearrangement)

  重排反應規律:由不穩定的活性中間體重排后生成較穩定的中間體;或由不穩定的反應物重排成較穩定的產物。

  1、碳正離子重排

  (1)負氫1,2-遷移:

  (2)烷基1,2-遷移:

  (3)苯基1,2-遷移:

  頻哪醇重排:

  在頻哪醇重排中,基團遷移優先順序為:Ar>R>H

  (4)變環重排:

  (5)烯丙位重排:堿性水解

  2、其它重排

  (1)質子1,3-遷移(互變異構現象)

  六、鑒別與分離方法

  七、推導結構

  1.化學性質:

  烯烴的高錳酸鉀氧化;

  烯烴的臭氧化反應;

  芳烴的氧化;

  鄰二醇的高碘酸氧化

  2.光波譜性質:

  紅外光譜:

  3650~2500cm-1

  O—H,N—H伸縮振動

  3300~3000cm-1

  —C≡C—H(3300),C=C—H(3100),Ar—H(3030)

  伸縮振動

  3000~2700cm-1

  —CH3,—CH2,次甲基,—CHO(2720,2820)

  伸縮振動

  1870~1650cm-1

  C=O

  (酸、醛、酮、酰胺、酯、酸酐)伸縮振動

  1690~1450cm-1

  C=C,苯環骨架伸縮振動

  1475~1300cm-1

  —CH3,—CH2,次甲基面內彎曲振動

  1000~670cm-1

  C=C—H,Ar—H,—CH2的面外彎曲振動核磁共振譜:

  偶合裂分的規律:n+1規律

  一組化學等價的質子有n個相鄰的全同氫核存在時,其共振吸收峰將被裂分為n+1個,這就是n+1規律。按照n+1規律裂分的譜圖叫做一級譜圖。在一級譜圖中

  具體的推到方法:

  1).不飽和度的計算

  W(不飽和度)=1/2(2+2n4+n3-n1)

  n41、n3、n1分別表示分子中四價、三價和一價元素的原子個數。

  如果W=1,表明該化合物含一個不飽和鍵或是環烷烴;

  W=2,表明該化合物含兩個C=C雙鍵,或含一個C≡C三鍵等;

  W≥4,表明該化合物有可能含有苯環。

  2).紅外光譜觀察官能團區域

  (1).先觀察是否存在C=O(1820~1660cm-1,s)

  (2).如果有C=O,確定下列狀況.

  羧酸:

  是否存在O-H(3400~2400cm-1,寬峰,往往與C-H重疊)

  酰胺:

  是否存在N-H(3400cm-1附近有中等強度吸收;

  有時是同

  等強度的兩個吸收峰

  酯:

  是否存在C-O(1300~1000cm-1有強吸收)

  酸酐:

  1810和1760cm-1附近有兩個強的C=O吸收

  醛:

  是否存在O=C-H(2850和2750附近有兩個弱的吸收)

  酮:

  沒有前面所提的吸收峰

  (3).

  如果沒有C=O,確定下列狀況.

  醇、酚:

  是否存在O-H(3400~3300cm-1,寬峰;

  1300~1000cm-1附近的C-O吸收)

  胺:

  是否存在N-H(3400cm-1附近有中等強度吸收;

  有時是同

  等強度的兩個吸收

  醚:

  是否存在C-O(1300~1000cm-1有強吸收,并確認

  3400~3300cm-1附近是否有O-H吸收峰)

  (4).觀察是否有C=C或芳環

  C=C:

  1650cm-1附近有弱的吸收

  芳環:

  1600~1450cm-1范圍內有幾個中等或強吸收

  結合3100~3000cm-1的C-H伸縮振動,確定C=C或芳環。

  3)分析核磁共振譜圖

  (1)根據化學位移(δ)、偶合常數(J)與結構的關系,識別一些強單峰和特征峰。如:下列孤立的甲基和亞甲基質子信號,極低磁場(δ10~16)出現的羧基,醛基和形成分子內氫鍵的羥基信號。

  (2).采用重水交換的方法識別-OH、-NH2、-COOH上的活潑氫。如果加重水后相應的信號消失,則可以確定此類活潑氫的存在。

  (3)如果δ在6.5~8.5ppm范圍內有強的單峰或多重峰信號,往往是苯環的質子信號,再根據這一區域的質子數目和峰型,可以確定苯環上取代基數目和取代基的相對位置。

  (4).解析比較簡單的多重峰(一級譜),根據每個組峰的化學位移及其相應的質子數目對該基團進行推斷,并根據n+1規律估計其相鄰的基團。

  (5).根據化學位移和偶合常數的分析,推出若干個可能的結構單元,最后組合可能的結構式。

  綜合各種分析,推斷分子的結構并對結論進行核對。

  有機化學鑒別方法的總結

  1烷烴與烯烴,炔烴的鑒別方法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烴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錳酸鉀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2烷烴和芳香烴就不好說了,但芳香烴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話,顯中性

  4酚:常溫下酚可以被氧氣氧化呈粉紅色,而且苯酚還可以和氯化鐵反應顯紫色

  5可利用溴水區分醛糖與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況下與氯或溴反應,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與空氣中的氧作用,生成過氧化合物。

  7醌類化合物是中藥中一類具有醌式結構的化學成分,主要分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種類型,具體顏色不同反應類型較多

  一.各類化合物的鑒別方法

  1.烯烴、二烯、炔烴: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紅色腿去

  (2)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氫的炔烴:

  (1)硝酸銀,生成炔化銀白色沉淀

  (2)氯化亞銅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亞銅紅色沉淀。

  3.小環烴:三、四元脂環烴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鹵代烴:硝酸銀的醇溶液,生成鹵化銀沉淀;不同結構的鹵代烴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鹵代烴和烯丙式鹵代烴最快,仲鹵代烴次之,伯鹵代烴需加熱才出現沉淀。

  5.醇:

  (1)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鑒別6個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盧卡斯試劑鑒別伯、仲、叔醇,叔醇立刻變渾濁,仲醇放置后變渾濁,伯醇放置后也無變化。

  6.酚或烯醇類化合物:

  (1)用三氯化鐵溶液產生顏色(苯酚產生蘭紫色)。

  (2)苯酚與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鑒別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產生黃色或橙紅色沉淀;

  (2)區別醛與酮用托倫試劑,醛能生成銀鏡,而酮不能;

  (3)區別芳香醛與脂肪醛或酮與脂肪醛,用斐林試劑,脂肪醛生成磚紅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鑒別甲基酮和具有結構的醇,用碘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黃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倫試劑,甲酸能生成銀鏡,而其他酸不能。

  9.胺:區別伯、仲、叔胺有兩種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對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應,伯胺生成的產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產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發生反應。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氣,仲胺生成黃色油狀物,叔胺不反應。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鹽,仲胺生成黃色油狀物,叔胺生成綠色固體。

  10.糖:

  (1)單糖都能與托倫試劑和斐林試劑作用,產生銀鏡或磚紅色沉淀;

  (2)葡萄糖與果糖:用溴水可區別葡萄糖與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麥芽糖與蔗糖:用托倫試劑或斐林試劑,麥芽糖可生成銀鏡或磚紅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題解析

  例1.用化學方法鑒別丁烷、1-丁炔、2-丁炔。

  分析:上面三種化合物中,丁烷為飽和烴,1-丁炔和2-丁炔為不飽和烴,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可區別飽和烴和不飽和烴,1-丁炔具有炔氫而2-丁炔沒有,可用硝酸銀或氯化亞銅的氨溶液鑒別。因此,上面一組化合物的鑒別方法為:

  例2.用化學方法鑒別氯芐、1-氯丙烷和2-氯丙烷。

  分析:上面三種化合物都是鹵代烴,是同一類化合物,都能與硝酸銀的醇溶液反應生成鹵化銀沉淀,但由于三種化合物的結構不同,分別為芐基、二級、一級鹵代烴,它們在反應中的活性不同,因此,可根據其反應速度進行鑒別。上面一組化合物的鑒別方法為:

  例3.用化學方法鑒別下列化合物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異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類,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鑒別羰基化合物的試劑將醛酮與醇酚區別,然后用托倫試劑區別醛與酮,用斐林試劑區別芳香醛與脂肪醛,用碘仿反應鑒別甲基酮;用三氯化鐵的顏色反應區別酚與醇,用碘仿反應鑒別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鑒別方法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將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別放在7支試管中,各加入幾滴2,4-二硝基苯肼試劑,有黃色沉淀生成的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無沉淀生成的是醇與酚。

  (2)將4種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別放在4支試管中,各加入托倫試劑(氫氧化銀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熱,有銀鏡生成的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無銀鏡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將2種醛各取少量分別放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斐林試劑(酒石酸鉀鈉、硫酸酮、氫氧化鈉的混合液),有紅色沉淀生成的為丙醛,無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將2種酮各取少量分別放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碘的氫氧化鈉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的為2-戊酮,無黃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將3種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別放在3支試管中,各加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出現蘭紫色的為苯酚,無蘭紫色的是醇。

  (6)將2種醇各取少量分別放在支試管中,各加入幾滴碘的氫氧化鈉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的為異丙醇,無黃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1.化學分析

  (1)烴類

  ①烷烴、環烷烴

  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酸、石油醚,因很穩定且不和常用試劑反應,故常留待最后鑒別。

  不與KMnO4反應,而與烯烴區別。

  ③烯烴

  使Br2/CCl4(紅棕色)褪色;使KMnO4/OH-(紫色)變成MnO2棕色沉淀;在酸中變成無色Mn2+。

  ④共軛雙烯

  與順丁烯二酸酐反應,生成結晶固體。

  ⑤炔烴(-C≡C-)使Br2/CCl4(紅棕色)褪色;使KMnO4/OH-(紫色)產生MnO2↓棕色沉淀,與烯烴相似。

  ⑥芳烴

  與CHCl3+無水AlCl3作用起付氏反應,烷基苯呈橙色至紅色,萘呈藍色,菲呈紫色,蒽呈綠色,與烷烴環烷烴區別;用冷的發煙硫酸磺化,溶于發煙硫酸中,與烷烴相區別;不能迅速溶于冷的濃硫酸中,與醇和別的含氧化合物區別;不能使Br2/CCl4褪色,與烯烴相區別。

  (2)鹵代烴R—*(—Cl、—Br、—I)

  在銅絲火焰中呈綠色,叫Beilstein試驗,與AgNO3醇溶液生成AgCl↓(白色)、AgBr↓(淡黃色)、AgI↓(黃色)。叔鹵代烷、碘代烷、丙烯型鹵代烴和芐基鹵立即起反應,仲鹵代烴、伯鹵代烴放置或加熱起反應,乙烯型鹵代烴不起反應。

  (3)含氧化合物

  ①醇(R—OH)

  加Na產生H2↑(氣泡),含活性

  H化合物也起反應。用RCOCl/H2SO4或酸酐可酯化產生香味,但限于低級羧酸和低級醇。使K2Cr2O7+H2SO4水溶液由透明橙色變為藍綠色Cr3+(不透明),可用來檢定伯醇和仲醇。用Lucas試劑(濃

  HCl+ZnCl2)生成氯代烷出現渾濁,并區別伯、仲、叔醇。叔醇立即和Lucas試劑反應,仲醇5分鐘內反應,伯醇在室溫下不反應。加硝酸銨溶液呈黃至紅色,而酚呈

  NaOH)生成CHI3↓(黃色)。

  ②酚(Ar—OH)

  加入1%FeCl3溶液呈藍紫色[Fe(ArO)6]3-或其它顏色,酚、烯醇類化合物起此反應;用NaOH水溶液與NaHCO3水溶液,酚溶于NaOH水溶液,不溶于NaHCO3,與RCOOH區別;用Br2水生成

  (白色,注意與苯胺區別)。

  ③醚(R—O—R)

  加入濃H2SO4生成

  鹽、混溶,用水稀釋可分層,與烷烴、鹵代烴相區別(含氧有機物不能用此法區別)。

  ④酮

  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黃色沉淀;用碘仿反應(I2+NaOH)生成CHI3↓(黃色),鑒定甲基酮;用羥氨、氨基脲生成肟、縮氨基脲,測熔點。

  ⑤醛

  用Tollens試劑Ag(NH3)2OH產生銀鏡Ag↓;用Fehling試劑2Cu2++4OH-或Benedict試劑生成Cu2O↓(紅棕色);用Schiff試驗品紅醛試劑呈紫紅色。

  ⑥羧酸

  在NaHCO3水溶液中溶解放出CO2氣體;也可利用活性H的反應鑒別。

  酸上的醛基被氧化。

  ⑦羧酸衍生物

  水解后檢驗產物。

  (4)含氮化合物

  利用其堿性,溶于稀鹽酸而不溶于水,或其水溶性化合物能使石蕊變藍。

  ①脂肪胺

  采用Hinsberg試驗

  ②芳香胺

  芳香伯胺還可用異腈試驗:

  ③苯胺

  在Br2+H2O中生成

  (白色)。

  苯酚有類似現象。

  (5)氨基酸

  采用水合茚三酮試驗

  脯氨酸為淡黃色。多肽和蛋白質也有此呈色反應。

  (6)糖類

  ①淀粉、纖維素

  需加SnCl2防止氧對有色鹽的氧化。碳水化合物均為正性。

  淀粉加入I2呈蘭色。

  ②葡萄糖

  加Fehling試劑或Benedict試劑產生Cu2O↓(紅棕色),還原糖均有此反應;加Tollens試劑[Ag(NH3)2+OH-]產生銀鏡。

篇2:高二化學學業水平測試復習計劃

  高二化學學業水平測試復習計劃

  一、20**命題概況

  必修一和必修二占85%,選修占15%。容易70%,中等20%,難題10%試卷命題保持穩定。

  二、我校學生情況分析

  總結學情主要有三點:

  ⑴任務加重(參加化學學業水平測試的班級共有9個班,其中3個重點班6個普通班)。

  ⑵本屆高二學生遠不如上屆(學科基礎,學習態度不如上屆)。

  對此我們高二備課組全體教師深感完成學校的任務很重,壓力很大。雖然困難不少,但我們高二備課組全體教師積極采取各種應對策略,積極備戰。

  三、具體做法

  1、加強課本知識的積累,努力夯實雙基內容

  學業水平測試本身是通過性考試,它面向全體學生,著重考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這決定了命題的思路與方向。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應加強課本知識的積累,努力夯實雙基內容。

  ⑴認真研讀教材、考試標準、各地學業水平測試卷及其模擬卷,把握好方向。

  ⑵專題復習要注重基礎,形成知識框架,便于記憶。

  ⑵針對每個專題的易錯題及時跟進、滾動訓練。

  ⑷每專題不過關學生學習指導及時、確保學生學習積極性。

  ⑸背記知識形成填空、默寫的書面材料,及時準確反應學生情況。

  2、重視加強規范教學。尤其是化學用語書寫的規范,如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的規范書寫和基礎計算題的解題規范。

  ⑴布置作業要適量,規范要嚴格,有過程的要寫在試卷上。

  ⑵完成作業時間要限定在規定時間。

  ⑶課代表及時收起作業,監督抄襲情況。

  ⑷批改要及時反饋,重點分析,并對個別學生薄弱點加強跟蹤記錄。

  3、重視實驗教學。 在考試說明中化學實驗的要求是最高的,必須要強化實驗教學。要安排化學實驗的專題復習。象常見儀器使用、常見氣體的制備、干燥、檢驗、除雜、常見離子的檢驗、常見化合物特性反應知識的強化。

  4、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特別是在閱讀題目的認真、仔細方面和解答問題的表達上尤為重要。同時加強學生的心理指導,培養良好的應試心理素質。

  5、加強雙差生個別輔導

  每周定期檢查、督促,適當情況下聯系家長、班主任、主管領導的指導、幫助以取得最佳教學效益。

  6、重視課堂教學方法

  將我校的主體參與教學的思想落實到實處。重視課堂環節,以強化基礎為目標,反復訓練、循環糾錯,不讓學生在基礎題上丟分。尤其強調前五分鐘的默寫和后五分鐘的反饋練習,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7、抓兩頭

  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應該注意抓兩頭,一是后進生的通過率,二是優等生的達A率(重點班),中間則爭取有A的出現。前兩者則要做到時刻跟蹤做到單獨輔導,作業試卷要面批。

  最后我們要集中全組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相信經過我們備課組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化學學業水平測試會取得成功的。

  20**-2-15

篇3:九年級第一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計劃

  九年級第一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復習和鞏固 1—6章所學的知識并使之系統化。

  2.通過落實知識點,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而且使他們在新的水 平上理解和加深學過的知識。

  3.通過復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概 括能力、探究綜合能力。

  4.拓展已學的知識,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的應用。

  5.根據實驗教材的特點,在復習中要教給學生“探究式”題型的一般解題思路,使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迅速找到切入點。

  6.通過復習,使各個層次學生的成績都有普遍提高。

  二.復習時間:

  18周結束新課,19周----20周為復習時間,共7節課。

  三.課時及復習學案安排:

  第一單元 第一、二章1課時 復習學案 z

  第二單元 第三、四章1課時復習學案 z

  第三單元 第五章1課時 復習學案 z

  第四單元 第六章1課時復習學案 z

  第五單元化學實驗及實驗探究1課時 練習題z

  第六單元綜合練習2課時 練習題z

  四.復習措施:

  為了提高優秀率,要對不通層次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在這個時間里,要對他們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為了提高及格率,要有選擇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對于很差的學生,也不能放棄,在原有的基礎上,讓他們的成績都有所提高。

  為了迎接期末統考,我們化學組的老師將全力以赴,做好期末復習工作,爭取取得好的成績。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 九九色视频 | 美女做爰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 欧美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日韩理论在线 |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 | 手机看片神马午夜 | 免费人成观看在线网 | 欧美精品一级 |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看老司机 | 性欧美久久| 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 | av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ā片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 丝袜黄色片 | 特黄女一级毛片 | 欧美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aⅴ片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 精产网红自拍在线 | 鲁大师成人精品视频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 福利三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 韩国美女高清爽快一级毛片 | 国产亚洲女在线精品 | 色老头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厂自拍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久久久免费精品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高清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日本黄区 | 国产精品 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