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管理辦法
為貫徹落實“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計劃”,促進學校青年教師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特制定本辦法。
一、基本形式
教師實踐能力培養以教師深入相關企事業單位生產(技術)業務管理崗位工作或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業務指導、技術攻關為主,培養期限一般為6個月,根據工作需要也可為1年。
(一)組織教師走出校門,了解水利電力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積極開展“科技服務社會”活動,把科技成果應用到水利電力行業和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和工作實踐中。
(二)安排教師主持或作為主要成員完成本科生實習基地、研究生創新基地建設。
(三)其他與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相關的形式。
二、工作要求
(一)各學院(科研機構)年初制訂教師實踐能力培養計劃,報學校批準后實施。
(二)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必須堅持專業對口原則。
(三)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情況可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四)學校(或者學校授權學院)與對方單位簽訂協議,明確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任務和考核辦法,明確雙方知識產權等利益關系。
三、資助與待遇
(一)教師參加實踐能力培養期間,檔案工資和崗位津貼按月發放。
(二)教師脫產培養期間產生的交通費,按照每月1次往返的標準由學校報銷。
四、管理與考核
(一)學校將學院(科研機構)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情況納入目標管理與考核體系,作為年度目標任務指標,完成情況與年度目標考核結果掛鉤。
(二)各學院與參加實踐能力培養教師簽定協議,明確培訓要求、權利義務和考核辦法。
(三)教師在對方單位工作期間,應遵紀守法,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全面完成工作任務。
(四)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期間的社會工作量和教學工作量減免,科研工作量應達到考核最低標準。
(五)教師參加實踐能力培養結束后1周內,須攜帶專業調研報告(技術總結)和成果、對方單位形成書面考核鑒定材料等到所在單位報到。
(六)學院(科研機構)應定期檢查及時掌握脫產培養教師的思想、工作及生活情況,培養結束后按科技服務、基地建設及培養協議中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考核。
五、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三峽大學加強教學科研人員實踐能力培養的實施辦法》(三峽大人〔20**〕14號)同時廢止。本辦法由人事處負責解釋。
篇2:懦弱的鯊魚:培養適應環境變化的創新能力
懦弱的鯊魚:培養適應環境變化的創新能力
【故事】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只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里面,然后用強化玻璃將池子隔成兩半。熱帶魚在東邊的一半,鯊魚在西邊的一半。實驗人員每天都在東邊的池子中投放一些鯽魚,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
最初,鯊魚并甘心只是拿一些小小的鯽魚來填飽肚子,它對西邊的熱帶魚垂涎得要命,總想嘗試那鮮美的滋味,它每天不斷地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但始終不能過去。連續十天,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甚至有幾次渾身破裂出血。而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就會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鯊魚終難如愿。后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一幅掛在墻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
實驗到了最后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總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于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也會立刻放棄追逐,說什么也不愿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鯊魚。
【心得感悟】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信息時代最大的特點是環境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種變化不化包括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來自于企業內部環境的變化。而一個具有生命力的企業必須是一個能夠隨著這種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優秀組織,否則這個企業就可能被市場所淘汰。
上海生產的“大白兔”奶糖曾經一度打入美國市場,頗受美國消費者的喜愛。但隨著健美運動的興起和營養觀念的變化,人們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而奶糖的含糖量很高,是高熱量的食品,吃多了易發胖。后來,“大白兔”因不能適應美國消費者的這種價值觀念的變化而被擠出了美國市場。我國有一家圖書進出口公司在某個伊斯蘭國家展銷圖書時,一套印刷精美、裝幀考究的圖書被勒令停止展銷,原因是書中有一幅服務員用左手給一位阿拉伯富豪上菜的插圖,在穆斯林眼中,左手是不潔凈的,用左手上菜無疑是一種侮辱。正是這種傳統觀念與的市場環境的錯位使得這家公司的銷售希望化為泡影。
經驗固然寶貴,但如果事事都以過去的經驗來制定今天的行動和計劃,這種保守和落后的理念已經不能適應今天的社會。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處于21世紀的服裝公司仍然堅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陳舊的價值觀念,結果將會如何呢?
摘自:《職場人士必讀的88則寓言》,理弘、張海生/著,西北大學出版社20**年1月出版。
篇3:怎樣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怎樣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隨著知識型員工及工作內容智力成分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工作需要團隊合作來共同完成。全新的團隊合作模式更強調團隊中個人的創造性發揮和團隊整體的協同工作。團隊合作模式對個人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除了應具備優秀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有優秀的團隊合作能力這種合作能力有時甚至比你的專業知識更顯重要。作為管理團隊的一員,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
一、積極發現每個成員的優點
在一個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優缺點都不盡相同。我們應該積極發現團隊成員的優秀品質,并且學習它和發揚它,讓自己的缺點在團隊合作中逐漸消滅掉。團隊強調的是協作,最好不要有命令和指示,這樣團隊的工作氣氛就會變得輕松和諧,工作就會變得很順暢,團隊整體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二、對每個人都寄予鼓勵
每個人都有被人重視的需求,特別是那些辛勞工作的基層員工更是如此。就如我們的保安員、清潔工工作時間長,工作又苦又累,有時給予他們一句小小的鼓勵和贊許就可以使他們釋放出無限的工作熱情。最關鍵是,當你對他們寄予表揚的同時,他們也同樣會給予你希望。
三、時刻檢討自己的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應時刻檢討自己缺點,比如檢討一下自己的工作心態好嗎?對待日常的工作是不是有所怠慢?對待客戶的溝通工作做得夠不夠好?能否虛心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這些缺點在自己看來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團隊合作中它就會成為你進步成長的障礙。如果你固執已見,無法聽取他人的意見,你的工作狀態不可能有進步,甚至會影響到其他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團隊的效率在于每個成員配合的默契,如果你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不妨坦誠的承認它,想方設法改掉它,也可以讓大家共同幫助你改進。當然,承認自己的缺點可能會讓你感到尷尬,但你不必擔心別人的嘲笑,你只會得到他們的理解和幫助。
四、保持足夠的謙虛
團隊中的任何一位成員都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所以你必須保持足夠的謙虛。任何人都不喜歡驕傲自大的人,這種人在團隊合作中也不會被大家認可。你可能會覺得在某個方面他人不如你,但你更應該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強項上,只有這樣才能看到自己的膚淺和無知。謙虛會讓你看到自己的短處,這種壓力會促使自己在團隊中不斷地進步。
在團隊中,如果每個隊員都能夠不斷地釋放自己的潛在才能和技巧,能夠相互尊重和被重識,相互鼓勵和坦誠交流,大家就能在各自的崗位上找到最佳的協作方式,為了團隊共同的目標,自覺地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并為此積極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