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結對幫扶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我園支部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主動與鄉鎮中心幼兒園結成幫扶對象,以充分發揮省級示范園的示范、輻射作用,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二、現狀調查分析
在支部的統籌安排下,我們與z中心幼兒園結成了幫扶對子。首先,我們深入到z中心園,調查、了解其發展現狀,以便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幫扶工作。z中心園現為一類幼兒園,園內外部環境整潔美觀,幼兒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大。那兒的教師從教的積極性較高,對待工作有熱情,對待幼兒有愛心,盡管每天工作強度較大,但她們仍然很樂觀,任勞任怨。在深入課堂后我們也發現,很多教師的教育觀念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如她們在設計教案時能夠認識到要努力發揮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然而在具體實施教育活動時,常會發生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脫節的現象,教學方法比較陳舊,穿著新鞋走老路。另外,教師的研究意識也比較淡薄。她們很想搞科研,但又不知道搞什么,怎么搞。可見,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亟待提高。她們也都非常迫切地希望能有各種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走出去、請進來,在學習中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的素質,促進專業化成長。
目前,z中心園正著手準備省優質園的驗收工作。很多硬件設施基本到位,但幼兒晨間活動的玩具還要進一步豐富,區角內的材料不夠充實。平時由于加強了過程管理,資料的積累比較齊全,但還需要按照要求分類歸檔。比較薄弱的環節就是軟件這一方面,如教師組織教學、進行專業反思、開展科研活動的能力欠缺。
二、幫扶思路
實施對z中心幼兒園教育幫扶工作,是我園認真貫徹市教育局加快農村學校建設,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具體體現。本著“優勢互補,合作交流,攜手共進,資源共享”的原則,從學校管理,教育資源,師資培訓等方面為z幼兒園開展有效的指導與幫扶。尤其是近階段,我們把幫扶的重點定位在提高z中心幼兒園的軟件設施水平上,盡自身的努力促進兩園的共同發展,確保省優質園的順利驗收。
三、幫扶目標
1、充分認識幫扶工作的意義,調動雙方工作的積極性,使幫扶工作具有創造性。
2、加強幫扶工作過程的管理,注意收集資料,不斷總結經驗,形成教育對口幫扶的特色。
3、指導教師進一步轉變觀念,改進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帶領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提高專業素養。
5、指導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強化研究意識。
6、研討教育活動,為一類園的順利驗收奠定基礎。
四、幫扶措施
1、建立雙方互訪制度,商議、總結幫扶工作。
2、指導幼兒園建立教育教學、教育科研、衛生保健等方面的資料。
3、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4、組織教師到我園參觀、學習、觀摩活動。
5、深入到幼兒一日活動中,現場觀摩、研討。
五、月份安排
九月份:1、深入z中心園調研,了解其現狀。
2、組織教師到我園觀摩活動。
十月份:1、建立雙方互訪制度。
2、進一步商討幫扶工作的開展形式。
十一月份:1、指導幼兒園做好迎省優質園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
1、指導教師制作玩具、游戲材料。
十二月份:1、現場觀摩、研討教師的教育活動。
2、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一月份: 1、組織教師學習理論,開展專業反思。
2、總結、反思幫扶工作。
篇2:小學黨支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制度
小學黨支部制定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從政治上、經濟上、情感上和生活上著力關愛黨員,進一步營造溫暖、和諧的氛圍,展示以人為本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與活力,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探索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z鎮小學黨支部制定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試行)。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基金的設立
基金的籌集,向學校申請經費支持為輔和以黨員自愿捐助為主;由專人負責基金管理、賬務處理和基金發放;基金發放由支部大會表決執行;基金使用情況每半年定期向黨員公布一次。
二、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基金的使用
1、黨內激勵基金發放范圍:受上級黨組織表彰的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受本支部表彰的優秀黨員。
2、黨內關懷基金發放范圍:黨員過政治生日,“7.1”對支部黨員進行慰問,黨內學習、培訓所需經費,每兩年安排黨員作一次健康體檢。
3、黨內幫扶基金發放范圍:對生活特別困難的黨員實行補助,對生病住院的黨員以及重大疾病住院的黨員家屬進行探望,黨員本人家庭遭遇意外災害慰問,黨員去世慰問。
z鎮小學黨支部
篇3:城南小學留守兒童幫扶制度
城南小學留守兒童幫扶制度
一、建立留守兒童跟蹤管理檔案。學校對留守兒童登記備案,分類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師及隨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狀況、思想動態等,有針對地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引導。
二、學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節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效應。
三、重視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開通家長(監護人)熱線,學校老師要經常與家長(監護人)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以便及時幫助留守學生;
四、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余生活,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慰藉他們殘缺的感情。
五、課程教學中加強留守兒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強化留守兒童自尊、自立,幫助他們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識技能;
六、辦好家長學校,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培訓,教給他們正確的教育兒童的方法,不要溺愛孩子,當孩子做錯了事要及時管教,一般情況下,不要滿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養成孩子自我克制的習慣。注意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性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使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
八、每學期組織留守兒童給在外打工的父母寫封信,匯報自己在學校及家中的學習生活情況,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傾訴自己的情感。
九、留守兒童是社會普遍的問題,學校全體教職工要多關注了解留守兒童,對其進行調查研究,為他們營造健康成長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