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專一附小防震安全疏散演練方案
為切實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平安校園,確保我校師生生命安全,在緊急情況下,組織師生進行有序的安全撤離,按照我校制定的《防震安全緊急疏散應急預案》,在20**年5月11日上午大課間時間舉行全校師生防震安全緊急疏散演練。具體工作布置如下:
一、班主任老師職責。
1.跟學生講清演練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不可當此為游戲。講清學生的具體做法及各項注意事項,確保演練的安全。
2.聽到信號立即指揮學生行動。
3.學生在校期間各班前后門不要鎖上,要保持暢通。
4.指揮學生前一半從前門撤離,后一半從后門撤離,每班自然排成兩隊。
5.樂知樓(南)、思齊樓(北)樓:
東樓梯通過班級:一(6)、一(7)、三(2)、三(3)、五(1)、五(2)
四、六年級的1班、2班。
西樓梯通過班級:三(1)、一(8)、三(4)、三(5)、五(3)、五(4)
四、六年級的3班、4班。
一、二年級每班的學生分別從教室的兩個門出來后自然并成兩隊到大操場指定位置集合。(平時*的地點)
6.二樓下樓的速度要快些,三層在抓緊時間的同時注意安全。到達操場后,各班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時集合的地點)
7.在下樓的過程中,不許學生講話、喊叫、擁擠。計時,但不比速度,各班級查找存在的問題。
8.班主任跟在班級后面下樓,到操場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級的最前面。
二、為了保證演練的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目的,除班主任作為各班直接負責人外,每個樓梯拐彎處及樓梯平臺處各配置一名教師,協(xié)助班主任老師組織好學生安全撤離、人員分配如下:
樂知樓樓:東樓梯西樓梯思齊樓:東樓梯西樓梯
一樓zz
一二拐角zz
二三拐角zz
三四拐角zz
樂知樓樓前維護老師:zz(從東到西一字排開)
思齊樓樓前維護老師:zz(從東到西一字排開)
放置牛奶區(qū)維護老師:zz(確保學生過臺階時的安全)
南北走道維護老師:zz(三位老師從北至南三個通道口)
崗位職責: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崗位,指揮學生有序疏散,不許學生推拉、擁擠,確保學生安全有序下樓。學生撤離后,跟隨學生隊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級學生撤往大操場全部按先后站在學生隊伍的外圍。
三、場地劃分及要求。
平時*指定位置。(面朝東)
維護老師:zz(一年級:zz)(每人負責一個年級,順序:六年級至一年級(zz(1-4班)zz(5-8班))
四、zz老師負責計時(主席臺),zz老師負責拍照片,zz負責攝像,zz老師負責信號,zz老師負責醫(yī)護。
五、5月11日上午大課間時間,各班級聽信號后開始演練,演練結束后,全校集中到后操場上,總結演練情況。
要求:各個崗位上的老師在演練結束后立刻將自己所在崗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反饋到崔欣處,以便總結。
六、演練結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及時總結,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深化演練效果。
篇2:A學校防震逃生演練預案
學校防震逃生演練預案(12)
一、演練目的
為使廣大師生了解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fā)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并通過此項演練來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兩周年。
二、演練原則
堅決做到:安全第一,確保有序,責任明確,落實細節(jié)。
三、演練組織領導
組長:z
組員:z
四、演練步驟
1、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fā)生地震的演練。
五、演練安排
1、演練時間:20**年5月12日
2、演練內容: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shù)卣鸢l(fā)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集中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fā)生。
3、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第一次警報聲(50秒);代表發(fā)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第二次警報聲(60秒):組織疏散的信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fā)生地震約2分鐘后)。
4、聽到警報聲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3分鐘內完成。
六、管理人員職責
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老師在演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fā)生意外的事故。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z--現(xiàn)場總指揮
z--負責發(fā)警報信號
z--負責2樓西樓梯口
z--負責2樓東樓梯口
z--負責樓梯轉向臺
z--負責樓梯轉向臺
z--負責1樓東樓梯口
z--負責1樓西樓梯口
z--負責疏散路線途中學生安全
班主任--負責在班內指導、疏散學生
z--校園集合學生
z--清點人數(shù)
z--現(xiàn)場拍攝
z--醫(yī)護保障
z--集中地點演練講評
z--機動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fā)生,而不是一種游戲,各地點教師提前10分鐘到位。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
4、當發(fā)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各班及時清點人數(shù),向現(xiàn)場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一: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要求班主任在演練前提前進行指導)
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xù)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再也沒有東西落下來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fā)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zhèn)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 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7、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fā)現(xiàn)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八、演練二: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fā)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學校校園)。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必須按一路縱隊小跑)。
(一)、疏散路線和集中地
1、一樓直接從教室內疏散至校園
2、三、四、五、六年級沿東西樓梯疏散至校園;
3、疏散集中地點:校園中間自東到西二、五、六、三、四、一
(二)、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老師要在每層樓梯拐彎處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
5、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合,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九、演練結束
當各班到齊集中地點,經查實人數(shù)無誤后,可以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主任要及時總結經驗 ,不斷提高學生應急避震演練的效果。
篇3:第二小學防震疏散演練方案
第二小學防震疏散演練方案
為確保學校發(fā)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jù)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1、領導小組
學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校長為組長,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組成,總務處兼防震減災辦公室,校長室為指揮部。
組 長:z
副組長:z
成 員:zz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系統(tǒng)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wěn)定。
3、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 謹慎從事 全體動員
及時疏散 保護師生 減少損失
二、演練步驟
1、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fā)生地震的演練。
三、演練安排
1、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shù)卣鸢l(fā)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fā)生。
2、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地震發(fā)生的信號:連續(xù)的短促的哨聲;代表發(fā)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fā)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連續(xù)的兩短一長哨音;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fā)生地震約2分鐘后)。
四、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
當聽到地震發(fā)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zhèn)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1 樓近門處可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向室外跑)
2、在室內的學生,應在老師的指揮下,立即將凳子放在桌子上,迅速地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用力抓緊桌腿。躲到內墻角的同學身體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用雙手或書包保護頭部,但不要靠近窗口。
3、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5、廁所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6、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保護頭部,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高大危險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fā)現(xiàn)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五、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fā)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后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疏散路線:
1、上課期間疏散通道劃分
上課期間緊急疏散通道以教室所在位置劃分。一層一年級一班(貼走廊南側走)、二年級一班(貼走廊北側走)從一層東門疏散;一層一年級二班、一年級三班、一年級四班、在實驗室上課的班級貼走廊南側、二年級二班、二年級三班貼走廊北側直接從一層大廳往外疏散;一年級五班貼走廊南側由一層西門疏散;二層二年級五班、二年級四班由樓梯右側貼扶手下到一層通過大廳疏散;四年級一班、四年級二班、五年級四班由樓梯左側貼墻下到一層經東門疏散;二層五年級五班、三年級一班貼走廊北側由西樓梯貼扶手下到一層由西門疏散;五年級三班沿西樓梯左側貼墻下到一層從大廳疏散;四年級四班、五年級一班貼走廊南側經餐廳通道左側疏散;四年級三班、五年級二班貼走廊南側經餐廳通道右側疏散;三層三年二班、三年級三班、三年級四班沿西樓梯貼墻下到一層經大廳疏散。在三、四樓活動室、功能室上課的班級,依教室所在位置按膨脹縫為界限,分別從樓梯下到一層經大廳疏散。
所有班級學生疏散到平日班級路隊所在的位置排隊。
2、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疏散通道劃分
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教學樓內的學生按班級的疏散路線進行疏散。在操場活動的學生直接到班級所在位置集合。
(二)疏散集中地:
學生撤出樓門后,應盡量遠離建筑物,各班要快速集中,各班班長和軍體委員應主動招呼本班同學向一起集中。班主任到達安全集結地域后,應立即清查本班人數(shù)和損傷情況,迅速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關照學生。
六、教師任務分工:
1、全體教師:正在上課的教師聽到地震發(fā)生時的緊急信號后,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在室內蹲下、保護頭部,應急避震。當聽到疏散信號時,迅速組織學生離開教室,待室內學生全部撤離后,隨同班級的學生撤往安全集結地域,立即清點班級人數(shù)等待本班班主任老師到達后方可到自己班級。未在教室上課的教師要立即按要求到達指定的樓梯拐角處或樓門口指揮學生安全有序地疏散:辦公室(五)到二樓西側樓梯拐角處;辦公室(四)到達一樓西門;辦公室(三)到二樓東側樓梯拐角處;總務處到一樓東門;辦公室(一)到大廳門口,待教學樓內的學生全部撤離后,應立即前往安全集結地域組織學生。
2、班主任:緊急疏散信號發(fā)布時,正在上課的班主任老師應首先擔負起所在班級的班主任的責任,未在教室上課的班主任老師,應立即到達安全集結地域組織好學生,并認真清點好班級學生人數(shù),及時向值日領導匯報情況。
3、課間緊急疏散時,班主任老師立即到達本班教室查看并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行緊急疏散,其他教師立即到達就近的樓梯拐角處或樓門口組織學生,待學生撤離后立即到達自己的班級清查學生情況。
4、就餐期
間的組織:餐廳人員組織學生撤離至指定地點。
5、進行緊急疏散時,以下教師待所在班級學生撤離后立即到達樓梯拐角處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在五年級四班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二層東樓梯拐角處,在五年級三上課的老師立即到達二層西樓梯拐角處,三年三班上課的老師立即到達三層西樓梯拐角處,五年二班上課的老師立即到達餐廳樓梯拐角處,二年級一班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一樓東門處,一年級五年級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一樓西門處,二年級三班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大廳門口處。
6、總指揮在接到各級部主任的人員統(tǒng)計報告后,迅速落實受傷及失蹤人數(shù),命令搶險救災組立即組織人員分頭帶領高年級學生立即返回教室搶救被砸、被埋壓的學生。在搜救中,要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的書桌、板凳、拖布桿、窗簾等工具扎制成簡易的擔架,用木棍做成拐杖,幫助重傷員撤離災害現(xiàn)場。傷員撤離到空曠場地后,老師們和未受傷的同學開始對他們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等簡單的救治,輕傷員和其他人員在老師的帶領下向避難場所疏散,重傷員進行現(xiàn)場處理后由專人看護等待專業(yè)醫(yī)療救護。各班班主任要對各班同學進行安撫工作,避免引起疏散場地混亂。
7、搶險救援組負責水電等安全的人員立即檢查設施,消除隱患,恢復設施正常工作。
七、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各崗位教師應及時到位,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八、注意事項
1、決定緊急疏散的校領導要全面掌握情況,在命令發(fā)布緊急疏散信號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19”、“120”、“110”等相應請求求援電話,并安排一人專責迎接救護人員和車輛的到來。
2、在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實施緊急疏散時,班主任立即回本班組織實施,其他教職工根據(jù)所在的位置負責本樓層學生的疏散,做法同上課期間。
3、學生離開教室和通過樓梯時,各班學生只準排一路縱隊,不得并行,防止擠撞踩傷,必要時應號召并督促學生采取防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