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XX實驗學校考試制度
一、評選理念
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準繩,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性評價理念,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總目標,進一步突出評價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達到以評價促發展的根本目的,確定評選理念為“賞識、激勵、關注”。賞識使人自信,激勵使人進步。以賞識教育的態度來關注與重視每一個學生。
二、評選目的
通過評優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正面引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生動、活潑、健康、主動、全面發展。
三、評選標準
強調以德為首,學生的德行表現將作為各項能力評優的首要條件,淡化分數對學生的影響,注重過程評價。
四、評價內容
主要內容有: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實踐技能素質、成功的足跡、教師評語、家長回音、評價方法八個方面。
1.思想品德素質---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基本能反映這方面素質的日常表現情況。
2.科學文化素質---和以往考試分數不同,我們評價孩子某一學科的情況,是把該學科要素盡量細分,如語文學科,評價項目就分解成寫字、朗讀、作文、作業、單元練習、學習態度與習慣等項,這樣你會詳細地了解孩子在某門學科的長處和不足,以便更好的進行教育和幫助。
3.身體心理素質---包括身體健康情況、心理健康情況和交流與合作情況三項,對學生身心健康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4.實踐技能素質---考查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和自我服務勞動的情況,反映學生的勞動態度、習慣和實踐能力。
5.成功的足跡---記錄孩子一學期中所取得的各項成功,包括比賽獲獎、作品發表、及學習上的點滴進步。
6.教師評語---重點評價孩子的個性心理特點,并提出殷切希望。
7.家長評價---請您對學校素質教育的意見和建議寫在“家長評價”欄中,我們將認真對待每一份回復。
8.評價方法---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實踐技能素質的發展情況,采用等級評價,分為“A B C D”4個等級;對學生操行情況的評價采用定性語言表述的方式。
五、評優類型
綜合獎:學習標兵、優秀班干部、優秀團員(少先隊員)、最美志愿者、優秀運動員
六、評選條件
1、學習標兵: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積極進取,學習成績優異,在全年級學生中能起模范帶頭作用。分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及單科狀元獎,期中、期末考試總成績全年級1-50名為特等獎;50-100名為一等獎;100-200名為二等獎;200-300名為三等獎。
2、優秀班干部:品德端正,有一定的組織能力,顧全大局,工作出色,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幫手。每班5名優秀班干部。
3、優秀團員(少先隊員):在學校團委和少大隊的各項工作中表現突出,認真負責,注意樹立學校的良好形象,能起模范帶頭作用。每班2人。
4、最美志愿者:每學期準時參加志愿者相關會議和培訓,平均每周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一次,以服務同學、服務學校為活動宗旨;以鍛煉自我、提高同學們思想認識為活動目標。為建設美麗校園貢獻青春力量。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比賽活動,成績優異者。每班5人。
5、優秀運動員: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模范遵守運動會各項規章制度。有高尚的體育道德,尊重對方、尊重裁判、尊重觀眾。奮力進取、頑強拼搏,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七、評選辦法
1.學生自評。學生根據本人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各個方面的要求,寫出描述性評語,整理并提供相關證據,作為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參考依據。
2.同學互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相互評議,以發展他們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3.教師評價。依據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確定相應等級。每個學期,填寫綜合素質手冊對各項內容的細化,通過各個評價要素對各維度確定相應評價等級,以A B C D等級方式呈現。記載學生在這個學期突出的特點和發展潛能等匯總填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中。
學校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采取學生自評、同伴互評、任課教師評價、班主任評價、學校評價等方式進行評定。通過評價激勵學生成長。
八、獎勵辦法
期中、期末由學校統一頒發獎狀。優秀運動員在學校運動會后由學校頒發獎狀。
九、評選注意事項:
1、要端正評選目的,注重評選的教育過程,發揮評選的教育激勵作用;
2、嚴格按以上要求評選,評選過程要堅持民主集中制與教師意見相結合的方法;
3、 堅決杜絕用考試成績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堅持公正、公開、民主評議的原則,要讓全班絕大多數學生感到滿意和公平。
4、嚴格控制各類獎項學生人數,超過規定名額的班級,將退回重新評選。
篇2:部門制度在崗考試考核總結
部門制度在崗考試考核總結
20**年10月份,是**平凡的月份,為加強內部激勵,**集團在全公司范圍內舉行了一場在崗考試。本次考核內容為各部門制度,由各部門自行組織培訓、考試以及評估,行政人事部協調跟進、監考、評估。
考試之前,各部門對下屬員工進行了考試輔導與學習培訓。首先各部門都對本部門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梳理,通過不同的形式對員工進行了培訓指引,明確考核的制度,制定復習的資料,特別是工程技術管理部對相關制度還進行了詳細的培訓講解,加深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大部分員工能夠正確地對待本次考試,充分認識到考試的目的,考前能夠認真地準備與復習。
在考試的過程中,各部門的考試現場,都安排了專人進行監考,絕大部分員工能夠自覺遵守考場紀律,除少數個別員工在考試中違反規定被當場責令糾正外,無嚴重有作弊違規現象發生。
在考試題型與能力考查方面:各部門的出題都從不同角度考查和評估員工對制度的掌握情況及能力特點,難易程度也體現了各部門業務對制度掌握的要求:
1)選擇填空題:出題范圍廣泛,涉及部門的各項管理制度,答題時可以靈活選擇,能力層次要求不高,主要考查員工對部門制度的全面了解程度。
2)簡答題:出題范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主要涉及到部門各專業的重點內容,答題時可以靈活選擇,能力層次要求稍高,主要考查員工對專業掌握的熟練程度等。
3)案例分析題:出題范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主要涉及到部門各專業的重點和執行的難點內容,答題時可以靈活選擇,選答題可以加分,能力層次要求較高,重點考查員工對制度及專業知識的理解、分析和應用能力等。
總體上,考試成績在得分結構上一定程度地可以反映出個人的能力特點及對制度認識的程度,既要了解和熟悉制度,又能夠真正理解應用制度,才能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單靠個人能力或死記硬背制度都不能真正得到提升。所有員工應認真總結這次考核,不斷完善和提升自身能力,部門管理者也要做好培訓引導工作,讓員工真正掌握和執行制度才是最終的目的,制度的完善與執行是需要每一位員工的重視和持續的努力。
篇3:A學校考試制度
學校考試制度
素質教育并不是不要考試,考試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作為檢查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是必要的。通過考試有利于教學信息反饋,使領導、教師及時了解情況,從而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提高工作的針對性,以利提高全面教育質量,同時成功的考試還可以改觀學風、校風,為此學校特制訂以下考試制度。
1、學校每學中期組織一次考試,作為學校了解教師教的情況及教師了解學生學的情況之依據。
2、每學期對語文、數學科由學區進行期末統一測試,教師教考分離,進行交叉監考,其余學科由教師自行組織考試。
3、教導處、教研組、各任課教師都應嚴肅認真地組織各次考試。
4、考試或閱卷過程中,發現有教師參與舞弊的,教師期末考核定不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