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地產項目硬質景觀規劃設計
1、景觀設施
1.1水景配置
因水景使用和維護成本高,在園林設計時建議盡量少用水景元素。
硬地水景應從池體結構上和防水工藝上采取徹底的防水措施,防止滲漏。池體結構部分完工后應進行滿水試驗,試驗合格方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軟底水景應有自然水源補充蒸發量和流失量。
水景、水廊深度以300-400mm深度為佳,不宜在小區內設置深度超過1米的水系。定位于親水系列的項目,臨靠水系的通道必需要有防止跌落的措施。設計在商鋪周邊的水景應有防止跌落的措施。
小區內的水景、水廊盡可能連通設計,且水下景觀燈盡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噴泉設計應考慮避免噪音對住戶的影響。
具有養殖功能的水體景觀設計,建議與住宅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青蛙、蚊蟲等對住戶造成滋擾。
小區內的自然河、湖及水深超過90cm的人工水景,應岸邊配置救生圈或救生桿等救生器材。岸邊不應有陡坡,不應有果樹。觀景平臺及有跌落可能的位置必須有護欄。
水景水池如采用自來水作為補充水時,應采取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
噴泉及水景用水應循環使用。循環系統的補充水量應根據蒸發、滲漏等損失確定。
1.2園林小品
觀賞性小品材料應使用金屬制品或澆筑材料,不建議使用涂層構件或木質材料。
觀賞性小品在低于1.8米的部位建議盡可能不設計尖、刺、利刃形狀,若設計需要應考慮該部位避開道路或采取防護措施。
集休閑、觀賞為一體的亭樓等可供休息區域,其頂面不建議選擇玻璃材料,以免后期維護清潔難度大且容易損壞傷人。
鐘樓等裝飾性設施設備應選擇品質有保證的,并易于維護和保養的通用產品。
1.3景觀燈具
泛光照明不影響住戶,不造成光污染。
裝飾燈開關、接口、電源等部位應隱蔽設計或設計在兒童不易觸摸處。
1.4景觀構筑物
水景碼頭不建議大面積使用木制材料。
局部選擇木制材料應對木料進行防水、防腐處理,需要定期翻新的部位應可拆卸。
2、活動健身設施
2.1兒童設施
小區兒童設施場地應設計為軟質地面并應配置使用說明的告示牌。
兒童設施建議集中設計,應考慮不影響附近業主生活,與水景、采光井、配電設施、燃氣調壓器等設施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2.2健身設施
如有規劃指標,健身設施應按規劃指標設置,建議不低于以下標準:
10萬平方米以下(含10萬平方米)設露天羽毛球場2個、籃球場1個、乒乓球臺2個。
20萬平方米:設露天羽毛球場3個,乒乓球臺4個。
30萬平方米:露天羽毛球場3個,網球場2個,游泳池1個,籃球場1個。
40萬平方米(包括40萬以上)同30萬平方米住宅區,另設門球場1個。
健身設施應安裝在軟質地面上,周邊安裝有各種設施的使用說明及安全提示。
健身娛樂設施的選擇應以大眾化,低噪音,便于維護的設施為主,避免選擇構造復雜,活動部件多的設施。
木制健身娛樂設施與地面接觸部分(埋地的需上下300mm)需做防腐處理。
2.3泳池設施
公共游泳池平面形狀設計建議優先采用矩形。不能采用矩形的情況下,要保障泳池周邊至少三處觀察點前視能夠觀察到任何角落。
新建人工游泳池(單個池)水面面積不小于100m2,不大于500m2平方米。客戶群體對泳池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規劃多個泳池的辦法解決。公共泳池同一時間內容納人數按照每人2.5平方米計算。
泳池可配置合理的照明燈具,以保持夜間游泳及救生需要,建議減少或不采取水下照明。
泳池管網設計考慮外露或管道井架空便于維修。
泳池在報建時一定注明泳池和兒童涉水池的區別、泳池只分深水區、淺水區不分兒童、成人泳池,公共泳池應分設淺水區(水深1.2米以下)和深水區(水深1.2m以上),分界處應有明顯標志和浮標隔斷。
設置防潮、耐用、適量的休閑桌椅及救生員觀察椅。
更衣室與游泳池走道中間設有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池長不小于2m、寬度與走道寬度相同、深0.2m 的浸腳消毒池。更衣室與游泳池中間的走道地表面的靜摩擦系數不少于0.5,入池前后必須經淋浴消毒,更衣室與游泳池走道中間設有強制噴淋設備男、女各一套,每套噴頭數量不少于4個,其噴頭噴出的水不能進入浸腳消毒池中。
淋浴位、更衣柜和洗手間蹲坑位的設置數量應與泳池正常使用顧客需求數量匹配
泳池周邊地面應選擇防滑地磚,配置救生圈、人工吸塵工具。
泳池回水口、進水口有格柵蓋板防護,建議使用不銹鋼材。
游泳池的更衣柜、鑰匙,建議選用防濕、防銹材料制作。
公共游泳池應該設計成坡底,泳池一端為最淺端,另一端為最深端,游泳池深水區與淺水區的分隔設施齊備、完整,嚴防兒童誤入深水區。
給水口的設置:
形狀為喇叭形,喇叭口面積不得小于連接管截面積的2倍;
喇叭口設格柵護蓋,成人游泳池的格柵孔隙不應大于10mm,兒童游泳池不應大于8mm; 格柵護蓋孔隙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1.0m/s;
應采用銅、ABS塑料等耐腐蝕、不變形和不污染水質的材料制造。
回水口的設置:
池水順流式循環時,池底回水口的數量應按淹沒流計算確定,但不得少于2個。應設在池底最低處,且宜做成坑槽式。回水口應并聯接管。
回水口數量應滿足池水循環流量的要求,面積不得小于連接管截面積的6倍;
回水口頂面應設格柵板。成人游泳池的格柵孔隙寬度不得超過10mm;兒童游泳池不得超過8mm;格柵孔隙的水流速度不應大于0.2m/s;
格柵板和蓋座應采用銅、不銹鋼及塑料等耐腐蝕的材料制造。
回水口的格柵板和蓋座安裝在池底時,應固定牢靠,且與他底相平
泄水口設置:
游泳池進水口應設在淺水一端,泄水口應設置在池底的最低處;
泄水口的數量按4h排空全部池水計算確定;
幼兒涉水池水深0.25-0.3米;兒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米;兒童涉水池宜單獨設置,與公共泳池合并設置的,公共泳池最淺處水深不應大于0.6米,并兒童池與公共泳池必須使用欄桿分隔。公共游泳池最淺處水深不大于0.8米。造波
池底為斜坡時,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8 m 。有成人水滑梯的,水池水深為0.7- 0.8m 。有兒童滑梯的,水池水深不大于0.6m,池壁、池底呈淺色,沒有影響救生員判斷的圖案。水面上設有橋、有一定遮蓋面積的裝飾物影響救生員視線的,橋及裝飾物下應有防止泳客進入的措施,所有棱角及底角應為圓形、池壁應平整、池底應防滑,預埋件不應露出池底和池壁。
水深1.2米處的池壁水線下15cm位置預埋內陷式不銹鋼環,便于系掛隔斷浮標,游泳池四周鋪設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靜摩擦系數不小于0.5。游泳池與防滑走道之間設有排水溝并保障泳池溢水不會流到防滑走到。
水中燈具工作電壓不大于24V,其電源變壓器的初、次級繞組間要采用相當于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水平的絕緣隔離。變壓器初、次級間的絕緣電阻不小于7MΩ,變壓器繞組對金屬外殼間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MΩ。
吸污口設置:
在池側壁池水表面下0.2m處設置吸污接口 ;
游泳池宜每邊側壁設置3個,等距離布置; 不規則游泳池宜按間距不大于20m設置一個;
吸污接口的連接管與循環水回水管分開設置,并應接至循環水泵的吸水管上,設閥門獨立控制;
吸污接口連接管管徑應根據池底吸污器同時使用數量確定;
池底吸污器工作時,池子回水管上的閥門應關閾。
2.4戶外家私
小區內的公園桌椅、休閑長廊等建議盡量使用天然石材,利于維護,不建議大量使用木制品,導致后期維護保養難度過大且容易被人為損壞。
公共健身設施、景觀區要考慮座椅的設置,休息座椅可考慮設計在高大喬木的樹陰下。
2.5信 息 欄
信息欄應使用不易生銹的材料,不應采取推拉式設計,在主要出入口、休閑廣場或主要區域應設置信息公告欄。
圍合式苑區的主要苑門出入口設置公共信息欄,公共信息欄支架使用不銹鋼等維護量小的材料,張貼文件的底板使用松木板。公共信息欄需要設置閱讀燈,燈具以簡潔大方為宜,切忌使用復雜花哨燈具。
商業集中區域,應設置商家產品廣告欄,建議使用不銹鋼材料,尺寸不宜小于2000*1200毫米。
對于一次開發完成的小區,建議在小區主要出入口、小區中心位置設置小區平面圖。分期開發的小區建議在小區每期的主要出入口、小區中心位置設置小區平面圖。
2.6老人活動場地
大型社區如果周邊沒有公園等晨練場所,規劃設計時應考慮設置老人活動場所,活動老人的位置選擇應盡量避免對周邊住戶的影響。
老人活動場所應該配備一些活動設施,設施選型要考慮簡潔使用,牢固可靠。
指定的老人活動場所或商業中心需考慮配置電源開關箱,以備社區文化活動及老年活動用電需要。
3、圍欄
3.1園區圍墻
圍墻應選擇混凝土磚結構等免維護材料,并應設計防爬倒刺。
臨近圍墻不設置固定的構筑物、建筑物、高大喬木,以防止攀爬, 如必須設置時,圍墻內側應預留80厘米寬巡邏通道。
小區外圍圍墻的高度不低于2.5米,圍墻盡量采用混凝土磚結構,圍墻頂部平直、便于安防設施安裝。(也可考慮圍墻頂部有斜面、內高外低)
圍墻如采用通透式圍欄,上端應安裝尖刺;通透式圍欄的欄桿間距小于10厘米,選擇欄桿材料時,應充分考慮其強度能夠防止人為撬壞。
3.2苑區圍欄
封閉式的組團圍墻(包括圍欄、組團門禁)高度不低于1.8米,圍欄、門禁上端應設計為尖刺。
圍欄不建議選擇木制品。
3.3樓宇圍欄
建筑外立面管道、空調百頁(架)、采光井部位應考慮安裝防攀爬圍欄設施。
4、綠化設施
4.1綠地規劃
小區與城市道路接駁處,適宜種植高大密集的樹木,便于隔音降噪、擋塵。
機動車道兩旁3m范圍內不宜種植低矮灌木隔離墻,以減少突發危險源(如:兒童或寵物突然穿行)增加可視范圍。建議在該范圍內栽種高桿喬木或行道樹,此舉既可為行人遮陰納涼,又可控制車輛上升尾氣的轉移范圍。
地面停車場在規劃時應考慮車位不要離住戶窗戶、臥室太近,并設置1.5米左右高度、0.5米厚的綠籬隔離設施,以避免車燈、噪音、尾氣影響住戶。
小區公共環路及主要干道的兩旁建議規劃2m以上的綠化地帶,以草坪與喬木搭配為主,便于未來車輛增多后的車位改造。
綠化布局不遮擋住宅采光,便于人行通行。喬木不應種在住戶陽臺和窗戶附近,以免喬木長高后遮擋住戶采光。
房屋本體、圍墻周邊3米范圍內不宜種植高大喬木。
房屋本體、圍墻、苑墻周邊1米范圍內不種植棕竹、龜背竹等闊葉灌木或高大喬木,防止藏人;房屋本體、圍墻周邊的綠籬、灌木叢寬度不超過1米。
低于1.8米的通透式圍欄,應種植簕杜鵑等帶刺的爬藤類植物,防止攀爬。
4.2植被選擇
綠化品種應選擇適宜當地氣候條件,以觀葉植物為主,茂盛期長,成活率高的植被。
綠化品種需考慮抗病蟲性好,且便于養護的植被為主。
綠化品種宜無污染,兼具吸收有害污染功能(如尾氣)。
人流集中區及道路兩側不宜種植尖、刺類植物(如劍蘭、玫瑰等)。
監控探頭控制區域不應設計遮擋監控視線的高大闊葉植物。
小區盡可能不設計有毒植物,必須使用時應避開集中活動場所及道路旁5米范圍區域。
4.3澆灌設施
小區優先采取自動噴淋設計,噴灌盲區綠地應設置澆灌水龍頭,隔離井需配鋼絲防塵網。
苑內取水點可以設計在雨水柵格井內、便于用水管理。
綠地取水點應采取專用接口設計,防止非工作人員擅自取水。
4.4排水設施
花槽、花壇設計排水裝置,有防堵措施。
綠地與路面交接處需考慮在低洼處設置排水槽、溝等設施。
4.5綠化邊角
綠地與硬質道路的夾角處建設計為圓弧形狀或梯形,防止行人踩踏拐角處植物。
高大樹木加固時,不建議使用軟繩拽拉,應優先選擇木架、鐵架支撐裝置。必須使用軟繩拽來時,捆綁樹木處應該加護墊,軟繩上應該套塑料管,防止拉傷樹木及行人撞傷。
5、清潔設施
5.1垃圾收集站/點
垃圾收集站應在室內預留給排水裝置,地面應鋪設成中間高兩邊低,便于定期清洗。要有2個門,一個門要面向
小區外,便于環衛車直接清理垃圾。垃圾中轉站周圍建議種植綠化植物。位置選擇應避免主要人流方向,且應考慮夏季風向影響,建議設在比較隱蔽且方便垃圾車出入的位置(最好設置在小區的邊緣和城市道路的接口處,避免垃圾車進入小區影響居民生活)。
地面應鋪設廣場磚,內墻面貼瓷磚,外墻設計風格應與小區整體規劃相協調。
考慮通風設施及工具擺放位置。
5.2垃圾桶
小區內垃圾桶的服務半徑,不宜超過50m,垃圾桶應固定安裝設計。
人流集中區域、主干道兩側應設置適量果皮箱,服務半徑不大于50米。
商業區域根據商鋪經營業態適當增設大容量垃圾桶,餐飲業垃圾應該單獨處理。有衛生醫療業的,嚴禁衛生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應要求衛生醫療機構專門處理。
垃圾桶的安放位置一般按2-3個單元設置一組,盡量避免設于門棟正入口或靠近住宅的位置。高層大廈每層需要設立垃圾桶,垃圾桶擺放位置地面、墻面需加貼瓷磚,以便清潔。
住戶信報箱處應該設置廢紙桶,方便住戶處理垃圾信件。廢紙桶建議采用腳踩開啟方式。
-垃圾桶應該選擇容量大,機構簡單方便,維護量小的款式。垃圾桶蓋應相對封閉,以防蚊蠅孳生并防止雨水進入。
垃圾桶設置應按環保要求進行分類。
篇2:人工濕地引入現代景觀規劃設計
人工濕地引入現代景觀規劃設計
日前,由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首席設計師俞孔堅主持設計的方案,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國際公開競標中獲第一名并中標。方案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充分發揮了人工濕地的特點和應用。
為了滿足高科技園區創新網絡環境要求的規劃方案,俞孔堅經過深入研究探討,將人工濕地概念引入規劃,不僅對于提高規劃質量和個性,而且對于改善中關村高科技園區的總體環境質量都有一定的價值。濕地生態系統的引入同時還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態觀念,提倡節約資源、重復利用資源,尊重自然的新的生活觀念。
俞孔堅說,濕地是一種自然景觀,一個自然綜合體,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環境功能的生態系統和多種生物的棲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礦資源。
北京市區現有湖泊26個,總面積約600公頃,目前,這些湖泊多數已成為廣大市民休息、游覽、開展水上活動場所,有些還還是國內、國際著名旅游景點。此外,在北京周圍,曾經還存在大量低地沼澤和稻田。這些河流、湖泊、沼澤和稻田,都屬于濕地的范疇,它們對于改善北京總體環境質量發揮的十分關鍵的作用,而這一作用卻往往被人們忽視。歷史上海淀中關村的西北就是北京湖泊、沼澤最發育的地方。這里最有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和圓明園或臨湖而建,或就建在湖沼低丘之上。
“人工濕地概念是,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充分利用濕地系統凈化污水能力的特點,利用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通過過濾、吸附、沉淀、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俞教授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人工濕地主要由五部分組成,一是具有各種透水性的基質,如土壤、砂、礫石;二是適于在飽和水和厭氧基質中生長的植物,如蘆葦等;三是水體(在基質表面上或下流動的水);四是無脊椎或脊椎動物;五是好氧或厭氧微生物種群。濕地植物在濕地系統中具有三個間接的重要作用:一是顯著增加微生物的附著(植物的根、莖、葉);二是濕地植物可將大氣氧傳輸至根部,使根在厭氧環境中生長;三是增加或穩定土壤的透水性。
俞孔堅稱,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的特點是:建造和運行費用便宜;易于維護,技術含量低;可進行有效可靠的廢水處理;可緩沖對水力和污染負荷的沖擊;可產生效益,如水產、畜產、造紙原料、建材、綠化、野生動植物棲息、娛樂和教育。不足之處是:占地面積大;不精確的設計運行參數;生物和水力復雜性及對重要工藝動力學理解的缺乏;易受病蟲害影響。人工濕地不僅可以用于城市和各種工業廢水的二級處理,還可用于高級處理的精處理和對農田徑流的處理,在有些情況下,人工濕地可能是唯一的適用技術。
在俞教授的筆下,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規劃有四大鮮明特色,包括:提出可持續濕地環境的營造模式、功能建筑群與環境的交融、流通網絡的設計和邊界的營造。該方案是將生命科學園作為一個生命細胞來設計的,濕地系統的設計是本方案的一個重要特色。
中關村生命高科技園規劃大膽引入濕地的概念進行空間布局和綠地系統規劃。以濕地為主體的綠地系統是全園的環境基質,也是高科技園區所需要的非正式交流空間所在。
俞孔堅說,濕地生態系統的成敗關鍵是水。規劃的園區水系統包括6部分:(1)園區內各建筑組團產生的生活和實驗室污水收集系統,位于地下;(2)位于園區西北的生活污水污水處理溫室,收集的污水在這里進行2級處理;(3)環繞園區的線狀濕地系統,經過初步處理的污水緩慢繞園一周后成為干凈水源進入;(4)以湖泊水面、挺水植物群落為主的中央濕地;(5)屋頂和園內綠地在降雨情況下形成的徑流直接進入濕地系統,在綠地需要灌溉季節,可以直接從濕地系統取水;(6)園區和外界的水交換系統,建園初期,中央濕地系統土壤滲漏量大,需要從園區外引進一定數量水用于維護濕地和綠地系統,冬季濕地生物活動低,處理的污水數量減少,需要向園區外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統輸出一定數量的污水。
事實上,通過收集園內產生的生活廢水和利用降雨,可以基本保持園內水量平衡。建園初期,由于濕地的湖、溝土壤滲漏較大,實際水量平衡偏差可能會比較大。為了減少滲漏,可以考慮用黏土等處理湖、溝底部。經過多年自然淤塞,土壤滲漏將逐漸降低并穩定在一定水平,通過園區濕地處理后節余一定數量的干凈水是完全可能的。
談到人工濕地系統在規劃中的應用前景時,俞孔堅說,人工濕地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它形成了內部良好的循環并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具有投資低、出水水質好、抗沖擊力強、增加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視覺景觀優異、操作簡單、維護和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在處理了污水的同時,種草養魚,又可以用鮮花綠葉裝飾環境,把清水活魚還給自然,節約資源,是人類與水生生物協調發展的自然景觀,有利于促進良性生態環境的建設,有顯著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這種方式尤其在中小城市和鄉村缺少具有一定操作管理和技術水平的人員地條件下使用,十分技術適合我國國情,具有及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篇3:大型購物中心景觀規劃設計
大型購物中心景觀規劃與設計
就購物中心而言,無論是室外或室內,景觀設施都能有令人驚喜的影響。好的景觀能增進室內外的環境品質,塑造購物者對購物中心的美好印象。服務區域及廢棄物集中場可利用植物、樹木所形成的圍欄與購物區域加以隔離,道路及地面的停車場同樣也可通過植栽等作為軟化景觀的工具。
一、環境細節
由于購物中心為整體開發、統一管理的形式,所以購物中心的設計者通常可以做一些以裝飾為目的的設計,使該地區的地價得以創造與提高,而能有較強的經濟活力及優美的環境。一般而言,可設計配置特殊的景觀及鋪面,例如在室外餐廳、涼亭、休息區、會議廳、會議室、展覽空間、圖書館、育兒室及兒童游樂場等處,可著重家具及其他細節的注意,如顏色的運用、雕刻、噴泉及特殊展廳等。由于招牌一方面必須注意與建筑及環境的和諧關系,另一方面又要顧及易于識別的要求,因而也會具有裝飾性的風格。
二、戶外休息區及兒童游樂場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戶外休息區應為交流、約會的中心區。但在設計時常有兩難的局面產生:一方面,如果戶外休息區設計得過為舒適,其所需的尺度可能會造成停車者需走很長的距離才能到達Mall;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小心處理這一區域,則可能損失一個會引人注意的中心。因此,配置適當的座位是必須的,使戶外休息區不致顯得過大,尤其是在購物中心的中庭及兒童游戲場附近。Mall或走廊上的餐廳及咖啡座等有桌子的座位,給購物者提供了另一種座位的選擇。
顯眼的兒童游戲區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在父母親購物時提供兒童一個可被照顧的場所,同時也成為一個地標,這個地標也可塑造出購物中心的特色。在兒童游戲區內也可以考慮置放一些電動游戲設施,它們對于購物中心而言也是一種財源。其他游戲設施則可作成動物的形態,能讓兒童穿進穿出、爬上爬下。另外,立體的預制玩具也是兒童所喜愛的。
三、地景設置
(一)入口大廳
入口大廳為進入購物中心后第一處場所,為室內與室外的轉換空間,對于購物者而言,這是建立購物中心意想的首站。因而設計的重點應在于利用組合植栽、座椅、水池、鋪面、指標等地景設施,塑造歡迎、愉悅的氣氛,以提升購物意念。同時也以空間設計及地景設施配置的方式,塑造出清楚的購物路線指示,使購物者進入購物中心后能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在及欲往的方向,去除可能迷路的恐懼感。
(二)中庭
中庭為購物中心的焦點,對于機能而言,它除具有視線引導、休息、展示、表演等實質上的功能外,它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空間指標。購物者在范圍廣闊、尤其是多核心或多端點的Mall內選逛時,常會喪失方向感,因而有別于商店等營業空間如中庭、入口大廳、挑空等場所經常具有空間指向性。故中庭的地景設計除利用植栽、座椅、水池、鋪面、指標等地景設施塑造輕松、休閑的氣氛以舒緩購物者的身心外,中庭亦應能具有強烈且有別于營業空間的空間特色,以吸引購物者注意,也借此使購物者了解本身在空間中的位置。若購物中心內有一個以上的中庭,則除了在建筑設計上盡量使各中庭的形狀、高度有所差異外,地景設施亦應配合設計,使各個中庭能各有不同的特色或主題,以便購物者辨識,借以做為空間指標,而可在空間中尋求定位。
對于購物中心的開發者而言,入口大廳及中庭為塑造企業形象的最佳場所,因為雖然購物中的開發者可要求各承租戶在單元商店的店面裝潢,招牌樣式上需有一定程度上的統一,并列上購物中心的標志,但由于各承租戶的營業項目不同,店面裝修及家具配置皆有不同的需求,且皆需打上本身的招牌,所以對于購物者而言,購物中心開發者在營業空間所做的措施可能都只是背景似的模糊景象,感受并不強烈。因而惟有借著公共空間的空間塑造,才能有效而強烈經營購物中心整體的企業形象,如入口大廳、中庭、停車場、洗手間等公共空間皆是可以經營的場所。這些公共空間不屬于任一承租戶,因而可依購物中心開發者的需求做完整而不受干擾的規劃。其中尤以中庭為最佳場所。
中庭之所以是塑造企業形象的最佳場所,主要是因為它通常是購物動線的交會點,同時也經常是購物路線的中點,因而它多塑造成一可停留休息的場所,供購物者休息及相約等候。這種停留性的特質有別于入口大廳及停車場的通過性特質,它會使購物者在該處停留休息,并有時間及心情瀏覽周圍的環境。因而在深具特色的中庭建立清楚的企業意象,對于購物者而言是最易接受其訊息的。
在實質環境的設計上,由于中庭相對于購物中心內其他空間具有高大空間的特性,故在地景設計上應可適應此特性而做強調立體的規劃,如采用較大尺度的植栽、高度較高的水景等。且可利用地景設施配置一視覺主題,引導購物者的視線,建立購物中心的印象。
(三)樓面裝飾
購物中心若具有多層樓面,則面對中庭、挑空的樓面部分,也應視所需予以樓面裝飾。對于上層各樓層而言,面對中庭或挑空的部分也許只是一片墻或扶手欄桿,但對位于中庭內的人,各層樓面便是空間界定的界限,是中庭空間的背景,因而面對中庭的樓面也是一組需要精心設計的立面,它應與中庭的地景設計相配合,共同塑造具有整體性的空間景觀。水景、燈光、植栽、巨型畫幅等都是可以應用的素材。
四、鋪面材料
在購物中心設計時,鋪面的問題不能單獨被提出來討論,它必須考慮整個基地的紋理、模式、尺度、顏色等才能決定。其他影響鋪面選擇的因素包括:
1、花費及效益:牽涉到保養維護、耐久性、是否易碎、瑕疵等。
2、外觀:牽涉其紋理、顏色等。
3、工程特性:如安全性、吸音性、光線反射性等。
4、土壤特性:以下便針對材料原則及其特性,及其使用性一并討論:
(一)碎石鋪面
碎石鋪面可創造出非正式的氣氛,由于這種鋪面能允許空氣及水分通過,因而特別利于敷設于樹木的周圍,使空氣與水分能到達植物根部。同時它很便宜,適用于停車場。基本上它的缺點是鋪設于停車場時,可能會因為輪胎滾動使石頭飛起而造成危險。
(二)卵石鋪面
卵石鋪面可直接鋪設于土壤或碎石層上,適用于鋪設人行步道,尤其是樹木旁。它可以散亂的排列,但同時也適合于整齊的鋪設。它們因受水沖擊因而是圓形無尖角的,較碎石具有安全性。具有多種顏色,大多為淡黃褐色或灰色,在選色時可以有多種選擇。
(三)硬鋪面
最普通的硬鋪面就像混凝土鋪面,便宜且易于使用,但在鋪設時需注意其紋理及工程品質。它通常與其它材料混合使用。若利用不同形式的施工方式則可有許多裝修的樣式,包括清水式、條紋式、噴霧式、噴沙式、粉刷式等。
(四)室內鋪面
室內鋪面設計的主要原則是不要與室外鋪面有太突兀的差異。理想的設計是在特殊機能的地區以有別于其他鋪面的特殊材料予以顯示,如樓梯、坡道、焦點及展示場等。
(五)大型
單元鋪面鋪面的尺寸通常都做成由455公分*455公分至910公分*610公分,通常厚50公分,但如果允許交通工具在其上運行的話,則65公分較為適當。一般而言,鋪面的表面是平滑的,部分則有表面的紋路。若選擇人造石,則有較多的顏色及紋理可供選擇。
(六)小型單元鋪面
小型單元鋪面可使用的材料包括磚、丁掛磚、瓷磚、馬賽克、圓卵石、碎石等,這些材料都有其獨特的性質。磚必須先做防酸等處理。磚及鋪面材料必須鋪設于水泥沙漿上。瓷磚及馬賽克對于紋理、模式及顏色的選擇上可以有很大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