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管理思路與方案
作為酒店餐飲部的總監,首先深感責任重大,也感謝酒店與王總的信任,遵循王總的酒店經營理念與思路,結合我多年的餐飲管理經驗,根據現今餐飲部存在的問題,我的管理思路是加強員工意識(服務、銷售、成本等)培養,強化技能培訓,實行服務人員等級晉升制度,管理人員實行管理考核,開展績效考核機制,將基層服務人員與管理人員的考核互相關聯,與其經濟掛鉤,培養一批合格的基層管理人員和VIP高級服務員。規范服務標準,建立餐廳物資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六常管理,加強餐廳食品原料、物品的管理,合理利用水、電等資源,減少浪費,降低費用,增加盈利。
一、餐廳內部管理方面:
1、建立服務人員等級晉升制:分A、B、C、D四級
一試用服務員為D級,工資按正式員工標準百分之八十發放,即1200/月,無全勤獎金,實習期為一個月,實習期滿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轉為正式員工,考核不合格延長一個月實習期,三個月后尚未考核合格勸退。
二正式服務員為C級,工資按公司規定的標準發放,即1500/月,另加全勤獎金100,連續二個月考核分數低于70分降為D級,當連續三個月考核分數達到75分以上重新升為C級。連續三個月考核分數高于85分可升為高級服務員。
三高級服務員為B級,工資按正式服務員標準加技能補貼150元/月,另加全勤獎金100,連續二個月考核分數低于85分降為C級,當連續三個月考核分數達到85分以上重新升為B級。連續三個月考核分數高于90分,且形象、身材、個頭等個人條件達到一定標準,技能達標可升為VIP高級服務員。
四VIP高級服務員為A級,工資按正式服務員標準加技能津貼300元/月,另加全勤獎金100,連續二個月考核分數低于85分降為B級,當連續三個月考核分數達到90分以上重新升為A級。
2、建立服務員考核制度:
一由領班負責對其進行考核,考核項目包括:服務技巧及服務水平、銷售水平、與顧客溝通能力、產品知識、清潔及安全意識、服務效率、設備維護保養、儀容儀表及禮貌禮儀、團隊合作意識、工作主動意識、解決顧客投訴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工作執行力、工作責任心及工作態度、組織紀律性、個人素質、內部協調及溝通能力等。
二按考核結果分級:A級--90分以上;B級85--95分以上;C級70--85分以上,D級70分以下。
3、建立銷售獎勵制度:
一每月銷售提成(酒水、菜品)最高的服務員給于獎勵100元,每季度銷售提成最高的服務員給予200元的獎勵,每年度銷售提成最高的服務員給予300元獎勵。
二根據餐飲每個季節的市場情況,合理設立每個月的銷售任務,完成任務考核合格的服務人員、管理人員發放績效獎金,超額完成該月銷售任務,按超額完成任務的5--8%發放超額獎金。
4、管理人員實行管理考核:
一每月由廳面經理對各個領班進行考核,考核范圍為該領班所管轄的服務區域、服務人員,考核內容包括:人員流失率、顧客投訴及顧客表www.dewk.cn揚、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儀容儀表及禮貌禮儀、團隊合作、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執行力、清潔及安全、解決顧客投訴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內部協調及溝通能力等。
二每月根據考核分數發放管理津貼,考核分數達到80分以上發放B級管理津貼,按100元/月發放,考核分數達到90分以上發放A級管理津貼,按300元/月發放,每月考核分數低于70分處罰50元,低于60分處罰100元,連續二個月低于70分降為實習領班。
三實習領班按正式領班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放,即正式領班1800元/月加全勤獎金,另加管理津貼;試用期領班1600元/月,無全勤獎金,實習期為一個月。
四廳面經理、主管由餐飲總監對其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人員流失率、每月銷售任務完成情況、顧客投訴及顧客表揚、服務質量及www.dewk.cn服務效率、儀容儀表及禮貌禮儀、團隊合作、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執行力、解決顧客投訴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等,考核合格發放標準工資,考核不合格發放90%工資。
五餐飲總監由總經理對其進行考核,具體考核內容由總經理擬定,考核合格發放標準工資,考核不合格發放90%工資。
六總監、廳面經理、主管每季度考核有兩個月合格,且完成該季度銷售任務,發放季度管理獎金,具體標準由總經理擬定。
5、加強服務員培訓工作:
加強員工的素質、技能培訓工作,管理人員素質、管理技能培訓工作,并要做到有計劃、有層次、有結果,合理安排有序開展而且要堅持不懈!
一按高標準去培訓服務員:每月最少進行兩次培訓課程,一次以實習員工及上月考核分數低于80分的員工為主,一次為全體服務人員,課程以基礎服務技能、儀容儀表、禮貌禮儀、服務意識、團隊意識、投訴處理、突發事件處理、案例分析等,系統的對服務員的技能、意識、素質進行不中斷的培訓,提高整體服務水平。
二推行六常法管理:要求各崗做到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常維護、常規范、和常教育,并以此作為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三建立管理人員培養機制:給員工舞臺充分發揮才智,建立等級晉升制度:
實習服務員→正式服務員→高級服務員→實習部長→正式部長→實習主管→主管→實習廳面經理→廳面經理→餐飲經理→餐飲部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
加強細節管理,
打造團隊氛圍,加強員工的企業主人翁感與愿景空間!加強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注重人性化管理,杜絕人情化管理,使員工真正做到用心服務、親情化服務、個性化服務!
6、加速餐飲部標準化進程:
一制定員工崗位職責和服務標準程序,規范服務標準,督促、檢查餐廳管理人員和員工按服務標準對客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建立餐廳物資管理制度,加強餐廳食品原料、物品的管理,安排專人負責食品原料、物品的領取和保管,檢查前廳及廚房的食品、原料成本是否過高,確保各項成本的轉進、轉出得到體現。
6、加強成本控制:加強員工成本節約意識,合理利用水、電等、易耗品等資源,減少浪費,降低費用,增加盈利。
二、廚房內部管理方面:
廚房每天進出的都是成本和費用,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利潤浮動,所以要做到:
1、督導廚師長有效地指導和出色地管理出品。
2、重視采購、驗收與儲存環節,保證出品的原料符合要求。
3、成立出品研發小組,加大特色菜、新菜研發力度。
4、逐步推行廚房六常法管理,提高出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確保出品安全,改善環境,有利于廚房出品標準化的推行。
5、對廚房進行績效考核,具體運營績效考核方案如下:
一通過每日由餐飲部總監對后廚運營工作中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查,然后與廚師長充分溝通討論后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評估獲得的績效評分。
二考核項目:廚政管理30%(月度考核分值30分)
菜肴出品質量70%(月度考核分值70分)
三首先提取后廚總工資的10%作為績效考核工資組成部分,(其中廚政30%,菜肴出品70%),按照月度考核,季度計發績效工資的方式對后廚進行績效考核,納入績效考核后,后廚則不再按照日常工作中的單項罰款扣錢。
四考核指標
A 出政管理考核:
⑴月度考核分值低于10分,則完全扣除當月廚政管理關聯的績效工資。
⑵月度考核分值10--15分(含10分),則只發當月廚政管理關聯的績效工資30%。
⑶月度考核分值15--20分(含15分),則只發當月廚政管理關聯的績效工資60%。
⑷月度考核分值20--25分(含20分),則只發當月廚政管理關聯的績效工資90%。
⑸25分以上,則當月廚政www.dewk.cn管理關聯的績效工資全額發放。
B菜肴出品質量考核:⑴月度考核分值低于45分,則完全扣除當月出品質量關聯的績效工資。
⑵月度考核分值45--50分(含45分),則只發當月出品質量關聯的績效工資30%。
⑶月度考核分值50--55分(含50分),則只發當月出品質量關聯的績效工資60%。
⑷月度考核分值55--65分(含55分),則只發當月出品質量關聯的績效工資90%。
⑸65分以上,則當月出品質量關聯的績效工資全額發放。
五績效評分標準:
A 廚政管理類(合計30分)
⑴后廚人員上崗情況(5分),月檢查到當月缺勤、脫崗1人扣1分,扣完為止。
⑵后廚人員儀容儀表(5分),對廚師著裝、頭發等個人猥瑣衛生進行檢查,以及對上崗前的消毒工作進行檢查,凡有1人不合格或是沒按程序消毒操作,此項分數全扣。
⑶后廚環境衛生狀況(7分),重點檢查餐具洗滌消毒情況(占3分),冷菜房、面點房、灶臺、切配臺、冷藏柜、物品儲藏間等衛生(占2分),廚房垃圾處理情況(占2分)。
⑷后廚原材料、物料儲存情況(6分),針對采購回來的原材料的存放情況進行檢查,如因為儲存不當造成原材料變質,則扣除該項全部分數。
⑸后廚支持配合度(7分),主要考核后廚對前廳工作的支持態度及程度,此項由餐飲總監會同廳面經理、主管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進行分析評估。
B菜肴出品質量類(70分)
⑴色澤、裝飾、造型(15分),該項不合格則扣除該項分數。
⑵溫度、香氣(15分),該項不合格則扣除該項分數。
⑶出品速度(20分),該項不合格則扣除該項分數。
⑷味型、口感、份量(20分),該項不合格則扣除該項分數。
C 菜肴營業額及毛利率考核:廚房菜肴毛利率控制在酒店規定的百分比(建議50%以上,可以上下浮動1%),根據實際情況設定菜肴月保底營業額(不含酒水、煙、雜項,宴席按菜肴總價90%計算),超出保底按照5--8%提成作為廚房獎金,獎金的60%與次月與工資一起發放,為完成部分則按照5--8%扣除基本工資,留存的40%獎金可用于彌補未完成保底額的月份,盈余部分年底發放。
D 廚房能耗及餐具破損率考核:菜肴毛利率控制在酒店規定的百分比,水、電、氣、分別占菜肴的營業額的3--4%,超標則按相應的費用由廚房進行承擔,破損率控制在菜肴營業額的千分之二或餐具總額的千分之五,超出部分全額賠償。
餐飲部
20**年5月6日
附:餐飲部廳面人員配置表(建議):
篇2:廣州市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辦法(2015試行)
廣州市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辦法(20**試行)
廣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17號
第117號《廣州市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辦法(試行)》已經20**年1月12日市政府第14屆149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長:陳建華
20**年2月3日
廣州市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促進源頭減量與資源回收利用,維護城市環境衛生,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廣東省城市垃圾管理條例》、《廣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餐飲垃圾是指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和單位供餐產生的食品廢料、食品殘余、過期食品等廢棄物。
本辦法所稱廢棄食用油脂是指餐飲業經營者和食堂供餐單位在食品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動植物油脂、從餐飲垃圾中提煉的油脂以及含油脂廢水、經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分離處理后產生的油脂。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排放、收運、處置及其管理活動。
家庭產生的廚余垃圾和集貿市場產生的有機易腐性垃圾的排放、收運、處置及其相關管理活動,按照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應當按照處置設施建設進度分步實施,遵循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專業監管、社會監督的管理原則,實行規范排放、統一收運、集中處置。
第五條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排放、收運、處置的監督管理工作并組織實施本辦法。
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日常管理工作。
環保、食品藥品監管、工商、公安、質監、農業、價格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落實監督管理工作,協助實施本辦法。
第六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處置設施的規劃建設應當符合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其設施用地應當納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
第七條 鼓勵和推動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資源化利用,推廣使用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資源化利用產品。
第八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服務項目財政評審結果及其處置企業經營狀況,落實相關經費。
第九條 餐飲垃圾產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收費標準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收費標準和方式提出方案,經價格部門按照聽證程序組織聽證、審核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二章 排放收運處置管理
第十條 本市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實行收運、處置主體一體化。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市市容環境衛生總體規劃和環境衛生處理設施建設布局方案,結合各區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量,以各區行政區劃為基礎將全市劃分為若干服務區域。
本辦法生效前通過政府招標確定的試點項目,可以按照現有合同約定處理餐飲垃圾,也可以通過補充協議自本辦法生效之日起3個月內在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以及番禺區小谷圍街實施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一體化。其他區域的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在處理設施建成前按照現行管理規定進行處理,處理設施建成后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實施收運處置一體化,具體實施時間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公布。
第十一條 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人民政府劃定的服務區域,通過招投標等公平競爭方式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劃定的服務區域涉及跨行政區域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招投標等公平競爭方式確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簽訂服務協議,約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服務范圍、服務標準、服務期限、市場推出機制和違約責任等內容。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應當在劃定的服務區域范圍內對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實行統一收運,集中定點處置。
第十二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應當向市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申領《廣東省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并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領《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服務許可證》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服務許可證》。
第十三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應當與取得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經營權的收運處置單位簽訂收運處置合同。收運處置合同應當明確收運的時間、頻次、數量和廢棄食用油脂回收價格等內容。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自行處理餐飲垃圾的,在與收運處置單位簽訂收運處置合同時,可以只對廢棄食用油脂的收運、處置內容進行約定,但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四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應當單獨分類收集并在規定地點分類密閉存放,不得混入其他類別生活垃圾;
(二)負責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集容器的保管,保持收集容器的完好和整潔;
(三)按照環境保護管理的有關規定,對餐飲垃圾進行渣水分離,產生含油污水的,應當設置高效油水分離裝置;
(四)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交給與其簽訂收運處置合同的收運處置單位。
第十五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在收運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為產生單位提供相應數量、符合標準的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專用收集容器;
(二)配備相應數量的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專用收運車輛,并按照規定安裝行駛記錄儀、裝卸計量系統和視頻監控設備;
(三)餐飲垃圾應當每天清運,廢棄食用油脂按照約定定期清運,及時清理油水分離裝置,并保持收運車輛、收集容器和作業區環境整潔;
(四)實行密閉化運輸,運輸設備和收集容器應當具有統一標識,整潔完好,運輸中不得撒漏,突發撒漏造成環境衛生污染的,應當即時清除干凈;
(五)按照規定路線和時間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運送到指定的處置場所,不得擅自改變處置場所。
第十六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在處置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按照要求配備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處置設施及設備,并保證其運行良好,環境整潔。確需停產檢修的,應當提前15日告知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安全設施,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確保處置設施安全穩定運行;
(三)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采取措施防止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粉塵、噪聲等造成二次污染。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等廢棄物應當有產生和流向記錄并納入臺賬;
(四)資源化利用形成的產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產品應當有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出廠銷售流向記錄并納入臺賬;
(五)按照要求進行環境影響檢測,定期對處置設施的性能和指標進行檢測和評價,檢測和評價結果應納入臺賬;
(六)處置設施應當按照要求安裝并使用在線計量、監控、檢測等系統設備。
第十七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排放、收運、處置實行聯單管理制度,并逐步實施電子聯單信息化管理。
聯單應當由收運處置單位向服務所在地的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領取并定期交回備查聯。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在收運過程中,應當攜帶聯單;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與收運處置單位工作人員應當現場核對聯單載明事項,確保聯單內容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實際情況相符。
第十八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應當建立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臺賬管理制度,真實、完整記錄收運處置合同簽訂情況以及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類別、數量和去向等情況,供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備查。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應當建立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臺賬,真實、完整地記錄收運處置合同簽訂情況以及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類別、數量、來源、流向記錄和設施運行數據等情況,每月10日前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報送上1個月的收運和處置臺賬。
第十九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停業、歇業;確需停業、歇業的,應當提前半年向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經同意后方可停業、歇業。
第二十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排放、收運和處置活動中存在下列行為:
(一)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直接排入公共水域、公共廁所、排水管道或者以其他方式隨意傾倒、拋灑、堆放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
(二)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混入其他類別生活垃圾存放、收運、處置;
(三)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交未取得特許經營服務許可的單位和個人收運、處置;
(四)未經特許經營擅自收運、處置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
(五)違反規定使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飼養禽畜、水產品等動物;
(六)違反規定使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生產、加工食品和飼料;
(七)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條 餐飲行業組織應當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將食品安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處理工作納入餐飲單位等級評定和誠信管理范圍,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做好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減量和規范排放、無害化處置等工作。
第二十二條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誠信綜合評價體系,對違反規定收運處置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企業實施市場退出機制。
第二十三條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書面檢查、實地抽查、現場核定或者委托有資質單位監管等方式對轄區內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的下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定期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一)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的收運處置合同簽訂和臺賬記錄情況;
(二)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聯單的執行情況;
(三)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的臺賬記錄和報送情況;
(四)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設施設備的運行、使用情況;
(五)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分類收集、密閉儲存以及無害化處置情況。
城市管理、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農業和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信息共享系統,即時共享餐飲服務許可和嚴控廢物處理許可、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資源化利用產品臺賬等情況,并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對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資源化利用產品的質量、流向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十四條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和處置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機制。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應當根據應急預案的規定,編制本單位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應急預案,并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發生突發性事件造成無法正常收運、處置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組織有關單位收運、處置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
第二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投訴和舉報。有關部門在接到投訴和舉報后應當及時調查和依法處理,對署名舉報的,應當予以回復。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違反規定的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和收運處置單位名單,并納入誠信記錄。
第二十六條 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應當與公安、環保、食品藥品監督、質監、工商、農業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建立執法信息共享機制,定期開展聯動執法。
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轄區內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實際需要,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
第二十七條 市、區人民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建立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工作督促檢查和監督管理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納入城市管理綜合提升考評體系。
第二十八條 市、區人民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當通過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期刊、網絡等媒體開展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工作的宣傳,提高餐飲服務單位和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倡導市民理性消費,促進源頭減量化。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十三條規定,未按照規定與收運處置單位簽訂收運處置合同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未按照規定單獨分類收集或者未在規定地點分類密閉存放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未按照規定安裝油水分離裝置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在收運服務過程中違反本辦法的行為,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未按照規定為產生單位提供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集容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未按照規定配備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專用收運車輛,或者未按照規定安裝行駛記錄儀、裝卸計量系統和視頻監控設備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十五條第(三)項規定,未按照規定做到按時清運,及時清理油水分離裝置,保持收運車輛、收集容器和作業區環境整潔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第十五條第(四)項規定,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撒漏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對道路造成污染的,責令即時清除干凈,并處每次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五)違反第十五條第(五)項規定,未按照規定路線、時間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運送到指定的處置場所,或者擅自改變處置場所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 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在處置過程中違反本辦法的行為,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未按照規定配備處置設施及設備并保證其運行良好、環境整潔,或者未在規定時間內報告停產檢修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每天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未按照規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安全設施,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的,責令限期整改,并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十六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未按照規定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處置情況納入臺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并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第十六條第(六)項規定,未按照規定安裝或者擅自閑置、拆除、改裝、損毀、遮擋在線計量、監控、檢測等系統設備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十六條第(三)項規定,未按照規定采取保護環境措施,造成二次污染事故的,由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二條 違反第十七條規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收運處置單位未執行聯單管理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每次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違反第十八條規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產生單位和收運處置服務單位未按照規定建立臺賬、對臺賬弄虛作假或者未按照規定申報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違反第十九條規定,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單位未經批準擅自停業、歇業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直接排入公共水域、公共廁所、排水管道或者以其他方式隨意傾倒、拋灑、堆放的,責令立即清除污染,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個人有以上行為的,處1000元以下罰款;
(二)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混入其他類別生活垃圾存放、收運和處置的,對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個人有以上行為的,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三)將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交未取得特許經營服務許可的單位和個人收運、處置的,對單位處以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個人有以上行為的,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四)未經許可擅自收運、處置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依法沒收清運工具,對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有以上行為的,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二十條第(五)項、第(六)項規定,使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飼養禽畜、水產品或者生產、加工食品和飼料的,分別由農業、食品藥品監管和質量監督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第三十六條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內部食堂、餐廳違反本辦法的,除依照本辦法進行處罰外,對其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行政責任。
第三十七條 城市管理、環保、公安、農業、食品藥品監管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餐飲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20**年5月1日起實施。
篇3:餐飲業辦公室管理辦法范例
餐飲業辦公室管理辦法
×××為本企業管理層辦公所需設立辦公室一間,并配置水、電、電腦、電視等必要設施和設備。另外,為了增加好知味員工(以下簡稱員工)的業余活動,在辦公室內設立員工活動室。現根據實際情況擬定以下管理辦法。
一.準入
員工在業務時間可在員工活動室內看電視、上網等娛樂活動。具體時間如下:
12:30--17:0021:00--24:00
二.設施、設備的使用
1.員工應愛護辦公室的所有設施和設備,不得擅自拆卸、拆修和拆換,更不得故意損壞。如因違反上述規定造成設施設備損壞,必須照價賠償;故意損壞的,除照價賠償外,扣除當月工資并作辭退處理。
2.員工要按規定使用活動室內的設施和設備,不得擅自使用辦公室的設施和設備。
3.員工在使用活動室的設施、設備的時候應顧及他人使用的便宜,和避免資源的浪費,水、電開關應隨走隨關。
三.安全
1.員工出入活動室要隨手關門關窗,作好防盜工作,否則,因此而造成任何損失,由員工承擔賠償責任。
2.員工不得在活動室的電源上自行亂接亂搭,使用非必須的、高功率的、危險性的電器,一經發現予以沒收。員工發現電路出現故障應及時告知管理人員,不得自行拆卸維修。
3.員工應妥善處理煙火,不得在宿舍樓內燃放紙屑、塑料以及爆竹等,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四.衛生
1.員工應保持個人空間并維護公共場所的衛生,不得向窗外投擲果皮、紙屑、煙頭、塑料等垃圾,應投放到垃圾桶里。
2.應保持每天打掃,每周清掃一次,具體工作由部長作安排并督促落實。
五.其他
1.活動室是員工集中休息的場所,員工應自律自愛,員工之間應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和睦相處。不得在活動室內喝酒劃拳、打鬧喧嘩,或者制造其他噪音以至影響其他員工及鄰里休息。
2.員工不得在活動室內從事賭博等違法活動。
以上辦法請員工自覺遵守,如因違反本辦法造成員工財產損失和人身損害,本企業不承擔賠償責任,并將依據獎懲條款作相應處理;如有違法事實的,交由國家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