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的生存法則
成功只青睞于“有好習慣的人”
習慣是企業文化,好的習慣是生產力
履行你答應過的,承諾過的,簽約好的事情,不開空頭支票
把簡單的事情做的不簡單,將容易的事情做得不容易。
記住你的承諾,并超值提前兌現,將有驚喜跳到你眼前,說到不如做到,做好才算好!!
一個企業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企業家做人的成功;而企業家做人要成功,關鍵是做一個“有好習慣的人”。因為成功,只青睞“有好習慣的人”。
做人的好習慣之一,就是善于為他人考慮。
有個故事,講的是英國王室為了招待印度當地居民的首領,在倫敦舉行晚宴,由溫莎公爵主持。宴會上,達官貴人觥籌交錯,相與甚歡,氣氛融洽。可就在宴會快要結束時出了這么一件事: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印度客人們看到那精巧的銀制器皿里盛著亮晶晶的水,以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來一飲而盡。作陪的英國貴族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主持人。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一邊與眾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樣“自然而得體”地一飲而盡。接著,大家也紛紛效仿,本來要造成的難堪與尷尬頃刻釋放,宴會取得了預期的成功,當然也正是溫莎公爵這一“善為他人考慮”的好習慣使英國國家的利益得到了進一步的保證。
回眸我們的企業界也流行著這么一句話:“做事先做人”。可是在企業現實日常經營活動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作到了“先做人”呢?據國外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自行創業的中小企業中,有40%的小老板,在創業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而存活下來的60%中,約有八成無法歡度五周年慶,更令人惋惜的是,能夠熬過5年的中小企業主,其中只有20%能繼續走完第二個五年。為什么創業成功是那么容易的事?而為什么創業成功后能守住成功的人卻又那么少?我認為,恐怕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創業者的“做人的習慣不好”所至,因為在我這十幾年與企業打交道的生涯中,見過太多在“習慣問題”上成與敗的企業家。
那么,什么是一個企業家的“做人的好習慣”呢?
有言必行
記得那是在1990年,青島海爾集團(當時它還不像現在這樣名聲大噪)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個新聞發布會。我那時是科技日報的記者,會后向海爾總裁張瑞敏提出想采訪他,他馬上答應了,我當時看他在會場上太忙了,也沒再去約他。沒想到中午吃飯時一位海爾人來找我說,張總已安排好與他共進午餐時訪談,我們談得很投契時,張總邀請我來青島,我當即答應一周后從行。但后因另有安排而耽誤了這件事。可又讓我沒承想的是:一周后,海爾辦公室的一位同志打來電話給我,說張總已騰出時間等我來青島。頓時讓我內疚不已……
這次“失約”直到十年后我才兌現。2000年我受在海爾集團舉辦的“成功企業研討會”之邀,到青島講學。此時的海爾集團已是赫赫有名,也就是在這次研討會上的一個細節,讓我從另一個視角有了重新認識海爾的機會:我還沒有講演前,看到海爾國際培訓中心的服務員在向每位來賓的課桌上分發記錄紙。可我站在臺上看去,只見洋洋600多人的課桌上,記錄紙擺放的縱看成線、橫看也成線。我當時問服務員,你們是怎么樣擺出這么整齊的?她們說,嚴教授,這就是我們海爾的OEC(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管理。為煉就這個功夫,我們開始是用木匠的標繩比著擺,熟練后不用標繩也行,日積月累,習慣也就成自然了。
真是企業如人,有什么習慣的企業家,就會有什么樣的企業和員工。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可以想象得到,當年張瑞敏能夠那樣認真落實地對待一個記者的約見,同樣他也會把這種“認真落實的好習慣”貫徹到自己的企業管理之中。其功夫,正像張瑞敏本人所說的“把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將容易的事情做得不容易”!
順便提一下,十年前那次“失約”,是因為當時蘇州的一位著名的電器企業老總也邀請我去他的企業采訪。可等我從北京趕到蘇州時,這位“盛情邀請”的老總卻以各種太忙的理由,讓我白白等了一個星期連面都沒見上一面,而耽誤了去海爾的行程。不過,如今這家企業早已不存在了……
有諾必果
與北京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的認識,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對他公司剛創業時的采訪,后來我下海創辦了一家商務咨詢公司后就失去了聯系。一次,我去北京一家大酒店參加個研討會時,很偶然地在電梯里遇上了柳總。就在乘電梯那么一會兒的功夫,我們相互問候了一下,接著我說了幾句對聯想服務的看法,他立刻承諾讓分管部門找我研究研究。我原以為這句“研究研究”,也只是一句托辭。心想,我現在的公司初創伊始,他已經是個著名IT企業的大老板了,早已今非昔比啦!所以并沒有在意。但很快,聯想電腦公司的服務部經理就來找我,召集公司的相關人員專門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向我咨詢如何運用CS(顧客滿意)經營,解決聯想電腦的售后服務問題。
由聯想的柳總有諾必果使我“聯想”到另外一個廣東的汽車企業老板。他是在我海爾講學時主動邀請,并承諾在他的企業中全面導入CS經營。我去了,也專程應邀去了他的汽車銷售最火爆的華東市場實地考察。可當我發現他的汽車銷售形勢盡管“一片大好”,但暴露出的服務問題多多,正準備拿出建立服務保障體系的解決方案時……他突然變卦了。
對此,我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在我接觸過的眾多企業家中,有高達80%的人是說話不算話的。這是我們做咨詢人的痛苦,不得不經常與一些“董事長‘不懂事’,總經理‘總理不清’,常務董事‘常誤事’”的人打交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企業家成功率之所以很低的根源。九十年代初,我曾幫助兩位剛剛起步的創業者策劃。當時他們信誓旦旦夸下海口,成功后必有重謝……對這兩個企業的初始階段經營運作、產品新聞炒作、乃至上層關系公關等,我不計報酬地傾注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而后,他們也確實成功了,成了兩家各自擁有上億元資產的大集團。但是這兩位老總都把當初許下的“海口、信誓”,早已拋到了九霄云外。不過,目前他們又落入了走下坡路的處境。
這兩個人的沉浮,其實就是中國商品經濟發展早期一些創業者的縮影。當時少數人依靠不講信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時又迷惑了一批效仿者,養成了“說話滿嘴跑舌頭亂承諾”的壞習慣。殊不知,按照經濟學的“路徑相關”理論:任何企業都有權對其發展道路進行選擇。只是你每一步的選擇都直接影響著下一步選擇的空間。如果你的企業偏愛以不講信用獲取眼前利潤的短期行為做導向,就將失去所有的合作伙伴和用戶的信任,路只能越走越窄,最終無路可走;而從長遠利益考慮重視信用和服務并“習慣好”的企業,時間一
長,會隨著你的企業美譽度的廣為傳播和無形信用資產的增值,路越走越寬,直至成功輝煌。
有約必履
1999年5月,沈陽飛龍集團的姜偉總裁邀請我,飛沈陽為其全體銷售人員做CS行銷培訓。我們事先通過傳真草簽了一份有關培訓內容和時間安排及課時費用(包括來去差旅實報實銷)的合約。事情完后,飛龍集團照約辦理,費用全部付清,一切都是那樣自然而然。
可就是這么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發生在同樣是東北哈爾濱的一家民營集團老板身上,就“不自然”了。這位老板是在北京中國大飯店通過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認識的我,他當時就請我赴哈爾濱為其企業做CS診斷。我們也是按飛龍集團的方式辦理,并事先相互在傳真合約上簽了字。可當我按照合約上的要求做完咨詢診斷后,回到北京再給這位“大老板”本人寄去回程火車票時,他卻將車票又寄了回來……
這雖是件小事,但是以小見大“一葉知秋”,說明沈陽飛龍集團之所以能成為聞名全國的企業(盡管它目前正遇到挫折),而哈爾濱的那家企業則長不大,差別就在于兩者掌門人的“做人習慣”上。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意思是做大事者必須要按規矩辦事,而只有做小事者才沒有章法。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那些成功企業的“好習慣”吧!
例如,美國的寶潔公司之所以能成為享譽全球的著名國際化企業,僅舉一件小事,便可窺見它“做事先做人”的企業信用魅力。
五十年代初,一位叫哈良的年青人辦了一家公關公司。可開張3周,生意出奇清淡,這時寶潔公司的行銷經理亞瑟主動請他做一個市場營銷企劃,而且他一拿出方案,亞瑟當即就付了款。3年后,哈良的事業越做越大,一天突然又接到亞瑟的電話,問他有沒有時間為寶潔公司再做幾個重要的企劃案。哈良告之,盡管很忙,但一定從命。亞瑟說,那就不用了,真高興你的生意這么好!哈良放下電話后激動地哭起來,他終于明白了,當初在自己剛起步時,像寶潔這樣著名的公司并不是找不到策劃高手,亞瑟之所以找他,是為了幫助他。因為亞瑟知道他非常需要這個生意。而剛才亞瑟打電話來也是試探他是否仍需要幫助……
寶潔公司的做法,反映出商業上的一個崇高的信用原則:如果你期待別人信任你、關懷你,你就要主動去取信別人、關懷別人,尤其是不應忘記當初曾幫助過你的人。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利的商業關系就是靠這點點滴滴的支持建立起來的。
實際上,講求信用,助人為樂,互信互利的美德本應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和“好習慣”,古而有之。但值得悲哀的是,當如今美國西點軍校都將代表我國60年代助人為樂精神的雷峰畫像掛在最醒目之處;當日本的農業部門正在大力推廣我國50年代體現互助互信宗旨的“互助組”形式;當英國開始出現一些“公平交易、老少不欺、崇尚誠信、道德經商”的商品專賣店之時,我們企業的信用聲譽卻越來越在消費者心目中淪喪。由于信用狀況普遍低下,企業間的交往就像“麻桿打狼,兩頭害怕!”但是,正是在這個讓大家都感到信用危機的市場上,如果有一家企業重視信用,并有了珍惜聲譽的“好習慣”,就必將獲得“讓大眾告訴大眾”,花多少錢也難于買到的好口碑。那會一傳十,十傳百,名聲雀起,從而以良好的美譽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信任,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以上列舉的這些企業巨頭與我交往中的“往事”,都是些平常小事,跟他們每天所面對的戰略、經營、管理等問題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這些小事恰恰折射出了他們“因習慣好而得天下”的人格魅力。因為縱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如你有一個好習慣。做“有好習慣的人”,這個道理既簡單又樸素,說白了就是:“履行你答應過的、承諾過的、簽好約的事情”。
篇2:企業文秘科科長職務分析樣本
文秘科科長職務分析樣本
崗位名稱:文秘科科長
直接上級:辦公事主任
下屬崗位:秘書、檔案管理員、總機話務員
崗位性質:全面主持文秘室的工作
管理權限:對本科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有指導、指揮、協調、監督管理的權力
管理責任:對所承擔的工作全面負責
主要職責:
1.草擬各類文書、文件、報告、總結及其他材料;
2.為公司領導人撰寫文稿等工作;
3.負責對文件的收發存管理工作;
4.對下屬的評價、考核和激勵;
5.負責做好來客的日常接待工作;
6.負責對公司檔案管理工作;
7.負責對公司文印工作的管理;
8.做好對各種類文件、資料鑒定及統計管理工作;
9.負責對各種類會務的安排工作;
10.負責對公司印章、法人章的監督管理和辦公室印章管理;
11.有對下屬的人事推薦權和考核、評價權;
崗位要求:
1.具有大專以上的文化程度;
2.具有較強的文字組織和秘管理協調工作能力;
3.原則性強,具有較強責任感
參加會議:
1.參加公司召開的辦公室人員的有關會議;
2.參加每月季度工作協調會;
3.參加每年度公司評比會
篇3:某企業公司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為保守公司秘密,維護公司利益,制訂本制度。
一、全體員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義務。在對外交往和合作中,須特別注意不泄露公司秘密,更不準出賣公司秘密。
二、公司秘密是關系公司發展和利益,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員工知悉的事項。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項:
1、公司經營發展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2、人事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3、專有技術;
4、招標項目的標底、合作條件、貿易條件;
5、重要的合同、客戶和合作渠道;
6、公司非向公眾公開的財務情況、銀行帳戶帳號;
7、董事會或總經理確定應當保守的公司其他秘密事項。
三、屬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資料,應標明“秘密”字樣,由專人負責印制、收發、傳遞、保管,非經批準,不準復印、摘抄秘密文件、資料。
四、公司秘密應根據需要,限于一定范圍的員工接觸。接觸公司秘密的員工,未經批準不準向他人泄露。非接觸公司秘密的員工,不準打聽公司秘密。
五、記載有公司秘密事項的工作筆記,持有人必須妥善保管。如有遺失,必須立即報告并采取補救措施。
六、對保守公司秘密或防止泄密有功的,予以表揚、獎勵。
違反本規定故意或過失泄露公司秘密的,視情節及危害后果予以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直至予以除名。
七、檔案室、微機室等機要重地,非工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工作人員更不能隨便帶人進入。
八、辦公室應定期檢查各部門的保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