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面石膏板隔墻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二)
1、門洞口上角墻面裂縫原因分析:
采用復合石膏板,由于預留縫隙較大,后填入的摻膠水水泥沙漿不嚴不實,且收縮較大,再加上門扇振動,在使用階段門口兩個是角出現垂直裂縫;采用工字龍骨,接縫出嵌入以石膏為主的脆性材料,在門扇撞擊作用下,嵌縫材料與墻體不能協同工作。
注意板的分塊,把面板接縫與門口立縫錯開半塊板的尺寸。這種作法對于字龍骨板較易實現;對復合則要增加兩種板的型號,如預制加工廠有困難,可在現場將復合板局部切鋸。
2、板面接縫有痕跡
原因分析:石膏板端呈直角,當貼穿孔紙帶后,由于紙帶厚度,出現明顯痕跡。預防措施:生產倒角板是處理好板面接縫的基本條件。訂貨時提出要求,若生產不是倒角板,還可在現場加工。
3、門框固定不牢(松動或灰縫脫落)
原因分析:
(1)板端凹槽雜物未清洗干凈,板槽內粘結材料下墜。
(2)采取后塞口時預留門洞口過大。
?。?)水泥沙漿勾縫不實。
預防措施:
?。?)框安裝前,應將槽內雜物、浮砂清洗干凈,刷膠水稀釋液1~2道。槽內放小木條(可間斷),以防止粘結材料下墜。安裝門框后,洞門框高度釘2~3枚釘子,以防外力碰撞門口發生錯位。
?。?)盡量不用后塞口作法,應隨立板隨立口,即板材順序安裝至門口位置時,將門框立好,即板材順序安裝至門口位置時,將門框立好,擠嚴(縫寬3~4mm),然后再順序安裝門框另一側條板。
4、墻板與結構連接不牢原因分析:邊龍骨預先粘好薄木塊,作為主要粘結點,當木塊厚度超過龍骨翼緣寬度時,因木塊是連續的,因而造成連接不嚴。
預防措施:
邊龍骨預粘木塊時,應控制其厚度不得超過龍骨翼緣,同時,邊龍骨應經過挑選。安裝邊龍骨時,翼緣邊部頂端應滿涂摻膠水的水泥砂漿,使之粘結嚴密。為使墻板頂端密實,應在梁底(或頂板下)按防線位置增貼92mm寬石膏墊板。
5、板縫開裂
原因分析:
板縫節點構造不合理,板脹縮變形,剛度不足,嵌縫材料選擇不當,施工操作及工序安排不合理等,都會引起板縫開裂。
預防措施:
?。?)選擇合理的切點構造。
A、除縫內雜物,嵌縫膩子填至板倒角邊平,待膩子初凝時(30~40min),隨即貼穿孔紙帶,紙帶貼好后放置一段時間,待水分蒸發后,在紙帶上再刮一層膩子,將紙帶壓住,同時反接縫板面找平。
B、在對縫中勾嵌縫膩子,用特制工具把主縫勾成明縫,安裝時應將多余的粘結劑及時刮凈,保持明縫順直清晰。
?。?)為了防止施工水分起石膏板變形裂縫,墻面應盡量采用貼墻紙或刷彩色涂料。
6、墻裙、踢腳板空鼓或脫落
原因分析:
石膏板強度低,若用普通水泥砂漿直接抹面將會大面積剝落。
預防措施:采用普通水泥砂漿抹面時,應清除石膏板表面浮砂、雜物等,抹摻膠水水泥砂漿薄層作為粘結層,等粘結層初凝時,用1:2.5水泥砂漿抹實壓光。
篇2:隔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隔墻工程的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通病1:門口上角墻面裂縫。
防治措施:注意板的分塊,把面板接縫與門口立縫錯開半塊板的尺寸。
通病2:墻板與結構連接不牢。
防治措施:邊龍骨預粘木塊時,應控制其厚度不得超過龍骨翼緣,安裝邊龍骨時,翼緣邊部頂端應滿涂107膠水泥砂漿,使之粘結嚴密。
通病3:板縫開裂(竣工后4-5個月,出現發絲裂紋)。
防治措施:根據施工經驗采取以下三種做法:
(1)合理節點構造的標準做法:清除縫內雜物,嵌縫膩子填至板倒角邊,待膩子初凝時(約30-40MM)再刮一層較稀的膩子(約厚1MM),隨即貼穿孔紙帶,紙帶貼好后放置一段時間,待水分蒸發后,在紙帶上再刮一層膩子,將紙帶壓住,同時把接縫板面找平。
(2)干燥地區,約使用白布代替紙接縫帶。
?。?)選用專用接縫材料:如進口USG萬用批蕩石膏漿和網絡狀雙層接縫帶(此法造價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