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內管道敷設窨井制作施工方案
開槽埋管及窨井
本工程雨污水管道有,雨水管為DN2200的鋼筋砼管埋深6.5m,DN1350的鋼筋砼管埋深4.5m,DN800的鋼筋砼管埋深3.0m,φ400UPVC加筋管埋深1.5m,φ300UPVC加筋管埋深1.5m,φ225UPVC雨水連管埋深1.0m,φ200UPVC雨水支管埋深1.0m;污水管為φ300UPVC加筋管埋深1.5m~2.0m。DN150承插式球磨鑄鐵管埋深1.5m。承插式鋼筋砼管的接口為"0"形橡膠圈密封止水,企口式鋼筋砼管采用"q"形橡膠圈密封止水,UPVC管采用"T"形橡膠圈接口。
1.溝槽支護工程
1)根據《上海市市政工程預算定額》(93年版),埋管溝槽深在3m以內的溝槽支護采用橫撐列板法配合盲溝明排水施工。
2)3米深以內的溝槽采用挖掘機挖運施工,隨挖隨支撐,確保溝槽安全,當挖至設計基礎底標高上30cm處時,改為人工挖土,并整修平整、嚴防擾動地基原狀土。
橫撐列板施工同溝槽開挖工作互相配合,隨挖隨鋪隨支撐,嚴防溝槽土體滑動塌方。
3)橫撐列板支護施工時,第一道支撐設置在開挖地面標高下50cm處;第二道支撐根據現場土質情況經設計計算確定,立柱每隔2m設一道,立柱的底部插入砂墊層50cm,溝槽底部的15cm厚砂墊層用蛙式打夯機夯實。(橫撐列板支護見3-1)
4)溝槽挖深大于3m的管道施工時,根據溝槽的深淺不同選擇鋼板樁的長度。鋼板樁采用28~32#普通鋼板樁直槽造壁支護。
5)3m深以上的溝槽開挖時,先打設鋼板樁,同時施工輕型井點進行降水。再進行溝槽開挖工作,鋼板樁打設采用履帶樁機。打樁機如用重錘錘擊,但鋼板樁頂要套樁帽,適用于粘土、軟粘土。如用震動錘振動下插,適用于砂性土、軟淤土。
打設鋼板樁前要先放出鋼板樁打入中心線,然后按樁的厚度,在樁兩側安裝地垅木并固定在地面上。鋼板樁吊起后就插入地垅木之間。這樣打入土中的樁基本上不會移位,而且自成直線。
錘擊剛開始時,樁錘"低吊輕落"。樁有一定入土深度(約樁長1/3)后才可以加大錘擊力度。直至樁尖到位之后再在入土樁邊套打下一根樁。
采用震動樁錘的震動下沉原理也一樣,樁剛入土時要震動輕壓,有三分之一樁入土后可震動重壓,將樁打入土中。
樁長通過多次計算以及工程實踐表明約為開挖槽坑深度的1.7倍為妥。
直到樁貫入到設計高程為止。樁頂高程由水準儀直接測得,樁底設計高程=樁頂設計高程-鋼板樁長度
為保證鋼板樁整體性能良好,每根鋼板樁相互緊扣排列。鋼板樁拔出采用簡易拔樁架拔出。如是震動錘將樁打入砂性土,則拔樁時仍要用震動錘邊震動邊拔樁。
6)溝槽鋼板樁支撐采用[28~[32槽鋼作橫向圍檁用?100鋼管作水平支撐,第一道支撐設在地面標高開挖面下50cm處,第二道支撐與第一道支撐的垂直距離應經計算確定布置。(詳見鋼板圍護樁支撐圖3-2)
2.管道基礎
溝槽基礎回墊材料與回墊厚度均需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執行。基礎回填礫石砂、砂質材料應級配良好,無風化料,不夾腐蝕質,不含污染物。坑槽內應干燥。
基礎施工前必須修整槽底,復核標高,清除淤泥與碎石,如有超挖,應用礫石砂填實,不得用土回填。
1)管道基礎,應按設計要求鋪設。
2)槽底土基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槽底土基的承載力較高(承載力≥80MPa)時,可直接采用。但要求槽底連續平整,原狀土不能被擾動;
(2)當槽底土基的承載力較低(80MPa>承載力≥50MPa)時原土需經降水固結或采取其它辦法處理后方可作為管道土基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當槽底土基的承載力較差(承載力<50MPa)不能成槽時,可采用礫石砂進行處理。要求砂層厚度不得小于250mm,并應夯實拍平,施工中應防止礫石砂在溝底兩側擠出以影響地基處理效果。
3)管道的基礎應符合下述要求:
(1)在土基上應鋪設厚度為DN/4且不小于50mm但不大于150mm的中粗砂基礎;
(2)當采用其它顆粒材料作基礎時,最大粒徑不應大于表4-1規定的數值;
(3)基礎夯實且表面平整,基礎的夯實密度不得低于90%。
表3-1基礎中顆粒材料最大粒徑
公稱直徑最大粒徑
DN≤300
300<DN≤600
600<DN≤63010
15
20
4)管道基礎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宜在鋪設管道時隨鋪隨挖(見圖3-3)。凹槽長度e按管徑大小采用0.4~0.6m為宜,凹槽深度h宜為0.05~0.1m,凹槽寬度W宜為管道直徑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隨即用砂回填密實。
圖3-3管道基礎在接口部位的凹槽
5)開槽后,對槽寬w、凹槽深度h、基礎表面標高、檢查井、溝內應無污泥雜物、基面無擾動等作業項目,應分別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
3.管道敷設
承包商對于運至現場的成品管在鋪設前應再次逐節檢查,凡在運輸或堆放過程中損壞的管子不得吊入溝槽。
管道安裝可采用人工安裝。槽深不大時可由人工抬管入槽。槽深大于3m或管徑大于公稱直徑DN400mm時,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入槽,依此平穩地放在砂礫基礎管位上,嚴禁用金屬繩索勾住兩端管口或將管材自槽邊翻滾拋入槽中。混合槽或支撐槽,可采用從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將管材運送到位。
承插口管安裝,在 一般情況下插口插入方向應與水流方向一致,由低點向高點依次安裝。
調整管材長短時可用手鋸砌割,斷面應垂直平整,不應有損傷。
管道接頭,一般應采用彈性密封圈柔性接頭。公稱直徑小于DN200mm的 平壁管亦可采用插入式粘接接口。
橡膠圈接口應遵守下列規定:
1)連接前,應先檢查橡膠圈是否配套完好,確認橡膠圈安放位置及插口插入承口的深度。
2)接口作業時,應先將承口(或插口)的內(或外)工作面用棉紗清理干凈,不得有泥土等雜物,并在承口內工作面涂上潤滑劑,然后立即將插口端的中心對準承口的中心軸線就位。
3)插口插入承口時,小口徑管可用人力,可在管端部設置木擋板,用撬棍將安裝的管材沿著對準的軸線徐徐插入承口內,逐節依次安裝。公稱直徑大于DN400mm的管道,可用纜繩系住管材,用手動葫蘆等提力工具安裝,
嚴禁采用施工機械強行推頂管子插入承口。螺旋肋管的 安裝,應采用由管材生產廠提供的 特制管接頭,用粘接接口連接。粘接接口應遵守下列規定:①.檢查管材、管件質量。必須將插口外側和承口內側表面擦拭干凈,被粘接面應保持清潔,不得有塵土水跡。表面沾有油污時,必須用棉紗蘸丙酮等清潔劑擦凈。
②.對承口與插口粘接的緊密程度應進行驗證。粘接前必須將兩管試插一次,插入深度及松緊度配合應符合要求,在插口端表面宜劃出插入承口深度的標線。
③.在承插接頭表面用毛刷涂上專用的粘接劑,先涂承口內面,后涂插口外面,順軸向由里向外涂抹均勻,不得漏涂或涂抹過量。
④.涂抹粘接劑后,應立即找正對準軸線,將插口插入承口,用力推擠至所劃標線。插入后將管旋轉1/4圈,在60s時間內保持施加外力不變,并保持接口在正確位置。
⑤.插接完畢應及時將擠出接口的粘接劑擦拭干凈,靜止固化,固化時間應符合生產粘接劑廠的規定。
管道接口用的橡膠圈,應采用廠方配套供給的有耐酸堿、防污水腐蝕性能為主料的橡膠圈,其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
A.邵式硬度50±5;
B.伸長率(%)≥500;
C.扯斷強度≥16Mpa;
D.永久變形≤20%;
E.老化系數≥0.8(70℃,144h)
雨季施工將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可先回填到管頂以上大于一倍管徑的高度,當管道安裝完畢尚未還土而遭到水泡時,應進行管中心線和管底高程復測和外觀檢查,如出現位移、漂浮、拔口現象,應返工處理。
冬季施工將采取防凍措施,不使用凍硬的橡膠圈。
施工按DBJ/CT509-20**高密度聚乙稀(HDPE)雙壁工字形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執行。《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管道鋪設完后,發生超出限定的損壞范圍時,應將損壞的管段或整根管道更換,重新鋪設。
4窨井與支墩
1. 窨井
(1)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應按設計圖施工。當采用承插管件與檢查井井壁連接時,承插管件應由生產廠配套提供。
(2)在檢查井、透氣井、閥門井等附屬構筑物處的管道應采用柔性接頭,適應沉陷變形,減少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3)管道與窨井等構筑物的連接,除了在管道上方0.30m范圍內的墻體應與構筑物底板采用混凝土(不低于C20)整體現澆,并加強管道底部混凝土底部的振搗外,管道埋入墻體的部位應采用防滲漏措施。防滲漏措施有:在管道外側粘貼一周高寬約5×20mm膨脹橡膠條;在管道外側注一周高寬約5×10mm的膨脹密封膠;管道外周切削約10×30mm的槽口等。
(4)管件或管材與磚砌或混凝土澆制的檢查井連接,可采用與井壁相接部分的外表面預先用聚氯乙稀粘結劑、粗砂做成中介層,然后用水泥砂漿砌入檢查井的井壁內(圖3-4)。
圖3-4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中介層做法)
(5)當管道位于低洼、沼澤、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時,為適應基礎不均勻沉降,檢查井與管道的連接,宜先采用長0.8m的短管與檢查井連接,然后再與整根管連接。磚砌或混凝土澆制部分設止水片(圖3-5),管件與檢查井相接合的表面砂漿應飽滿,可保證管件與水泥砂漿的緊密結合,以防接合處滲水。
圖3-5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短管做法)
(6)止水閥可由管材生產工廠配套加工生產,止水閥的材料和管材的材料相同,通過高溫熔接的方法將它和管材融合成一體,它的位置應設置在墻體中部,軸向截面為梯形,高度不應小于50mm,上邊寬20mm,底寬30mm,底面必須與管壁周邊熔牢且不滲水。
(7)窨井砌筑應按PSAR-D-01-92《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圖》(第一冊)標準圖和DBJ08-220-96《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DBJ/CT509-20**《高密度聚乙烯(HDPE)雙壁工字形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要求施工,窨井蓋座采用防盜蓋座。
2. 管道支墩
(1)按設計要求應在管道彎頭、變徑、三通、支管等處設置支墩。
(2)支墩和錨定結構位置應準確,錨定應牢固。
(3)支墩應包圍管道或管件,并應在堅固的地基上修筑。當無原狀土做后背墻時,應采取措施保證支墩在受力情況下,不致破壞管道接口。當采用砌筑支墩時,原狀土與支墩間應采用砂漿填塞。
(4)管道支墩應在管道鋪設完成、位置固定后修筑。管道安裝過程中的臨時固定支架,應在支墩的砌筑砂漿或混凝土達到規定 強度后拆除。
5.管道磅水試驗
1).管道磅水試驗
管道安裝完畢且經檢驗合格后,應進行管道的密閉性檢驗。宜采用閉水檢驗方法。
管道密閉性檢驗應在管底與基礎腋角部位用砂回填密實后進行。閉水檢驗時,應向管道內充水并保持上游管頂以上2m水頭的壓力。外面檢查,不得有漏水現象。管道24h的滲水量應不大于按下式計算的允許滲水量:
Q=0.0046Di
式中Q-每1km管道長度24h的允許滲水量(m3)Di-管道內徑(mm)
表3-2雙壁工字管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
管道內徑
(mm)管內底水頭
(m)允許滲水量
磅筒水壓試驗
(mm3/10m.30min)
3002.3250
4002.4290
5002.5330
6002.6360
6.管道復土
1). 管槽回填前應檢查槽坑內以下項目
(1)磚、石、木塊等雜物應清除干凈;
(2)采用明溝排水時,應保持排水溝暢通,溝槽內不得有積水;
(3) 采用井點降低地下水位時,其地下水位應保持在槽底以下0.5m以上。
2). 溝槽回填材料
(1)回填材料宜采用粒狀;如中粗砂、礫石砂、粉煤灰、碎石屑等。本工程在有些路段上要求開槽埋管經回填后立即要修補路面結構層,恢復交通。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全部回填黃砂到路面結構層;
(2)淤泥、有機土、凍土及粒徑大于DGJ08-234-20**《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程》碎石或磚塊等不得作為管區回填的材料。
基礎中顆粒材料最大粒徑 (mm
)表3-3公稱直徑DN最大粒徑
DN≤30010
300<DN≤60015
600<DN≤100020
DN>100025
3). 管道回填
管道安裝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回填,應先回填到管頂以上一倍管徑高度。
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位開始到管頂以上0.7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回填、嚴禁用機械推土回填。
管頂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回填、夯實,可采用機械碾壓。
回填時溝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機物及凍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塊、磚及其它雜硬物體。
溝槽回填應從管道、檢查井等構筑物兩側同時對稱回填,確保管道及構筑物不產生位移,必要時可采取限位措施。
槽底在管基支承角2α范圍內必須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實,與管壁緊密接觸,不得用土或其它材料填充。
溝槽應分層對稱回填,夯實,每層回填高度應不大于0.2m,在管頂以上0.4m范圍內不得用夯實機械夯實。
回填土的壓實度如下表:
溝槽回填土壓實度要求表3-4
槽內部位最佳壓實度%回填土質
超挖部分≥95石砂料或最大粒徑小于40mm碎石
管道
基礎管頂以下≥90中砂、粗砂,軟土地基按CECS122:20**《埋地硬聚氯乙稀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第6.3.1規定
管底腋角2α范圍≥95中砂、粗砂
管兩側≥95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徑小于40mm的砂礫或符合要求的原狀土砂或符合要求的原狀土
管頂以
上0.4m管兩側≥90
管上部≥80
管頂0.4m以上按地面或道路要求,但不得<80原土回填
篇2:管道鋪設窨井砌筑施工方法措施
管道鋪設、窨井砌筑施工方法及措施
1.墊層澆搗:管溝開挖后,用經緯儀定好下水道中心位置,用水準儀測好標高線并用小竹樁釘好標高。組織人員進行碎石層鋪筑及素土基礎澆筑,做到隨挖隨澆,連續施工。混凝土攪拌認真按配合比投料,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水,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90秒。
澆搗前溝底用潛水泵排清積水并排至排水明溝。垂直運輸混凝土使用溜槽,防止其發生離析現象,澆筑時用振動機振搗密實。
2.排鋪管道:待墊層達到一定強度后即進行管道鋪設。拉出管道中心線,自深而淺進行鋪放,各管道接口嵌填密實,做到無漏漿、虛嵌,封口平順。各段管道用水準儀和拉通線控制流向標高,鋪排無扭曲、起伏,杜絕積水,做到排水暢通;嚴禁破損管子使用。
3.窨井砌筑:砌磚前應對磚塊進行試壓,磚頭應隔夜澆水濕潤,砌筑時立好皮數桿,灰縫厚度控制在8一12mm,要求水平灰縫平直。
灰縫要飽滿,防止外墻面滲水。砌筑砂漿飽滿度可用百格網檢查,必須大于80%以上。各砌筑班組要加強自檢、互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砌體質量要求做到上下錯縫、內外搭接、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十六字方針。窨井砌筑用水泥砂漿并按級配要求正確使用,嚴禁使用混合砂漿。材料攪拌要均勻,隨拌隨用,不能放置時間過長,更不能隔夜使用,轉角處設置拉接筋。窖井砌筑要與管線安裝緊密配合,及時鋪設各種管道接口和預留頭子,減少返工開鑿現象。
4.粉刷、塢幫:窨井內外側粉刷采用1:2水泥砂漿粉刷,做到表面平整、光潔。抹灰時不得漏粉,并安裝好窨井圈蓋。塢幫嚴格按施工圖集和規范施工,道路下方覆土小于0.7的管道應做加固基礎。搭設側模必須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接縫嚴密,接觸面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模內應干凈無雜物。澆搗時須注意管道成品保護,嚴禁踩踏,澆搗應兩側同時進行,防止管道接口松動和位移。
澆搗必須均勻密實,無蜂窩、孔洞。混凝上配合比應符合要求,運輸時應防止水泥漿流失和離析現象發生。模板的拆除,必須在保證保證混凝土強度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拆除的模板必須及時清理、堆放整齊。
5.溝槽回填土:回填前對溝槽進行檢查驗收,并辦好隱蔽工程驗收手續,且混凝土須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樁的設置,以控制回填土標高。回填時相對管道兩側同時進行,嚴禁塊石類材料填入管道接觸面,用人工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直至管頂0.5米以上。再用蛙式打夯機夯實(每層回填土厚度控制在3Ocm以內)。
回填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避免地面水流入坑內,并做好防雨排水措施。回填土采用清理掉有機雜物后的上層土方,粒徑不大于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