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的特點、施工重點及施工難點的分析及其對策
1.基坑的特點
(1)地下室基坑面積較大,形狀不規則,東西向寬約109m,南北向長約80m,基坑總延長米約395m,基坑面積約8465m2。
(2)地下室二層(局部三層),基坑挖深11.85m~14m,坑中坑最大高差為2.15m,基坑開挖深度大,且基坑設二道鋼筋砼支撐,汽車坡道和通道受到較大限制。
(3)基坑側壁大部分及坑底均位于粉質砂土中,該層粉質砂土含水量高。
(4)基坑四周距離用地紅線較近,施工場地十分狹小,且周邊距離道路、管線和居民住宅近,對基坑開挖變形要求高。
(5)工程地處鬧市區,周邊道路交通繁忙,交通高峰期,出土困難,加上工程距附近居民樓較近,夜間無法施工,施工時間短,故基坑支護、土方開挖的施工周期較長。
2、施工重點及難點
(1)在土方開挖前,對支撐梁在同條件養護的砼試塊進行試壓,確保支撐梁砼的實際強度滿足設計挖土的強度要求。
(2)基坑監測的土體深層水平位移、基坑內水平支撐桿件的軸力監測、支撐系統沉降觀測、地下水位觀測以及基坑周邊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線的沉降、傾斜、裂縫監測的準備工作必須按要求布置,并使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3)掌握倒土場地、運輸距離和交通高峰時間限制情況,合理及時配備車輛數量和調整挖機的工作時間等。
(4)嚴禁挖掘機和運土車輛直接在支撐面上行駛和作業,汽車臨時通道支撐兩側位置用建筑垃圾填實,并高出支撐頂面400mm以上,使挖掘機和運土車輛荷載均勻地傳至支撐兩側的土上;挖機作業位置在回填土上再鋪設鋼板路基箱的方法,減少對支撐梁的影響。
(5)土方開挖順序必須嚴格按經專家論證通過的施工方案中規定的要求,分段分塊分層進行開挖,嚴格控制土方分層深度不得超過2m,每層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0m,坑內臨時邊坡放坡坡率不小于1:3.0,保證立柱樁附近的土方高差小于1.5m以內,并做到對稱開挖。
(6)基坑開挖時應嚴格控制基坑土方開挖的土坡高度及坡度,施工時派施工員對工程樁、豎向立柱、支撐梁和圍護樁等位置進行標識,防止挖土過程中挖機碰到工程樁、豎向立柱等,尤其注意支撐梁底的土方不得超挖。
(7)及時做好監測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工作,每天定時由監測單位把監測的數據情況向建設、監理和施工單位進行通報,當相關數據超過設計值時,應及時向設計報告,提出處理意見,未處理前挖土工作停止進行。
(8)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確保坑外水不流入到基坑,基坑內的地表水在土方開挖前降至挖土層標高1m以下,當挖淤泥土時,邊挖邊做好排水小溝和臨時集水井布置,防止雨水對基坑的影響。
(9)在挖第三層土方時,應用水準儀跟蹤控制挖土的標高,留300mm厚土方由人工清土,承臺處應跳挖,盡量減少對坑底土的擾動;同時嚴禁超挖,如局部有挖深現象,嚴禁用土回填,應用素砼或砂石級配進行回填。
(10)基坑周邊10m范圍內采用先澆筑墊層再開挖承臺及地梁施工方式,并采用跳挖施工,挖出一個澆筑一個,以減小承臺開挖對圍護結構的影響;
(11)工程樁之間的凈距小于1100㎜時,應采取人工挖除樁間土方;并協調好機械挖土、人工修土、截樁和砼墊之間的施工進度,防止機械挖進度過快,人工修土太慢,造成基坑暴露時間太長。挖土至坑底后應盡快分塊施工完成素混凝土墊層,素混凝土墊層應延伸至圍護樁邊,并抓緊施工承臺及基礎底板。
篇2:不銹鋼金屬作業實施重點難點分析解決方案
不銹鋼金屬作業實施重點、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案
(一)重點及難點分析
⑴接縫不平直,寬窄不一致。打膠不均勻。
⑵飾板與骨架(基層)不密貼。
⑶安裝基層尺寸誤差較大、造成飾面不平整。
(二)解決方案
⑴飾面板的規格,尺寸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
⑵對使用錨釘固定不銹鋼飾板時,錨釘間距、長度要按有關規定施工。
⑶使用腳手架,應先檢查是否牢靠。護身欄、平橋板是否齊全。發現問題應及時修整好,才能在上面操作。
⑷所用不銹鋼飾板、錨釘、錨固銷均要符合有關技術要求。
⑸施工機具用電要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③產品保護:
⑴飾面板線的表面保護膜要在驗收前揭開撕掉.
⑵嚴禁有尖銳物品劃破保護膜,以免損傷金屬表面。
⑶對受損壞保護膜的地方要及時封閉保護,沾污的墻、柱飾面及時擦干凈。
⑷容易被碰撞的陽角部位要用木夾板保護起來(護高2m)。
⑸嚴禁施工梯等雜物擠壓不銹鋼飾面造成凹坑。
⑹嚴禁乳膠漆、油漆在施工時污染飾面。
篇3:油漆工程施工實施重點難點分析解決方案
油漆工程施工實施重點、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案
(一)重點及難點分析
1、油漆流掛
指物體的垂直表面上,部分油漆在重力作用下產生流掛。
原因分析
⑴油漆太稀,涂刷太厚或施工環境溫度過高,漆膜干燥太慢等就會出現流掛。
⑵漆料中含重質顏料過多,漆膜附著力差,稀釋劑揮發太快或太慢,影響漆膜干燥速度;物體表面不平整,或有油、水等污物,造成漆膜下垂。
2、開裂或裂紋
指由于面層油漆的擴張與底層不一致而使表面開裂。
原因分析
⑴在軟而有彈性的涂層上涂刷稠度大的油漆。
⑵在底層油漆干燥前即涂飾上一層油漆。
⑶干燥劑摻得過多。
⑷漆膜上沾有漿糊或膠水。
3、漆膜表面起霧
指在罩面漆或磁漆表面上有發白現象,有時伴有缺乏光澤現象。
原因分析
⑴在濕冷環境中涂刷油漆。
⑵在有蒸汽的潮濕環境中涂刷油漆。
⑶摩擦刷洗時的水被吸入涂層里。
⑷暴露在含有污染物質的空氣中時間過長。
(二)解決方案
1、油漆流掛
⑴選擇優良的漆料和揮發速度適當的稀釋劑。
⑵物體表面處理平整,無油污、水分。
⑶環境溫度應符合涂漆標準要求,涂飾均勻一致,可避免流掛下垂現象發生。
2、開裂或裂紋
⑴正確選擇油漆品種。
⑵達到規定的干燥時間后,再涂飾一層油漆。
⑶干燥劑應摻得適量。
⑷漆膜上沾有的漿糊或膠水應立即除去。
3、漆膜表面起霧
⑴避免在潮濕環境中涂刷油漆。
⑵在干燥環境中涂刷油漆。
⑶在涂刷前應檢驗被涂物的表面是否干燥,未干燥不應涂刷油漆。
⑷除去表面結晶沉淀物,用亞麻仁油和醋酸的等量混合劑擦涂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