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混凝土梁分項工程檢驗計劃
1 預應力鋼絞線
(1) 外觀檢查:表面不得帶有油污;不得有銹蝕,允許有輕微的浮銹;不得有裂紋、毛刺和其它損傷;開卷后的鋼絞線應自然伸直,Ⅱ級松弛鋼絲在弦長1m 時其弦與弧的最大自然矢高在不大于25 ㎜。
(2) 抽樣復試:每60t 為一檢驗批,從中任意抽取3 盤,每盤中抽取一根試件,本工程鋼絞線用量較少,隨機抽取3 根(每根長度0.9m) 復試檢驗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
( 3 )檢驗標準:應符合《預應力用鋼絞線》(GB/T5224-1995) 的規定,應檢查產品質量證書、出廠檢驗報告和復驗報告,幾何尺寸和力學性能標準見表6-1、6-2:
預應力鋼絞線幾何尺寸和偏差表6-1
鋼絞線 結構公稱直徑(mm)直徑允許 偏差(mm)公稱截面 面積(㎜2)理論重量(kg/m)中心鋼絲直徑加大不小于(%)
1×715.24+0.40 -0.20**91.1012.0
預應力鋼絞線力學性能 表6-2
強度等級(MPa) 破斷負荷(kN) 屈服負荷(kN) 伸長率(%) 1000h 松弛率,不大于(%)
Ⅰ級松弛Ⅱ級松弛
初始負荷(最大負荷比率%)
不小于70 80 70 80
1860 260.7 234.6 3.5 8.0 12 2.5 4.5
2 預應力錨具、夾具
(1)外觀檢查:本工程總共20 套,全數作外觀檢查,錨具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無裂縫,外觀檢查要逐個、逐片嚴格檢查;
(2) 抽樣復試:根據以往使用經驗決定不做硬度和靜載錨固能力檢驗,但應認真檢驗產品質量證明文件,檢查出廠檢驗報告中錨具效率系數,應符合強制性條文的規定;
(3) 檢驗標準:產品應符合《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00) 和《預應力錨具、夾具、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 的規定。錨具靜載錨固性能應同時滿足:ηa≥0.95、εapu≥20.%。應檢查產品質量證書、出廠檢驗報告。
3 預應力用金屬螺旋管
(1) 外觀檢查:其內外表面應清潔,無銹蝕,不應有油污、孔洞、凹陷和不規則的褶皺,咬口不應有開裂或脫扣。
(2) 抽樣復試:由于數量很少不作徑向剛度、抗滲漏性能的進場復驗,注意外觀檢驗,同時澆筑混凝土時注意通球檢驗滲漏并及時疏通。
(3) 檢驗標準:產品應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JG/T3013-94)的要求,應檢查產品質量證書、出廠檢驗報告和復驗報告,直徑允許偏差+0.5 ㎜、-0.0 ㎜,鋼帶厚度0.3 ㎜,允許偏差±0.01。
4 混凝土、水泥漿和外加劑
(1) 灌漿水泥應用主體結構所用水泥,因進場時已經復試且不超過三個月故不再復試。減水劑、膨脹劑等外加劑用量很少也不再做復試,關鍵不能使用對預應力鋼筋腐蝕,選用近期常用相同品牌和型號的外加劑;
(2) 混凝土澆筑時除正常留置的試塊外,還應當至少制作兩組同條件養護試塊。
5 主控項目(檢查數量均為全數檢查):
(1) 預應力鋼絞線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 構件兩端的預應力鋼絞線位置應對應,在構件內部不得互相纏繞;
(3) 施加預應力時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100%;
(4) 張拉工藝和控制參數必須符合施工方案的規定;預應力鋼絞線張拉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誤差在±6%以內;
(5) 張拉過程中鋼絞線發生斷裂或滑脫時,應分析原因重新張拉或更換斷裂的鋼絞線;
(6) 切割鋼絞線應用砂輪切割機切割;嚴禁在預應力鋼絞線進行電氣焊操作,不得用鋼絞線作為電焊機的地線;
(7)錨具保護層厚度均不應小于50 ㎜;;
(8) 封錨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封錨混凝土留置一組試塊。
6 一般項目(檢查數量均為全數檢查):
(1) 金屬螺旋管安放應保持平滑、順直,應確保最低點、最高點和反彎點準確符合設計要求,預應力筋定位的牢固程度;
(2)鋼絞線下料長度誤差不大于+10 ㎜、-0.00㎜;
(3) 鋼絞線穿束之前應檢查鋼絞線有無銹蝕、磨損和裂縫等缺陷;
(4)預應力鋼筋安裝誤差垂直不超過10 ㎜,水平不超過30 ㎜;預應力筋與錨板軸線誤差大于10 ㎜,預應力筋與錨板平面保持垂直;
(5)預應力筋錨固后內縮量不大于5 ㎜;
(6)切割后的鋼絞線外露長度不小于30 ㎜(自夾片外計算);
(7)孔道灌漿用的水泥漿泌水率不得超過3%,拌和后3h 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應在2h 內重新吸回;
(8) 孔道灌漿的水泥漿強度設計沒有要求,按混凝土梁的強度等級控制即C40。灌漿時每工作臺班留置一組(6 個試件)邊長為70.7mm 的立方體試件。
7 千斤頂與壓力表“一表一頂”的標定,由技術負責人向油泵操作工講解張拉力和油壓對應關系數據表,并進行操作指導。
8 其他非預應力鋼筋按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執行,本方案不再重復。
篇2:住宅結構設計之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
住宅結構設計之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
板是一種平面構件,主要承受各種作用產生的彎矩和剪力;梁在梁板結構中,一般為直線形(也有曲線形)構件,主要承受各種作用產生的彎矩和剪力,有時也承受扭矩。由梁和板組成的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如樓蓋、屋蓋、陽臺、雨篷和樓梯等,在建筑中應用十分廣泛。在特種結構中水池的頂板和底板、煙囪的板式基礎也都是梁板結構。
鋼筋混凝土樓蓋是建筑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6~12層的框架結構,樓蓋用鋼量占全部結構用鋼量的50%左右;對于混合結構,其用鋼量主要在樓蓋中。
因此,樓蓋結構選型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計算和構造的正確性,對建筑的安全使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鋼筋混凝土樓蓋按其施工方法可分為現澆式、裝配式和裝配整體式三種:
1.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整體剛性好,抗震性強,防水性能好,適用于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樓面,有振動要求的樓面,公共建筑的門廳部分,平面布置不規則的局部樓面(如劇院的耳光室),防水要求高的樓面(如衛生間、廚房等),高層建筑和抗震結構的樓面等。現澆梁板結構按樓板受力和支承條件的不同,又分為單向板肋式樓蓋,雙向板肋式樓蓋,雙重井式樓蓋和無梁樓蓋等。
2.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蓋。樓板采用預制構件,便于工業化生產,在多層民用建筑和多層工業廠房中得到廣泛應用,此種樓面因其整體性、抗震性及防水性能較差,而且不便于開設孔洞,故對高層建筑及有防水要求和開孔洞的樓蓋不宜采用。若在多層抗震設防的房屋使用,要按抗震規范采取加強措施。
3.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蓋:其整體性較裝配式好,又較現澆式節省支模。但這種樓蓋要進行混凝土二次澆灌,有時還需增加焊接工作量,故對施工進度和造價有不利影響。因此僅適用于荷載較大的多層工業廠房、高層民用建筑及有抗震設防要求的一些建筑。
篇3:預應力混凝土梁分項工程檢驗計劃
預應力混凝土梁分項工程檢驗計劃
1 預應力鋼絞線
(1) 外觀檢查:表面不得帶有油污;不得有銹蝕,允許有輕微的浮銹;不得有裂紋、毛刺和其它損傷;開卷后的鋼絞線應自然伸直,Ⅱ級松弛鋼絲在弦長1m 時其弦與弧的最大自然矢高在不大于25 ㎜。
(2) 抽樣復試:每60t 為一檢驗批,從中任意抽取3 盤,每盤中抽取一根試件,本工程鋼絞線用量較少,隨機抽取3 根(每根長度0.9m) 復試檢驗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
( 3 )檢驗標準:應符合《預應力用鋼絞線》(GB/T5224-1995) 的規定,應檢查產品質量證書、出廠檢驗報告和復驗報告,幾何尺寸和力學性能標準見表6-1、6-2:
預應力鋼絞線幾何尺寸和偏差表6-1
鋼絞線 結構公稱直徑(mm)直徑允許 偏差(mm)公稱截面 面積(㎜2)理論重量(kg/m)中心鋼絲直徑加大不小于(%)
1×715.24+0.40 -0.20**91.1012.0
預應力鋼絞線力學性能 表6-2
強度等級(MPa) 破斷負荷(kN) 屈服負荷(kN) 伸長率(%) 1000h 松弛率,不大于(%)
Ⅰ級松弛Ⅱ級松弛
初始負荷(最大負荷比率%)
不小于70 80 70 80
1860 260.7 234.6 3.5 8.0 12 2.5 4.5
2 預應力錨具、夾具
(1)外觀檢查:本工程總共20 套,全數作外觀檢查,錨具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無裂縫,外觀檢查要逐個、逐片嚴格檢查;
(2) 抽樣復試:根據以往使用經驗決定不做硬度和靜載錨固能力檢驗,但應認真檢驗產品質量證明文件,檢查出廠檢驗報告中錨具效率系數,應符合強制性條文的規定;
(3) 檢驗標準:產品應符合《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00) 和《預應力錨具、夾具、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 的規定。錨具靜載錨固性能應同時滿足:ηa≥0.95、εapu≥20.%。應檢查產品質量證書、出廠檢驗報告。
3 預應力用金屬螺旋管
(1) 外觀檢查:其內外表面應清潔,無銹蝕,不應有油污、孔洞、凹陷和不規則的褶皺,咬口不應有開裂或脫扣。
(2) 抽樣復試:由于數量很少不作徑向剛度、抗滲漏性能的進場復驗,注意外觀檢驗,同時澆筑混凝土時注意通球檢驗滲漏并及時疏通。
(3) 檢驗標準:產品應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JG/T3013-94)的要求,應檢查產品質量證書、出廠檢驗報告和復驗報告,直徑允許偏差+0.5 ㎜、-0.0 ㎜,鋼帶厚度0.3 ㎜,允許偏差±0.01。
4 混凝土、水泥漿和外加劑
(1) 灌漿水泥應用主體結構所用水泥,因進場時已經復試且不超過三個月故不再復試。減水劑、膨脹劑等外加劑用量很少也不再做復試,關鍵不能使用對預應力鋼筋腐蝕,選用近期常用相同品牌和型號的外加劑;
(2) 混凝土澆筑時除正常留置的試塊外,還應當至少制作兩組同條件養護試塊。
5 主控項目(檢查數量均為全數檢查):
(1) 預應力鋼絞線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 構件兩端的預應力鋼絞線位置應對應,在構件內部不得互相纏繞;
(3) 施加預應力時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100%;
(4) 張拉工藝和控制參數必須符合施工方案的規定;預應力鋼絞線張拉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誤差在±6%以內;
(5) 張拉過程中鋼絞線發生斷裂或滑脫時,應分析原因重新張拉或更換斷裂的鋼絞線;
(6) 切割鋼絞線應用砂輪切割機切割;嚴禁在預應力鋼絞線進行電氣焊操作,不得用鋼絞線作為電焊機的地線;
(7)錨具保護層厚度均不應小于50 ㎜;;
(8) 封錨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封錨混凝土留置一組試塊。
6 一般項目(檢查數量均為全數檢查):
(1) 金屬螺旋管安放應保持平滑、順直,應確保最低點、最高點和反彎點準確符合設計要求,預應力筋定位的牢固程度;
(2)鋼絞線下料長度誤差不大于+10 ㎜、-0.00㎜;
(3) 鋼絞線穿束之前應檢查鋼絞線有無銹蝕、磨損和裂縫等缺陷;
(4)預應力鋼筋安裝誤差垂直不超過10 ㎜,水平不超過30 ㎜;預應力筋與錨板軸線誤差大于10 ㎜,預應力筋與錨板平面保持垂直;
(5)預應力筋錨固后內縮量不大于5 ㎜;
(6)切割后的鋼絞線外露長度不小于30 ㎜(自夾片外計算);
(7)孔道灌漿用的水泥漿泌水率不得超過3%,拌和后3h 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應在2h 內重新吸回;
(8) 孔道灌漿的水泥漿強度設計沒有要求,按混凝土梁的強度等級控制即C40。灌漿時每工作臺班留置一組(6 個試件)邊長為70.7mm 的立方體試件。
7 千斤頂與壓力表“一表一頂”的標定,由技術負責人向油泵操作工講解張拉力和油壓對應關系數據表,并進行操作指導。
8 其他非預應力鋼筋按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執行,本方案不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