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專項施工方案
一、測量控制方法
施工測量控制工作有其特別的系統嚴密性、連續性及準確性。在操作過程中,成立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的專業測量組,認真鉆研圖紙,從每個點、每條線開始,扎實控制好局部的標準精度,再進而組織好全局的施測工作,提高施測精度和施測效率。測量放樣前,認真作好內業準備工作,校正儀器設備,擬定施測方案。現場精心操作,對不符合精度的測量成果必須復測,決不馬虎了事。
利用設計勘測部門提供的導線點為控制點,沿道路主線走向布設復合導線。工程開工前,對由監理工程師負責提供的工程范圍區內有關三角網點、水準網點和中級控制樁點等基本數據的測量資料做好交接手續,在收到基本測量資料后應對其提供的控制樁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結果向監理工程師進行匯報。當所復測的平面控制樁、高程點滿足規范及施工要求時,以復測后的平面導線控制樁作為總體控制的首級控制,然后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布設施工測量控制網。控制網點的坐標值必須與所交平面控制導線點的坐標一致,所做的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網點均保證穩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結束。
主要采用的儀器設置及工具為: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水準尺、鋼尺、錘球、花桿等。
1、平面測量控制
(1)復核所移交控制點是否有誤。
(2)利用控制點放出道路中心線上的施工控制點,直線部分50米一點,曲線部分除圓點、圓緩點外每20米一點。
(3)各施工控制點護樁。護樁測定后,用砼固定,以備道路施工、管線施工時使用。曲線施工時按切距法放點。
(4)管線及井位的測定:利用上述平面控制網,確定管線的中心線。對于曲線段以5米為間距,測設中心線控制樁。井位根據相應里程樁,在中心點上打出橫斷面線,在井位兩側定好方向樁。由縱向中心線與橫斷面方向線即可交出井位中心點。有了若干個井位標準點,附近上下游的井位還可用在中線上測距確定井位。
(5)路面控制:一般每10m在鋪筑基層的平面四角釘高程樁,中間拉線控制。高程標志樁設在施工不易破壞的位置即可。
2、高程測量控制
按道路走向布設附合水準線路,按照三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施測。施工時設立的臨時水準點,其高程偏差不得超過±10√L(mm)。
測量精度均按照國家現行標準規定的要求辦理?;鶞庶c的放樣需里程樁號與坐標雙控,以坐標為主。
3、放樣測量
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放樣測量,具體實施過程為根據線路要素點的坐標值,計算出所需放樣的樁位坐標,然后在平面控制點上支設全站儀,后視另一控制點,將測站點,后視點,放樣點的坐標數據輸入全站儀,利用全站儀的坐標放樣功能放樣所需樁位。
4、測量管理工作
開工前反復熟悉圖紙,復核施工圖中的里程樁號、曲線要素及相關結構的平面尺寸、高程數據。
施工現場必須堅持數據對算,施測點位必須復測。項目部放樣點位上報監理工程師,經監理測量工程師復核合格可投入使用。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點堅持經常復測,進行坐標及水準點高程平差。
放線:根據初設批復文件中有關路線中心線的規定施放,落實規劃樁位與路線中心線關系及引用的水準點,對設計勘察部門所提供的水準點進行封閉校核,檢查無誤后方可引測。
補測和加固樁志:對建設單位所交付的路線中線位置樁,三角網基點樁,水準基點樁等及測量資料進行檢查、核對,如發現樁志不足,不穩妥,被移動或不符合要求時要自行補測,加固、移設或重新測校。在施工時還需補充所需要的路線中心樁,測定結構物中心線和基礎樁位置,補充施工需要的水準點,測定并檢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高程,及其它施工測量。
強化質量意識,精心施工,堅持測量復核制度,是加強測量管理及技術工藝管理,嚴格控制測量施工中的偏差的重要保證。
二、測量技術保證措施
1、全站儀工作狀態應滿足豎盤垂直、水平度盤水平;目鏡上下轉動時,視準軸形成的視準面必須是一個豎直平面。
2、水準儀工作狀態應滿足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3、用鋼尺工作應進行鋼尺鑒定誤差、溫度測定誤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線誤差、鋼尺傾斜誤差、拉力不均勻誤差、鋼尺對準誤差、讀數誤差等,采取多次往返測量。
4、所有測量計算值均立表,并有計算人、復核人簽字。
5、使用全站儀應進行加常數、乘常數、溫差修改值的修正。
6、在儀器操作上,測站與后視方向應用控制網點,避免轉站而造成積累誤差。所有儀器操作均要進行換手復測。
7、在定點測量時應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
8、對易產生位移的控制點,使用前應進行校核。
9、經常對控制點校核,避免因季節變化而引起的誤差。每次下雨后要及時對地面的控制點進行校核。
10、嚴格控制操作規程進行現場的測量定位和放樣。
一、測量準備工作及方案
(一)人員配備
由于本工程具有工程項目多施工工藝復雜的特點,我項目部特組建一支測量隊,測量隊分為3組,特設測量隊長1名,組員10人。
(二)測量執行依據
《城市測量規范》、《工程測量規范》、《施工測量技術方案》。
(三)測量儀器及設備配備
本工程施工測量擬配備如下測量設備及配套設施:
1、全站儀及配套配套棱鏡三套。
2、自動安平水準儀6臺及5米雙面區格鋁質水準尺6把。
3、J2經緯儀6臺。
4、電子經緯儀4臺
5、臺式計算機3臺。
6、50米送檢鋼尺6把。
7、CASIOf*-5800P計算器各6臺、f*-4500P計算器各6臺。
8、對講機12臺套。
9、5米卷尺40把。
四、技術方案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其施工測量及原型觀測遵循:控制測量、
細部放樣、竣工測量的測量流程進行。
根據設計院提供的測量控制點,按照使用方便、通視條件好和點位固定可靠的原則警備路橋四周布設合適測量閉合導線,控制點可布設成平面和高程共用點。
控制點水平角觀測采用徠卡全站儀觀測一個測回,邊長均往返各一測回、每測回四次讀數,改平用的垂直角觀測一個測回,當采用三角高程時,垂直角對向觀測各一測回,儀器高、標高量至mm。觀測邊長在計算前均進行加、乘常數及傾斜改正,各項觀測值的各項限差均應滿足《規范》要求。
高程控制與平面控制為二合一點,采用索佳自動安平水準儀及5米雙面區格鋁質水準尺進行施測,觀測精度按相關測量《規范》執行。
每次進行測量觀測前,先對儀器的性能進行檢測,使儀器能在良好狀態下有效的工作。
控制點的計算成果作為細部放樣的基準點,應做好資料的提交和點位的保護。
控制加密前,首先按照先復核后利用的原則與監理共同檢測已知控制點精度,并復核其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
施工期間,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必要時可進行二級圖根加密,加密控制點的精度應滿足工程施工對控制測量的要求。
(一)控制測量
我部對設計院提供的控制點(包括平面和高程兩部分)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結果提交業主、監理,經確認后,結合本站的地面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加密控制測量、施工測量。
1、控制點復測
根據業主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點、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我部對設計院提供的控制點進行平面及高程復測。
對于平面控制測量,應滿足以下下條件:
(1)外業水平角觀測,Ⅱ級全站儀不少于一測回;
(2)導線方位角閉合差不超過±10″n1/2;
(3)往返測距一測回,同一邊長往返互差不超過±10mm;
(4)導線相對閉合差少于1/3000。
2、高程測量應不低于以下精度指標要求:
(1)外業采用往返觀測;
(2)閉合差少于±20L1/2mm;
觀測數據超限時,重測整個測回;重測又超限時,應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重新觀測。
3、控制點加密測量
(1)為滿足施工測量放線,進行了加密控制測量。加密控制測量在既有的已知控制點下進行加密,作業精度要求不低于《規范》的精度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本工程采用徠卡全站儀作業精度可滿足規范要求。
(2)本高程加密測量是為滿足橋梁和道路施工要求而進行的,應先對高程進行檢測,對其高程值確認后方可進行,可按普通水準作業要求而進行,往返高差閉合差應不超過±20L1/2Km。高程測量采用索佳自動安平水準儀及5米雙面區格鋁質水準尺進行施測,施測方法為:后→前→前→后,其作業精度按相關測量《規范》執行。
所有加密控制點須報業主、監理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排水工程、道路工程:
1、排水工程測量:由于本工程工設計有多條雨、污水管線,為了區分第條管線位置,所以我項目部采用幾種不同顏色旗幟進行實地現場放樣,經業主、設計院、監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
(二)臨時設施放樣
本工程的臨時設施包括基坑、施工道路和生活臨時設施等。在施工的過程中,根據設計圖紙和工程的實際需要,進行臨時設施的實地放樣,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放樣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放樣。
(三)竣工測量
工程竣工后,根據合同的規定和設計的要求,進行工程的竣工測量并提交相應的測量資料。
篇2: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一、評價內容:一至三年級所學測量知識
1、讓學生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測量一些日常生活或學習用品(如課桌、書本、鉛筆等)的長、寬或高。
2、測量教室、操場的長、寬等。
二、評價辦法:
評定采用等級制,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沒有達到“合格”標準的學生如果有重做愿望,可以為其提供第二次機會,讓其補測。
教師提供3~6個測量題目,讓學生從中抽取1題,然后按完成情況給出等級評定(第2題可以2人一組合作完成)。
三、評價標準:
優秀:能一次正確完成,方法合理,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表述清楚。
良好:能一次基本正確完成,方法基本合理,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能用語言基本表達清楚。
合格:能基本完成,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能用自己的語言基本表達清楚。
不合格:不能正確完成,讀數錯誤,表述不清。
**局小教研
篇3: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一、評價內容:一至三年級所學測量知識
1、讓學生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測量一些日常生活或學習用品(如課桌、書本、鉛筆等)的長、寬或高。
2、測量教室、操場的長、寬等。
二、評價辦法:
1、評委到被測學校后由該校領導抽取一個班的同學全部參加較短物體的檢測,較長物體的檢測由評委指定3位同學一組,小組合作完成。
2、較短的物體由檢測人員準備,每生一份,學生在表中自行填寫數據和單位名稱,誤差允許±2毫米。測評時先填好學校班級姓名和被測物體,實際測量時間為1分半。
3、較長的物體由評委指定的三位同學一組,小組合作完成,先估
測,匯報估測結果(以米為單位),然后學生再實際測量,以匯報準確測量結果記錄成績,要求精確到分米,10米左右的,誤差±1分米,20米左右的,誤差±2分米,依此類推。
三、評價標準
評價采用等級制,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沒有達到“優秀”標準的學生如果有重測愿望,可以為其提供第二次機會,讓其補測。
優秀: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方法合理(測較長的物體時尺抻直,與被測物體平行),能用恰當的單位表示,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良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方法基本合理,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合格:能夠完成測評內容,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能用自己的語言基本表達清楚。
不合格:不能正確完成,讀數錯誤,表述不清。
ZZ教育局小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