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學樓緊急疏散預案
教學樓是人員非常集中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災難事件,疏散不及或火災及其煙氣蔓延,容易很快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值班人員在察覺災難跡象后,要立即采取疏散行動。
1、責任人:安全主管、門衛值班員。
2、責任人職責
(1)責任人要熟悉防范措施和器材位置及使用。
(2)責任人要熟悉緊急疏散路線,并組織好緊急疏散。
(3)責任人要保證疏散通道的暢通。
(4)責任人及時發現和排除區內的安全隱患。
(5)責任人要將隱患、問題和困難在第一時間及時上報有關領導。
3、教學樓緊急事故應對措施
(1)責任人在察覺核實災難事件后,要立即啟動緊急疏散預案。
(2)迅速將事故信息向主管報告。同時報110、119、120等請求援助。
4、實施方案
(1)當樓內發生險情時,值班人員要馬上趕到打鈴器處,設置不間斷長鈴聲向全樓人員報警。
(2)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停止上課,辦公人員停止工作,保持鎮靜,告知樓內人員不要慌亂。同時迅速打開所有安全通道出口大門(開門鑰匙要隨身攜帶或放在醒目容易取的地方)。
(3)值班人員和責任人立即自覺奔赴所有通道負責指揮樓內人員的疏散撤離并保持撤離秩序,防止因擁擠引發踩踏事件。
(4)查看人員是否撤離到遠離事故發生點的安全區域,待樓內人員疏散撤離完畢后方可撤離現場。
5、疏散、撤離方式
(1)聽到報警長鈴聲后,教室的師生要快速從教室前、后門跑出,從最近的樓梯或走廊樓梯按兩路縱隊迅速跑下樓梯,撤離到安全空曠地帶。
(2)如果必須穿過煙霧逃生時,應盡量利用身邊水杯里的水浸濕紙巾、手絹等捂住口鼻,身體貼近地面順墻,快速有序地從教室的前后門出來,沿最近的樓梯迅速地逃向遠離煙火的安全出口。
6、事故的善后處理
(1)及時關閉、切斷電源,防止災后滋生其它災害。
(2)協助有關部門對已撤離事故現場的受傷師生進行自救或送醫院搶救。
(3)事故處理完畢后,注意保護好現場,等待上級主管部門勘查。
(4)進行自查自糾,吸取經驗教訓,防止發生責任事故。
公共場所安全事故:110報警,
火災:119火警臺。
受傷、急救等:120急救中心
自來水急修***629713
陜西省天燃氣搶修號碼96777
交通事故報警122
動力中心總配電室**45
動力中心電工值班室(南)**237
動力中心水工值班室(南)**89
動力中心電工值班室(北)***079
動力中心水暖值班室(北)*
動力中心水暖值班室(北)***
附:科研樓、南5、7行政辦公樓各單位聯系電話
駐北校區科研樓各單位聯系電話
物業管理中心制表
篇2:小學安全事故緊急疏散預案
> 小學安全事故緊急疏散預案(4)學生利益高于一切,師生安全重于泰山。為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防止師生傷亡,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學生在校期間,如遇有突發天災、大火、房屋沉陷、倒塌等安全事故,須緊急疏散,特制定緊急情況安全疏散應急預案。
一、安全領導組成員各守崗位;
組 長:z(校長)
副組長:z(副校長)
成 員:(一至六年級班主任)z
二、各班隨堂上課教師或班主任,任各班應急指揮。迅速組織學生行動,離開到達安全地帶--學校操場等空曠地帶。
三、緊急疏散路線及順序基本按課間操的路線以及順序,要求必須行動迅速、安靜、不慌張、有秩序。
四、集合地點為學校操場上空曠地帶或直接撤離到校外。
五、門衛責任: 1、迅速檢查學校大門開關是否暢通。
2、及時開門讓師生外出到安全地帶或外來救援人員進校。
3、嚴防不法分子乘機進出學校從事破壞活動。
六、體衛教師:
1、平時備好“應急藥箱”,定期檢查藥物。
2、在突發事件中,協助領導組工作,隨時治病救人。 安全是穩定的基礎,全體教職員工要全力以赴做好安全工作,有效防止應急事故的發生,但不管發生什么事故,班主任及上課教師要沖在前面,班干部要沖在前面,頭腦要冷靜,要有效地保護受災、受困同學,全力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調查及善后工作,盡量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事故面前,在師生的生命和國家的財產受到威脅的時候,人人都有責任為救災工作做出最大努力。
篇3:小學校園突發事件緊急疏散預案
小學校園突發事件緊急疏散預案
為了進一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強化師生安全教育,提高師生防范自救能力和學校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特制定本緊急疏散演練預案。
一、演練目的
針對學校教學樓發生突發性事件的情況下,讓全校師生熟悉教學樓逃生路線,以達到有序、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疏散,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通過緊急疏散演習,讓學生學到安全防護知識,達到有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目的,提高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二、演練組織領導小組
組 長:zz 組 員:全體老師
三、工作小組
1、指揮組 組長:zz
職責:總指揮、制定預案、發出信號、活動總結;
演練信號:演練開始疏散信號以緊急集合哨音、廣播或校園廣播系統的報警鈴為準。
廣播室播送:全體師生請注意,學校突發緊急事故,請所有同學在現場老師的指引下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撤離過程中,請注意聽從老師的引導指揮。(廣播員播送兩遍)
2、樓道疏散安全護導組
職責:確保學生安全、迅速到達地點。
具體安排:
地點 教學樓左樓梯 教學樓右樓梯 備注
一層 緊靠樓梯口的科任老師 緊靠樓梯口的科任老師 方向坐標
職責:(1)在演練前預先站定,疏導學生有序下樓梯。
(2)在演練中,針對所在區域的疏散情況,尋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3)在所在區域,承擔保護學生、防止踩踏事件發生;處置緊急事件。
3、救護組
組長:zz
組員:z
職責:現場救護,聽到信號后第一時間到達升旗臺前集合,帶好醫藥箱。
4、攝影:zz
職責:演練現場攝影,資料留存。
5、記時:zz
職責:備好秒表,演練開始后,現場記時并報告總指揮。
四、演練時間
每月第一周周五上午第三節課為必備常規演練時間。周五前為各班自行依據疏散演練方案開展演練熟練階段。
五、疏散要求
1、按校園突發事件緊急疏散方案有序地進行疏散。各班主任在演練前,把有關目的、要求必須預告學生,以免造成混亂。同時,要認真開展專題教育,給學生教授逃生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等,真正使活動收到實效。
2、各班級在疏散過程中,班主任總負責(正副班主任要協調分工負責),另必須確定兩名能力強的學生為緊急疏散小隊長,一名在隊前,一名在隊后,協助班主任指揮班級疏散,控制速度,快而不亂。
3、演練前各班先將班級的前后門打開,保持通道暢通,各班要確定離門較近的學生負責。學生離開教室要以中間排劃分,前后排學生就近跑出教室門,邊排隊邊撤離,但班級與班級之間必須嚴格按序行進,不得互相擁擠,爭先恐后,不得亂跑。
4、全體師生在操場上集中,到達集合地點后,清點人數。
5、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執行演練方案,確保演練效果。
六、學生疏散路線
1、疏散路線:
(1)警報拉響,各班同學迅速從前后門出教室,依據路線疏散。
(2)教學樓左樓梯分成兩部分。四樓樓層的班級順著樓梯扶手成兩路縱隊向操場疏散,強調不得越位。二樓、三樓樓層的班級緊挨靠墻成兩路縱隊向操場疏散,強調不得越位。(也就是在教學樓左樓梯里,共有四路縱隊疏散行進。)
(3)教學樓右樓梯較窄,安排兩路縱隊疏散行進。
(4)疏散路線安排:
2、集結的位置與要求:
學生撤離教學樓后應迅速到操場集結,具體集結地點按照平時做操所站的中間位置集中靠攏排列隊伍、抱頭下蹲。集結后班主任要認真核對人數,并及時將準確情況向指揮組匯報。
七、全校演練程序: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上午
10:30前,班主任到班級,進行演練前的組織教育;各工作小組人員到位。
10:35 廣播指揮,演練即將開始,提醒各班注意聽信號。
10:40 緊急疏散信號長鳴,疏散開始。
10:45 全體人員到達集合地點,清點人數并逐級報告。
10:50 緊急疏散演練結束,各班回教室,班主任進行小結。
八、班級組織演練要領
1、今后每一位學生進出教學樓、教室的路線要以此次疏散演練的路線為依據,養成習慣,貫徹自然。
2、班級教室走廊、前后門、小組間距的過道必須保持通道暢通。
3、班級桌椅排數對半分。在進出教室時,桌椅靠前排(前三行)的同學走前門;桌椅靠后排(后四行)的同學走后門。
4、疏散演練時,縱隊前列的同學要走快些,縱隊前列的同學要走慢些;低層樓層的同學行進要快些,高層樓層的同學行進要慢些。做到緊湊有序、不慌不亂,杜絕插、擠、推、跳等現象的發生,避免在疏散時發生踩踏事件。
5、抓住演練的兩個環節:一練迅速有序出教室;二練迅速有序地按照學校制定的疏散路線從樓梯撤離。在本周二、三、四這三天時間里,各班班主任要取得副班主任的協助配合,每天抽出一節課共同把這兩個環節練好。
6、各班級教室桌椅擺放、教室的位置、學生實際都會有所差異,因此各班主任、科任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校制定的方案進行調整,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反饋給少隊部,以便作科學有效地調整,力求達到最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