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班學習體會
這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因為有幸在省級培訓班學到很多,三個星期的講座很豐富,我滿懷欣喜的迎接每個講座,專家的精彩講座引領我尊重孩子,走進幼兒的心靈,促進我關注師幼互動,反思活動的策略。每個星期參觀的幼兒園各有特色,環境特色、教學特色、科研特色都吸引我細細品味,搜尋姐妹園創意的過程中我也收獲很多。
一、有感于教學的策略
俞老師關于《意義、價值——談有效教學設計策略》的講座讓我反思教學的意義,她說“效果不等于意義”,《老鼠嫁女兒》從傳統的教材的說道理中換幼兒的角度尋找新的主題——“一個管一個找個人強項”,這樣的教育更符合孩子自我肯定的需要。《小烏龜看爺爺》從一個簡單的畫面中不斷追問幼兒——小小青蘋果,小鳥飛來了,大鳥飛來了,它來干什么?順勢提出問題要不要給它們吃?這個兩難問題促進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給與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促進了幼兒的多元發展。所以,我也反思教學要從更多的關注知識向多元智能的發展轉變。
陳宴老師的講座《讓孩子的歌聲更美好》,用具體生動的教學實例向我們進行了經驗介紹,簡單的圖譜有效的幫助孩子理解了歌詞,童趣的動作來很好的輔助教師完成了教學,她善于用不同的策略處理不同風格的歌曲。如《小茶壺》用猜謎、游戲等方法進行,《小兔跳跳跳》則用故事情境進行教學,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特級教師“教而無痕”的策略值得我們不斷學習。不同風格的歌曲需要改變策略,情趣歌唱教學的有效組織應該讓孩子輕松愉快的學唱歌曲,教師要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演、多變的教法來引領孩子,凸顯“情”感。要抓音樂作品的情、教師的情、幼兒的情,從“趣”出發進行選材,做孩子和教師真正喜歡的歌唱活動。
再次學習王秀萍的經驗音樂教學,讓我對音樂欣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拿到一個音樂作品,我們要分析音樂形象,做音樂經驗的還原,用幼兒喜歡的音樂參照物進行音樂轉換,可以轉換成故事、動作、圖譜等,翻譯后的音樂符號應該和音樂很好的匹配,讓幼兒主動的學習和表現,要避免死教——不要死教歌詞、不要死教動作、不要死教游戲、不要死教節奏型、不要死教圖譜。所以用王老師的話說,教學過程就是策略使用的過程,讓幼兒帶著任務去學習。
二、有感于幼兒的需要
朱老師給我們帶來《幼兒的矛盾與沖突》,讓我們回憶自己遇到的一個沖突,進行交流,分析教師在解決問題中的角色。我們懂得沖突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孩子,不要只做消防員,要讓孩子學習懂道理。處理矛盾沖突的過程要尋找矛盾背后的問題,做幼兒情感的關懷者,讓孩子從小學會發現和熟悉自己的情緒世界,讓幼兒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李老師的講座《當代精神分析對象關系學說》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孩子的焦慮需要成人及時的安撫,孩子往往需要依附于身邊的成人形成理想的自我對象,強化自我價值感,也是我今后研究孩子家庭教育,做好家長工作的一個新方向。李老師提出“集體”很重要,老師最大的能耐就是把集體帶好!這對我帶好班級,關注每個孩子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張壽松教授給我們看了視頻《如何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我的心被深深感動,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生活,不同的生活造就了孩子不一樣的個性和行為,特殊的經歷給孩子可能造成孩子的問題心理,需要我們關注關懷,但是教師不帶著真誠走進孩子,就無法打開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做孩子的貴人,是教師的一種至高榮耀,是教育的登峰造極。
三、有感于幼兒園的特色
在幾所www.dewk.cn幼兒園的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園所特色發展和文化積淀的緊密關系,如蓓蕾幼兒園的科學活動課題研究和成果、紅櫻幼兒園的游戲特色“給孩子一所好玩的幼兒園”,賈家弄幼兒園的健康特色和系列活動的開展,都在不斷的研究中發展,促進了幼兒園發展的同時也很好的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幾個幼兒園給我們展示特色環境的同時,也有豐富的區角活動,多種材料的展示和巧妙的游戲設計讓我們拓展了思路;幼兒園的優秀教師認真準備,向我們展示了特色教學活動,如科學《旋轉彩片》、《橡皮筋小船》讓孩子學做科學小游戲,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體育《小雞快跑》、《炒青菜》的活動中,孩子們投入游戲情境中和老師快樂的運動。特色園長和優秀教師給我們做的小講座和互動很好的闡述了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思路和收獲。
幼兒園的特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了,是深厚基礎上研究智慧和特色經驗的展示。尤其在楊蓉的講座中,看到她們幼兒園的合唱活動,孩子的精彩表演、教師的特色展示,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她們幼兒園特色活動中師幼特色能力的提升,所以說“特色成就品牌”。但學校發展不能為了特色而特色,“文化”是品牌的核心,應該滲入“特色”,發展學校特色的終極是為了孩子的自然成長,所以辦園特色的確定需要準確的自身定位。
在為期三周的學習中,我深深有感于教師的幸福——浙江大學徐青教授給我們進行《幸福是什么》的講座中,介紹了中西方多種關于“幸福”的哲學探討,他說幸福是情感的喚醒,人的發展每一個階段可以理解成整體的一個部分,給人生旅途提供一份地圖,標記著主要的人生里程碑和轉折點。我想,這是我回顧自己為人師歷程的一次很好梳理,人的幸福是基于整個旅程而言的,為了今后更多的幸福,還要工作著,就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篇2:E大學師范學院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管理辦法
E大學師范學院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及管理辦法
一、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適應高等教育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加快我院師資隊伍建設,調動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教改、教研科研的積極性,促進學院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全面提高教學、科研水平,更好地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本原則:
1、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的原則。
2、以教學為中心,教學與科研與學科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3、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寧缺勿濫的原則。
4、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二、評選范圍和條件
第三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范圍為學院學科教學、科研第一線(含雙肩挑)在職教師和科研人員。
第四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選拔條件:
(一)、學科帶頭人條件:
1、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
2、治學嚴謹,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和職業道德。
3、具有副高(含副高)以上的專業技術職務或博士學位。
4、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55周歲。
5、教學或科研工作量達到規定要求:教學周學時原則上不低于8節,系部負責人原則上不低于4節,科研人員一般要求承擔上述規定學時的1/2。教學效果或取得的科研成績良好,教學質量(科研水平)評價名列本單位前20%。
6、在學科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取得顯著成績。
7、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主持州、校(指E大學,下同)級及以上項目(課題)或對國民經濟與社會及科技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項目一項,按進度進行并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果或通過鑒定。
(2)科研、教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的主要成員(排名在前三位)或州(校)級科研成果一、二等獎主要成員(排名在前二位)。
(3)以第一作者入選SCI、EI、ISTP、SSCI論文一篇,或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兩篇,或出版學術專著一部。
(4)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主要成員(排名分別在前二位)或州(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主要成員(排名分別在前二位)。
(二)、骨干教師條件:
1、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
2、治學嚴謹,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和職業道德。
3、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碩士及以上學位。
4、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50周歲。
5、教學或科研工作量達到規定要求:教學周學時原則上不低于10節,系部負責人原則上不低于6節,科研人員一般要求承擔上述規定學時的1/2。教學效果或取得的科研成績良好,教學質量(科研水平)評價名列本單位前30%。
6、在學科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7、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主持院級教研、科研項目(課題)一項及以上或參與州(校)級教研、科研項目(課題)一項及以上。
(2)在省級以上正式出版的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相關論文兩篇及以上。
(3)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獲學院二等獎以上或獲州級以上獎勵。
三、評選辦法及程序
第五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三年評選一次。評選名額:學科帶頭人為在職教師(科研人員)總數的2-6%;骨干教師為在職專任教師(科研人員)總數的25-35%。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任期三年,均可連評連任。評選時間一般為9月下旬。
第六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采取差額推薦的選拔方式產生;學科帶頭人落選者可參加骨干教師的評選。
第七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選拔程序:
1、符合有關條件的教師向所在單位申報并填寫《E大學師范學院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申報表》,由所在單位簽署推薦意見,確定初選名單報人事處。
2、人事處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對初選名單進行審核,并予公示。
3、初審合格名單公示后,提交院學術委員會,由校學術委員會組織評審,評審采取票決制,得票過半數者,按得票多少當選。
4、院長辦公會議審定后發文公布。
四、職責及管理
第八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職責。
(一)、學科帶頭人職責:
評為學科帶頭人后三年中,必須全面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教學工作量飽滿,主持科學研究工作,發表論文論著,指導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或教學改革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1、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每年作學術報告一次。
2、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或出版學術專著1部及以上。
3、在下列五條要求中至少達到三條:
(1)主持省部級項目或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科技發展有較大影響的科研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或獲得州級以上科研成果獎。
(2)教學成果顯著,獲得州級以上獎勵,或教學效果優秀,教學水平高,并起到示范作用,教學業績突出。
(3)在學科與專業建設中發揮帶頭作用,指導本學科成員的業務,并在培養學科隊伍,提高學科隊伍的整體水平,推進學科和專業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4)負責新專業的申報,或省、州(校)級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的創建。
(5)全面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指導大學生的學科競賽和各類專業實踐活動,并取得顯著成績。
(二)、骨干教師職責:
評為學科骨干教師后三年中,必須全面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教學工作量飽滿,主持科學研究工作,發表論文
論著,指導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或教學改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任期內作學術報告一次。
2、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
3、在下列五條要求中至少達到三條:
(1)主持院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完成年度計劃。
(2)教學成果顯著,獲得校級以上獎項,或教學效果優秀,教學水平高,教學業績突出。
(3)主持本專業的校級重點課程建設或其他教學改革項目。
(4)負責新專業的申報,或院級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的創建。
(5)全面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指導大學生的學科競賽和各類專業實踐活動,并取得顯著的成績。
第九條學院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實行備案管理,由組織人事處建立專門檔案。
第十條學院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履行職責情況進行一次專門檢查和評價。
第十一條學院結合年度考核,對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進行中期檢查和評價。
第十二條根據檢查和評價結果,對不能或不能全面履行職責的,視情況給予警示、降級、取消資格處理;對能很好履行職責,成績顯著者,予以表揚,業績特別突出并符合相關條件的,予以升級或在下一輪評選中予以優先。
五、待遇及相關政策
第十三條學科帶頭人享受學院學科帶頭人特殊津貼:300元/月,學院按月直接核發,每年按十個月計算。
第十四條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年享有科研課題(項目)經費資助,標準:學科帶頭人:2000元;骨干教師:1000元。具體辦法按學院科研課題、項目經費管理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學科帶頭人每年、骨干教師任期內可外出參加學術會議一次(時間在10日以內),具體辦法,按學院參加學術會議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為保證評選工作的公正和公平,學術委員會成員本人為申報對象的,原則上應予回避。
六、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組織人事處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E大學師范學院
二〇**年*月*日
篇3:Z中學校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評定辦法
Z中學關于校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評定辦法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使我校進快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特制定本辦法:
一、評選對象和期限
1、全校在職教師。
2、已評為市骨干教師的人員不再參加校骨干教師的評選,已獲得校骨干教師稱號的教師不再參加同級稱號教師的評選。
3、期限:每兩年評選一次。
二、評選基本條件:(同時具備)
骨干教師的評選細則:
(一)基本要求
1、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參評教師必須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3、參評教師必須具備中學一級教師以上職稱履行職責一年以上。
4、課堂教育教學能力考核須達到“優秀”以上。
5、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近五年來至少有一次考核優秀。
6、學生滿意度較高。
7、現職中層干部必須符合專任教師滿工作量的條件下,方可參加校骨干教師的評選。
(二)教育工作
1、積極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校各部門的管理工作,近三年一直擔任班主任或團(隊)輔導員或課外活動小組指導教師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3年以上。
2、具有較豐富的學生管理工作經驗,關心愛護學生,善于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想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言傳身教,注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高尚的師德、嚴謹的學風教育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取得過較明顯的教育實績。
(三)教學工作
1、從事本專業學科教學,教學工作量飽滿。近三年來,至少有一年在畢業班教學或進行過一輪循環教學。教育思想正確,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獨立理解課程標準,更新教學方法,并結合教學開展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學效果顯著。
2、校評優課競賽中獲一等獎或市評優課、教育教學基本功競賽等活動中獲三等以上獎勵,或獨立輔導的學生獲省三等以上獎勵。
(四)科研工作
1、參與市、校級及以上教學改革實驗或課題研究,并有研究計劃和階段總結(本人執筆)。
2、近三年內在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或教育教學經驗文章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為市級及以上刊物,任一級教師以來1篇);或在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論文評比(含教育年會)中獲三等獎及以上論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為二等獎,任一級教師以來獲市三等獎以上論文1篇以上)。
學科帶頭人的評選細則:
(一)基本要求
1.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實施素質教育、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推進教育現代化等各項工作中起積極帶頭作用,在本地區有一定的知名度。
2.參評教師應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
3.參評教師必須具備中學高級教師職稱并履行職責1年以上。
4.課堂教育教學能力考核須達到“優秀”等第。
5.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近三年來至少有一次考核優秀。
6.學生滿意度較高。
7、現職中層干部必須符合專任教師滿工作量的條件下,方可參加校學科帶頭人的評選。
(二)教育工作
1.積極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校各部門的管理工作,近三年一直擔任班主任或團隊輔導員、課外活動小組指導教師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2.具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關心愛護學生,善于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言傳身教,注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高尚的師德、嚴謹的學風教育、影響學生,培養學生具有健康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顯著的教育實績。
(三)教學工作
1.近三年以來一直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工作量飽滿,其中至少有一輪循環教學或在畢業班任教二年經歷。有較高的教學理論水平,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特色。
2.教育觀念先進,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課程建設能力,能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教學能力與水平高,教學效果顯著。
(四)科研工作
1.近三年來,參與市、校級及以上教學改革實驗或課題研究(應是課題組的主要成員,課題結題報告的執筆者),有階段性成果或已結題(須有本人的研究成果),并通過鑒定或在市級及以上正式刊物發表與課題有關的教育教學論文。
2.近三年來,在市級及以上正式刊物發表至少3篇以上教育教學論文(其中至少有2篇在省級及以上正式刊物上發表,任高級教師以來至少在市及以上刊物發表1篇);或在市級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論文評比中(含教育年會)獲二等獎及以上論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獲省三等獎以上,任高級教師以來至少有1篇獲市二等獎。)
三、評選考核內容和程序
(一)評選考核內容:
1、課堂教學能力考核。滿分為100分。
2、綜合評議。在師德表現和課堂教學能力考核的基礎上,結合參評人員的申報材料進行綜合評議。綜合評議標準按師德表現占10%,課堂教學能力考核成績占50%,其他材料占40%的比例進行評議。
(二)評選程序
1、個人申報。教師個人對照基本條件,自行申報。一般第一學期末申報,第二學期考核。
2、校考核領導小組評選。由學校分別對照基本條件,對參評教師所任教班級學生滿意度測評,并組織人員對參評
人員的師德表現、課堂教學能力考核進行綜合評議。
3、公示。
4、校長室審核批準,公布名單。
本辦法自教代會通過后,從20**年4月起執行。實施之日,原辦法不再執行。辦法的解釋權屬校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