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好學,尊重他人”德育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背景及目的:針對現代中學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大一部分學生貪吃好玩,惰性較強,沒理想、沒目標,同時不懂得尊重他人。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勤奮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懂得尊重他人。
二、活動準備:1、讓各小組收集有關“勤奮好學”的典故;2、讓同學收集身邊“不尊重他人”的事例;3、收集同學中的優秀作業及試卷;4、組織學習優秀的同學寫“學習經驗交流”發言稿;5、確定主持人及活動時間、地點。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地點:高二(1)班
活動時間:20**年10月26日
主持人:甲 王正夏 乙 李雪花
(二)、活動程序:主持人設問→同學交流,分組討論→總結反思
(三)、活動記錄:
甲:有一首歌叫勤奮,它美妙動聽,讓我心情愉悅。有一首詩叫尊重,它意蘊婉約,讓我回味無窮。從接受教育起,老師的教誨就在身邊--勤奮學習,尊重他人。我們清楚勤奮的內涵,我們收獲被尊重的甘甜!“勤奮好學,尊重他人”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乙:從中國古代到近代幾千年文明歷史上,多少仁人志士,因為勤奮學習而成才,并留下許多千古佳話,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等。首先,我為大家講一個《屈原洞中苦讀》的故事,屈原小的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甲: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而那些同學的成績如此優異又是因為什么呢?接下來讓我們聽聽成績優秀同學的學習方法吧!
(A同學:我覺得學習有目標是很重要的,那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撞來撞去。對自己的事情很有目標,玩的時候盡情的玩,學的時候我就能專心的學。每當我取得成績的時候,每當我能夠站在臺上領獎的時候我就心里很高興,因為我覺得我沒有給父母丟臉。但是爸爸對我說:笑在最后才是笑的最好。我知道我的成績還不值一提,我將用最大的力量最大的信心去取得最好的成績,同學們看我的吧!
B同學:魯迅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同學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讓我們用剩下的時間,勤奮讀書,勤思好問,讓我們把握手中的時間,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給父母一份滿意的答卷!)
乙:是啊,我們在學習中要做到:A頭腦聰明客觀存在B上課專心有目共睹C作業認真用心思考D課余勤奮學法自現
甲:學習要樹立好榜樣,那么他(她)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呢?
(展示若干份作業和試卷,分組討論,進行評價,然后與自己比較、總結、交流得出結論:
A字跡:書寫工整B做題:認真專心,仔細檢查C質量:速度快,效率高)
乙: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呢?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通過討論得出:A要有明確的目標信念,這樣學習就不會得過且過!B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使學習事半功倍!C勤奮好學是成功的關鍵,只有學貴有恒才能不斷進步!D抵擋誘惑,讓懶惰遠離我們的身邊!)
甲:“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一個集體往往靠一種相互支撐的尊重維系著成員之間的和諧與默契。尊重是一把火炬,在心靈與心靈之間傳遞著信任與愛;尊重是一把金鑰匙,能打開所有上鎖的靈魂,并驅使著自己為集體爭光添彩。
乙:前兩天某老師還沒有叫下課,就有些學生收拾好了東西并大聲說“下課了”。我聽了之后內心極為難過,一是為老師的認真教學得不到學生應有的尊重而難過,二是為這樣的事發生在我們的班上而難過。親愛的同學,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你要想他人尊重你,你就必須先尊重他人。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絕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自己待人的態度往往決定了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就像一個人站在鏡子前,你笑時,鏡子里的人也笑;你皺眉,鏡子里的人也皺眉;你對著鏡子大喊大叫,鏡子里的人也會沖著你大喊大叫。因此,我們要獲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只有做到尊重他人,自己才會受到他人的好評和尊重。
甲:下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不被別人尊重的感受。
(討論熱烈,紛紛表示要尊重他人)
乙:同學們,我們在與人交往溝通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否則,受損失的一定是你自己。作為一名學生,就是要認真上課,虛心聽取老師的講解,積累知識、增長才干,這樣才能把學習搞好。而要搞好學習,前提就是必須尊重老師。
四、活動后記:
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普遍認識到:雖然大家在學習方面成績有差異,但并不能說明誰行誰不行,只能說成績好的同學走在前面了,大家要向他(她)看齊,奮起直追。暫時落后的,說明學習方法要改進,學習要比以前更用功,向跑在前面的同學學習經驗,取長補短,每天進步1%,就是卓越、成功的開始!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肯用心,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的!只有真正學會尊重他人、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最終才不會使自己受到損失,勤奮是成功之母,尊重是自信之源...
宣傳口號:勤奮是成功之母,尊重是自信之源
篇2: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通過對以前老師的詢問,結合上周兩天的觀察,發現了本班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已進入初三,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紀律渙散,課堂各種姿勢。但也看到了這個班級的閃光點:心靈手巧,一點就通。同時,我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也了解了學生的心理:他們渴望有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文明優秀的班集體。
結合以上特點,我參考網絡內容擬寫了一首算是打油詩的《班級德育歌》,雖不高端大氣上檔次,但簡潔易記,也絕對是對癥下藥。內容如下:
容:穿戴樸素又大方,不攀不比不奇異。
言:講話文明有禮貌,見面主動問聲好。
行:坐立行勢要有禮,靜若處子動如兔。
課:專聽善記勤思考,發言討論要積極。
外:保持安靜勤讀書,預習復習做作業。
衛:勤洗勤換勤打掃,及時徹底并保持。
班會上,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我說:“一個人無論優秀與否,他都渴望優秀,他都渴望自己所在的集體優秀,就像你們在問卷所寫的那樣——
“我理想中的班級時上課氣氛活躍,課前“入室即靜”,同學相處和睦。”
“做什么事都能比別人好,成為其他班級的榜樣,班干部盡職盡責......”
“看到垃圾隨時撿起,不是各掃門前雪,而是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公正公平......”
老師看到這些,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班級的明天。”
我肯定了他們對優秀的渴望,激發了他們追求卓越的動力,接著提出要求:“只是,僅有追求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付諸行動,那樣目標才有實現的可能,對嗎?那么,就讓我們首先從自己的儀容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開始改變吧——”
(出示學習內容,朗讀學習)
其實,這些內容用兩個詞語就可以概括,即“懂禮”“守紀”,“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紀”是學生必須遵守的制度,懂禮、守紀,不僅可以成為一名文明的中學生,更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創造一個優秀的集體,能夠重回當初的“巔峰”。
篇3:德育主題班會發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德育主題班會發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什么是道德呢?首先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在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遵紀守法、潔身自好、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悠悠華夏,百家爭鳴,道德為大,道德為首。崇尚道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融4歲便懂謙禮之道。楊時程門立雪的尊師之舉,至今影響著莘莘學子。在淚水中仍然堅持的支教大學生徐本禹,用愛的火把照高了貴州邊村的未來,他們是普通人,我們也是普通人,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向他們學習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地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聽到這篇報道后,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嘶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只眼睛,無助地,黯然地望著一切,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荒謬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部分人的道德觀念卻極其淡薄,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顯得尤為重要。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我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要努力去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