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德育主題班會教案
高三(3)班z
教學目的:讓學生認識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自信者的表現,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活動與表演相結合。
教學教具:漫畫“自卑、自信、自大”,表格“我的優點”。
地點:高三(3)班教室
時間:9.14
課前準備:讓四同學準備表演:“誰是自信者”,讓每位同學寫一篇文章“談自信”從中了解班上哪些同學缺乏自信及其表現,以及他們對自信的認識;讓學生注意觀察班上每個同學有些什么優點。
教學過程:
引入:
主持人問“同學們有誰認為自己是一個自信的人請舉手”(一般只有十來個同學舉手);請一些同學說說自己不夠自信的表現及不良影響,從反面例子引入自信的重要性。
一、自信的重要性(板書)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板書)
舉例說明:
A.居里夫人憑著對自己科學假設的堅定信念,在艱苦的條件下從幾噸瀝青中提煉出一克的鐳。
B.愛迪生在尋找一種材料做電燈絲時,曾千百次失敗,被人譏笑,如果他不是對自己充滿信心,就不可能堅持實驗。
C.請班上個別比較自信并對自信的重要性深有體會的同學(陳鴻梅同學)談體會。
通過以上由遠而近,由名人到身邊的同學等幾個例子讓同學深深體會要成功首先要自信。
過渡:大家知道了自信的重要性后,就要懂得判斷自己是不是一個自信的人。
二、自信的表現(板書)
大家先看一個小小的表演,看有什么啟發?
表演:“誰是自信者?”
(內容)班上舉行文藝晚會,他們是我們班上最能歌善舞的同學,我作為文娛委員當然要請他們在晚會上表演一兩個節目啦。
文:小A,你這么能歌善舞,能在晚會上為我們表演一個節目嗎?
A:(自卑地)哎喲,我這歌喉和舞姿哪能見人呢,不要叫我出丑啦。
文: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你的歌舞呢。
A:這是他們抬舉我罷了,我哪有那么好的才能,而且我也沒有這個膽量,你還是放過我吧。
文:那我也不勉強了。小B,你的歌舞也很出眾,你愿意為我們作表演嗎?
B:哎,謝謝你的稱贊。有機會讓我在班上表演我當然樂意啦,而且這也是作為班集體的一分子的責任。我會盡力而為的!
文:謝謝你的支持。小C,你愿意參加表演嗎?
C:表演是我的強項,班上我認第二還有人敢認第一嗎?表演當然是非我莫屬啦!(指著B)不過他和我同臺表演似乎不太相配吧。
主持人問:“表演中的A、B、C分別是什么心理的表現?”
同學們齊回答:“A是自卑心理、B是自信、C是自大心理的代表。”
結合表演中的三個人物和三幅漫畫的比較,概括出自卑、自信、自大的特點。
自卑--過低地評價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板書)
自大--過高地評價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板書)
自信--恰當地評價自己的優缺點。(板書)
過渡:現在大家基本能判斷自己是否一個自信的人,如果不是的話如何著手建立自己的信心呢?
三、建立自信的方法(板書)
在介紹方法之前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如何建立學習信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很多同學進入高三后發覺周圍同學都很用功,學習壓力較大。于是學習信心發生了動搖。而學習信心對學習成績有很大影響。請大家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看如何利用接下來學習的建立自信的一般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剛才我們在比較自卑、自信、自大時知道自卑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要克服自卑、建立自信首先要清楚自己身上有些什么優點、能力和特長。
1、認識自己的優點、能力和特長(板書)
天生我才必有用”也指出每個人都會有他特有的優點、特長,關鍵是自已能否認識到和把他們發揮出來。如何認識自己身上存在哪些優點呢?
2、感受別人的欣賞(板書)
到底別人對我們的贊揚和欣賞對我們的信心有何影響呢,先通過一個活動讓大家感受一下。活動:“優點轟炸”
找出一個較為自卑的同學作為“被轟炸者”站在同學們中間,先由同組成員輪流說出其優點和長處,再請班上其它同學也補充說出他(她)的優點。
問該同學:“剛才他們指出你的優點和長處有哪些是你原來不知道的?”“通過這活動你認為別人的贊賞對你的信心有何影響?”
答:“別人對我的贊賞能增強我的信心,并使我更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優點和能力。”
所以建立自信的第二個方法是欣然接受別人的贊賞,并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能力。
3、多嘗成功的體驗(板書)
遇到挫敗信心自然有所削弱,遇到成功信心自然會增加。所以使自己經常嘗到成功的體驗的話,自信自然會增強。多嘗成功體驗的竅門有:
⑴多做自己最拿手,容易取得成功的事。
例:有的同學學習成績不理想,想提高學習成績的話,不要期望一下子全面提高。可以先攻自己最感興趣、最容易提高的科目,一科成績有了提高信心隨之增強,然后再攻第二科。
⑵把目標分為若干階段的小目標。
把目標分為若干階段小目標,每經過一定努力,小目標達到了,成功的體驗就產生了,這成功體驗又繼續激勵自己向目標行進。
過渡:最后介紹一個方法,也是建立自信的最根本的方法。
4、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板書)
自信是不能憑空產生的,必須有知識面廣,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較強這些良好素質作為基礎才會有真正的自信。如果知識淺薄卻自我感覺很好便是自大。
問:“作為中學生要打好自信的基礎應如何做呢?”(多請幾個較為自信同學回答)
歸納學生答案:作為中學生關鍵是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擴展課外知識面,鍛煉和發展各種能力,掌握基本的技能,總而言之要使自己各方本領都過硬才能成為一個真正自信的人。請幾位同學回答剛才的問題:“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如何建立學習信心?”
小結:如何樹立自己的信心
A.從提高自己擅長的或較容易提高的科目入手。
B.以自己為起點,定立切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
C.將學習目標分成若干階段具體的小目標來執行。
D.付出真正的努力,以勤補拙,打好扎實的學習基礎。
篇2: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通過對以前老師的詢問,結合上周兩天的觀察,發現了本班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已進入初三,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紀律渙散,課堂各種姿勢。但也看到了這個班級的閃光點:心靈手巧,一點就通。同時,我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也了解了學生的心理:他們渴望有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文明優秀的班集體。
結合以上特點,我參考網絡內容擬寫了一首算是打油詩的《班級德育歌》,雖不高端大氣上檔次,但簡潔易記,也絕對是對癥下藥。內容如下:
容:穿戴樸素又大方,不攀不比不奇異。
言:講話文明有禮貌,見面主動問聲好。
行:坐立行勢要有禮,靜若處子動如兔。
課:專聽善記勤思考,發言討論要積極。
外:保持安靜勤讀書,預習復習做作業。
衛:勤洗勤換勤打掃,及時徹底并保持。
班會上,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我說:“一個人無論優秀與否,他都渴望優秀,他都渴望自己所在的集體優秀,就像你們在問卷所寫的那樣——
“我理想中的班級時上課氣氛活躍,課前“入室即靜”,同學相處和睦。”
“做什么事都能比別人好,成為其他班級的榜樣,班干部盡職盡責......”
“看到垃圾隨時撿起,不是各掃門前雪,而是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公正公平......”
老師看到這些,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班級的明天。”
我肯定了他們對優秀的渴望,激發了他們追求卓越的動力,接著提出要求:“只是,僅有追求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付諸行動,那樣目標才有實現的可能,對嗎?那么,就讓我們首先從自己的儀容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開始改變吧——”
(出示學習內容,朗讀學習)
其實,這些內容用兩個詞語就可以概括,即“懂禮”“守紀”,“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紀”是學生必須遵守的制度,懂禮、守紀,不僅可以成為一名文明的中學生,更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創造一個優秀的集體,能夠重回當初的“巔峰”。
篇3:德育主題班會發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德育主題班會發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什么是道德呢?首先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在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遵紀守法、潔身自好、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悠悠華夏,百家爭鳴,道德為大,道德為首。崇尚道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融4歲便懂謙禮之道。楊時程門立雪的尊師之舉,至今影響著莘莘學子。在淚水中仍然堅持的支教大學生徐本禹,用愛的火把照高了貴州邊村的未來,他們是普通人,我們也是普通人,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向他們學習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地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聽到這篇報道后,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嘶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只眼睛,無助地,黯然地望著一切,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荒謬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部分人的道德觀念卻極其淡薄,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顯得尤為重要。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我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要努力去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