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十項管理訓練》讀書心得(上冊)
讀完《職業經理十項管理訓練》上冊這本書后,結合自己的工作,我對書中提出的觀點有了深刻的認識,現將個人的實踐心得在讀書會上提出來與各位同事分享,希望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運用,對自己的工作有所幫助。
一、角色認知部分。
我個人認為角色認知包括兩個方面,即項目經理角色認知和管理員工角色認識。
作為項目經理,首先要清楚認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明白作為項目經理職責所在,意識到自己責任重大,因為公司將項目交給我們項目經理管理,項目經理就是這個項目的大家長,一個家庭的家長所要承擔的責任就是要愛家、顧家、為家庭成員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那么作為一個項目的大家長,對上要對公司對領導負責、對下應關心員工的生活、工作、成長情況、對業主創造一個輕松、舒適、和諧的居住環境。
管理員角色的認知,簡單地講,就是對自己本職工作的認知,要清楚所在崗位的職責、要求、程序,明白本崗位要做哪些工作,如保安主管要做好安全防范、維護小區公共秩序等;客服人員要做好業主的來電來訪、信息的收集、受理、協調相關人員處理、信息的反饋等;工程維修人員要做好公共設施設備日常巡查、維護、業主報修等,......管理員工對角色認知有偏差,項目經理有責任對其進行糾正。
在此列舉兩個事例詮釋角色的認知。如保安糾紛,當保安員向保安主管或項目經理主張時,不能簡單地推到公司職能部門,保安主管或項目經理應與當事保安員溝通,不應回避或推諉,再向職能部門反映,能就地解決的就地解決,不能解決與職能部門配合合力解決,避免矛盾激化不便于問題處理;再如業主反映的小區流浪狗問題,作為物業應于第一時間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即時將溝通信息反饋給業主,能即時解決更好,避免業主認為物業不作為等。
我們物業人,只有上至項目經理、下至基層操作員工都能清醒地認識到每個人所擔當的角色,意識到每個角色的職責所在,項目上工作的開展就會順利得多;每個人要有緊迫感、責任感,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學習、交流,不斷完善自己,更好地為廣大業主服務。
二、時間管理部分。
重點強調如何支配自己的工作時間,而合理支配自己的工作時間就要做工作計劃。
一個項目經營的好壞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年度計劃,有了切實可行的計劃,我們再將年計劃分解為月度計劃,而月度計劃的完成在于每日工作的完成情況,從某種程度上講,年度計劃的實現依賴日計劃的實施,只要我們每個人每天按計劃朝著制定方向邁進,我們的計劃才有可能實現,積少成多,項目上也就沒有那么多的事情了。很多人由于不善于做日計劃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日計劃,想到哪兒做到哪兒,或者機械地完成當前必需要完成的工作,如公司交代的任務或者是已發生了問題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等,許多日常需要完成的事情沒有完成,許多瑣碎的事情集中到一起,要想及時完成也就不那么容易了,只好抓瞎或像無頭蒼蠅一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這就是很多人喊“忙”、“物業難做”的原因。
我們項目經理要善于做工作計劃甚至于日計劃,不但自己要會做,更要監督、幫助下屬做好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才不會整天忙碌或充當“救火隊長”了。我們大家對照自己平常工作,你是否做了工作計劃?你是每天上班前或上班后先計劃好今天要干哪些工作呢還是機械上班后打開電腦、等待來電來訪、被動執行某些工作還是與同事閑聊呢?我是深有體會的,如果某段時間我堅持做日計劃,事情按輕重緩急有序開展,那么這段時間事情一定很順,工作較輕松;反之則忙得焦頭爛額、事也不順,總有忙不完的事。大家不妨試試做“日計劃”,很靈的。
三、有效溝通部分。
“傾聽”與“反饋”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溝通首先要學會傾聽,我們不但要聽,而且要耐心、虛心、分析地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對方想說什么,出于什么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對方在闡述中體現出來的弱點和缺陷,以便于在接下來的事件處理中處于主動地位,有理有據地點明事實、說清(法律)依據,平息事態,與業主和諧相處。
現實溝通過程中,很多人不注意傾聽,溝通中經常接過對方話茬,擺出一些大道理進行反駁,這樣溝通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讓對方認為我們是在辯解、推卸責任、態度差等。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小區的一位業主,因家中被盜到服務處反映,保安隊長接待了他,業主剛說完“我家丟了東西,你說怎么辦?”隊長接過話茬“我們物業沒有責任,我們保安按規定進行了巡邏,保安不可能24小時站在您家門口。”業主聽后很生氣,大罵物業,要求物業給說法,然后氣沖沖地走了。隊長向我匯報了后,我約業主當面溝通,業主如約來到辦公室,我首先對該業主進行了安慰,并仔細傾聽業主的訴求,業主說完之后我問業主還有沒有要敘述的,業主說:“沒有”。
在傾聽業主的敘述過程中我聽到兩點:
1、業主說自己出門時未鎖好門窗;
2、在宣傳欄、手機里見到過物業關于安全的“溫馨提示”。
溝通中,我還不時對業主進行安慰;介紹小區及周邊治安情況;我們對小區安全防范所做的工作;物業管理協議中免責條款;運用民法通則對發生的盜竊事件進行分析;此次被盜中業主的過失;采取業主關于安全防范所提出的建議。然后問業主,你認為我們應該負什么責任呢?該業主沉思一會兒后站起來就走了,并囑咐我們要做好安全工作。業主走后,隊長和管理員說:“經理這么快就解決了,業主怎么沒發火?”我說:“溝通要注意傾聽”,書上有這么一句話:“傾聽是管理者成功的首要條件”足以體現出傾聽的重要性。
還有“反饋”。工作中很多人往往忽視了“反饋”,由于忽視了“反饋”,我們往往被客戶貼上“不作為”、“服務不到位”的標簽,這種現象在客服崗位上經常出現。如果聽到業主來抱怨:“我的問題報了多次怎么還沒處理呀”? “我來過很多次了,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呀”?等等。這些情況說明我們“反饋”沒有跟上,面對業主的質問,我們的客服人員往往很難堪,與其難堪,我們何不將協調結果、溝通情況向業主“反饋”一下呢?客服人員事后主動將處理結果核實一下,無論事情處理的結果怎么樣,都要將狀況告知業主,這樣我們還能贏得客戶一聲“物業服務態度還可以”的贊譽,而不至于落個業主的“埋怨”吧!
以上是讀了這本書的一點小小體會,和大家分享。
篇2:《禮儀金說》讀書心得體會
《禮儀金說》讀書心得體會
人應該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對我們年輕人來講,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對知識的追求,我們要不斷在追求中實現理想。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就理應多讀書,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用所學的知識來凈化自己的心靈。而且不僅要學會,還要扎實的掌握,更要學以致用,不能死讀書,讀死書,這才是我們對知識的追求所應有的目標。
多讀書,讀好書,現在各種各樣的書籍紛至沓來,對于書本中的知識也要有選擇的采納,即所謂的取其精華。我們要用這些精華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魯迅先生曾說過:“學習知識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們應盡力使自己的知識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系統,開闊視野,博采眾家!
管仲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禮儀方面的要求也開始日益重視。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學好禮儀方面的相關知識,也非常有必要性,且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禮儀金說》融合了金正昆教授多年以來禮儀講座的精華,該書從瑣碎的日常生活到正式的國際交往,每篇都引用了生活與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書中系統地將普通人在職場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應遵循的禮儀一一加以介紹,如登門拜訪、接待來賓等諸多方面。以生活的實例講述禮儀知識,將禮儀的知識具體化、實用化。如書中的服裝三色原理、打電話的基本禮節等,都以生活化的場景,將普通人的工作、生活與禮儀的關系展示得淋漓盡致。從而幫助我們改善溝通能力并提高個人素養。
隨著該書的講解分析,我們能夠掌握禮儀的規范,從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時刻留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提高自身修養。
該書以風趣幽默的風格,將問候、握手、介紹、交談、待客、拜訪、溝通、裝束、儀表等以非常生活化的方式使讀者在快樂之余得到啟發,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且印象深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不足,進而來規范禮儀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有助于在工作中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
禮儀是現代人的處世之本,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人的修養體現于細節,細節的拿捏需要知識與智慧。禮儀就可以從語言、文字、動作等方方面面的細節來展現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個人修養、風度和魅力,還能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禮儀是一種潛在資本,如果能夠恰當運用,就能取得豐碩的成就。安德魯。卡內基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專業知識,85%是靠人際關系與處世能力。”由此可見,禮儀在當今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
因此,《禮儀金說》可謂是提升品位的禮儀教程,追求優雅的魅力范本。
篇3:《阿米吧經營》讀書心得
《阿米吧經營》讀書心得
此書是日本的“經營之圣,人生之師”的稻盛和夫的著作,他用40年時間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公司和第二電電。這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誕生,關鍵在于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和實學。
什么是經營哲學?涉及人心、人的意識和存在、人的思想行為同人生結果之間的關系、人和企業應有的精神規范,以及經營企業的辯證法。在我看來就說的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包含了企業精神層面的、制度層面、行為及物質層面。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經營哲學,這才是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東西。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其實就是做人的哲學,把做人的哲學引入到企業里面,
“做人何為正確”作為公司經營的原則,以此為依據對所有事情做出判斷。
何為正確:公平、正義、勇氣、誠實、忍耐、努力、善意、關心、謙虛、博愛等。這是全球通用的普遍價值觀。所以企業才能夠走向世界,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經營理念: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另外就是“實學”,可謂實學?就是經營企業時實際的管理技術,具體的操作手法。就如本書里講的把企業分成小的經營單位。
《阿米巴及經營》這本書表面看是講技戰術的,但中間穿插了很多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阿米巴經營的三個目的:
1、確立于市場掛鉤的部門核算制度;
2、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
3、實現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經營。
第一條“確立于市場掛鉤的部門核算制度”很厲害,公司的月刊是找廣告公司制作的,第三期由于印刷出現了點問題,我拒絕接收,拒絕付費。如果同樣的事情在公司內部發生?如果這個廣告公司是內部的一個部門,就只有公司買單。員工工作時出現了差錯,辦砸了事,同樣是公司買單。每個小單位都沒有次品,都合格,公司整體產品就是合格的。
這種方法比績效考核更進一步,每個阿米巴的績效是放到市場上去衡量的,這點很厲害。更績效。另外可以全天候觸摸市場脈搏,隨時調整,規避風險。
第二條“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諸多的小單位為大量的員工提供了當領導的機會,也就培養了大量的有經營意識的領導。現在無論大公司,小公司,都會遇到人才培養的問題,沒有什么資產和特殊資源的公司,靠的就是人。下放經營權也是一種激勵。
第三條“實現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全員參與。實際上是激活了神經末梢,如何激勵員工,可以說是每一個老板鬧心的事。
小結一下,其實是說了三件事情:績效→更績效人才培養員工激勵
稻盛和夫不談企業文化,不談激勵、績效、考核、人才梯隊建設,但實際上是一個道理。
另外重要經營手法:
1、時刻調整組織,優化組織
2、定價公平、公正
3、領導是公正的裁判,裁判的依據就是正確的做人原則
4、讓德才兼備,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成為領導
5、不斷從外部引進能力與人品兼備的人才
6、根據職能設立組織,并明確職能
7、單位時間核算制,解決了部門之間協作的問題。空閑的阿米巴可以去支援人手不夠的阿米巴,這樣提供支援的部門的總時間就會減少,接受支援部門的總時間就會增加。整體上是有效地利用了時間。
8、一一對應原則:物資和票據一一對應
9、雙重確認原則
10、完美主義原則,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目標
11、肌肉型經營原則:消除任何不能產出利潤的庫存和設備等多余資產。
12、玻璃板、般透明的經營原則
制定年度目標→分解月度目標,通過確定目標來統一方向,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等,都和我們現在推進的績效管理不謀而合。
讀書總結:
1、經營哲學先行(企業文化的貫穿)
2、阿米巴小單位核算經營中實現了:靈活應對市場、追求效率、人才培養、績效考核、員工激勵、成本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