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勞動定額制定方案
勞動定額是企業進行經濟核算的主要基礎,也是企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核算職工計件工資的重要手段。為建立、健全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地確定勞動定額和計件單價,有效地建立穩定、協調、和諧的勞資關系,根據本公司生產經營特點,經公司行政與代表職工的公司工會協商,特制定本方案。
一、勞動定額的含義:是指公司在現有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預先規定職工在單位正常工作時間內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的標準。單位時間包括平均的生產準備時間和職工正常的生理休息時間。
二、勞動定額制定的目標:有利于明確公平、公正、合理的計件工資單價,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實現公司的戰略性目標。
三、勞動定額制定的原則:應當使同一工種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職工在法定勞動時間內,經努力后能夠完成勞動定額任務;并且確保職工在法定勞動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所取得的計件工資,最低不低于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四、勞動定額制定的程序:
1、公司接到生產訂單后,首先由工藝科牽頭進行初步測試,具體方法:
①經驗數據法:如屬過去曾生產過的相同或類似產品,可根據歷史存檔的勞動定額數據,類推比較確定。
②實驗數據法:如屬新產品的,由工藝科組織若干熟練工進行實測,對實測數據予以綜合計算分析,并經由車間組長及主任一起對其進行認可確定。
③觀測數據法:如上述二種方法均不能達到科學合理定額標準時,采用在生產過程中全程觀察記錄,通過對若干天現場生產數據統計分析,計算確定定額。
2、人力資源科接到初步的測試結果進行評估。
3、評估的結果再由勞資協商小組進行討論,確定勞動定額標準及按《工資分配方案》有關規定確定計件工資單價,并報主管領導簽署。
4、將確定的勞動定額標準及計件工資單價進行張貼公布。
五、勞動定額的修改程序:
若經以上方法產生的定額標準,在生產實踐中有30%以上職工通過正常勞動都無法完成的,須按上述程序重新修改。
六、建立健全企業勞動定額基礎管理制度:
1、各車間班組要嚴格執行勞動定額,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做好產品產量統計,要按照產品項目,分工序、工種、班次,及時、真實地填寫職工所完成勞動定額情況,為推進勞動定額工作奠定基礎。
2、加強監督,維護勞動定額標準的嚴肅性。勞動定額標準、計件工資單價、職工完成勞動定額情況,均定期向職工公開。
3、積極改進勞動定額測算方法,不斷提高勞動定額質量。逐步應用準確性較高、科學性較強的技術測定等多種形式的先進計算方法。
七、本方案制定和修改,由公司勞資協商小組協商進行。
本方案自《××××有限公司工資集體協議》生效之日起施行
篇2:公司(企業)勞動定額制定方案
公司(企業)勞動定額制定方案
勞動定額是企業進行經濟核算的主要基礎,也是企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核算職工計件工資的重要手段。為建立、健全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地確定勞動定額和計件單價,有效地建立穩定、協調、和諧的勞資關系,根據本公司生產經營特點,經公司行政與代表職工的公司工會協商,特制定本方案。
一、勞動定額的含義:是指公司在現有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預先規定職工在單位正常工作時間內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的標準。單位時間包括平均的生產準備時間和職工正常的生理休息時間。
二、勞動定額制定的目標:有利于明確公平、公正、合理的計件工資單價,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實現公司的戰略性目標。
三、勞動定額制定的原則:應當使同一工種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職工在法定勞動時間內,經努力后能夠完成勞動定額任務;并且確保職工在法定勞動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所取得的計件工資,最低不低于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四、勞動定額制定的程序:
1、公司接到生產訂單后,首先由工藝科牽頭進行初步測試,具體方法:
①經驗數據法:如屬過去曾生產過的相同或類似產品,可根據歷史存檔的勞動定額數據,類推比較確定。
②實驗數據法:如屬新產品的,由工藝科組織若干熟練工進行實測,對實測數據予以綜合計算分析,并經由車間組長及主任一起對其進行認可確定。
③觀測數據法:如上述二種方法均不能達到科學合理定額標準時,采用在生產過程中全程觀察記錄,通過對若干天現場生產數據統計分析,計算確定定額。
2、人力資源科接到初步的測試結果進行評估。
3、評估的結果再由勞資協商小組進行討論,確定勞動定額標準及按《工資分配方案》有關規定確定計件工資單價,并報主管領導簽署。
4、將確定的勞動定額標準及計件工資單價進行張貼公布。
五、勞動定額的修改程序:
若經以上方法產生的定額標準,在生產實踐中有30%以上職工通過正常勞動都無法完成的,須按上述程序重新修改。
六、建立健全企業勞動定額基礎管理制度:
1、各車間班組要嚴格執行勞動定額,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做好產品產量統計,要按照產品項目,分工序、工種、班次,及時、真實地填寫職工所完成勞動定額情況,為推進勞動定額工作奠定基礎。
2、加強監督,維護勞動定額標準的嚴肅性。勞動定額標準、計件工資單價、職工完成勞動定額情況,均定期向職工公開。
3、積極改進勞動定額測算方法,不斷提高勞動定額質量。逐步應用準確性較高、科學性較強的技術測定等多種形式的先進計算方法。
七、本方案制定和修改,由公司勞資協商小組協商進行。
本方案自《××××有限公司工資集體協議》生效之日起施行
篇3:大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關于印發《XX理工大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的通知
各學院、各相關單位:
為加強對學校危險化學品事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危害程度,保障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教育系統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XX理工大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理工大學
2014年11月24日
XX理工大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XX工設〔2014〕4號
為加強對學校危險化學品事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危害程度,保障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教育系統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處置方案。
一、應急處置的一般原則
在應急處置工作中,貫徹“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快速響應,果斷處置;預防為主,防救結合;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二、事件類別及處置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件主要有危險化學品(含易制毒品、易制爆品)丟失或被盜、泄漏、中毒、火災(爆炸)幾大類,針對事件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
(一)危險化學品丟失或被盜事件處置措施
在實驗室發現化學品丟失或被盜,工作人員應保護、封鎖現場,立即報告本單位主管領導、保衛處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學校職能部門得知情況后向相關校領導匯報,并在確定丟失原因和地點后、積極查找。必要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請求支援。
(二)危險化學品泄漏事件處置措施
在化學品的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盛裝化學品的容器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的破裂、灑漏等事件,造成危險化學品的外漏,應采取簡單、有效的措施消除或減少泄漏危險。
1.疏散與隔離
在化學品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大量泄漏,事件區應立即切斷電源、嚴禁煙火、設置警戒線,并及時撥打“119”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
2.泄漏源控制與處理
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盡可能通過關閉閥門、停止實驗、堵漏、吸附等方法進行泄漏源控制。注意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1)圍堤堵截。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
(2)稀釋與覆蓋。可用消防用水向有害物蒸汽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汽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3)收集。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吸收棉等吸收、中和;當大型泄漏時,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
(4)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包裝好交由有資質的廢物處理公司進行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
3.危險化學品中毒事件處置措施
化學品急性中毒事件多因意外事件引起,其特點是病情發生急驟、病狀嚴重、變化迅速,必須爭分奪秒的及時搶救。
(1)救護者做好個人防護
急性中毒發生時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膚侵入體內,因此救護者在進入毒區搶救之前,應佩戴好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防護服和可燃氣體報警儀等防護用品和應急器具。
(2)盡快切斷毒物源
救護人員進入事件現場后,除對中毒者進行搶救外,同時應采取果斷措施(如關閉管道閥門、堵塞泄漏的設備等)切斷毒源,防止毒物繼續外溢。對于已經擴散出來的有毒氣體或蒸氣應立即啟動通風設施抽排或開啟門、窗等,降低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含量,為搶救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3)盡快轉移病人阻止毒物繼續侵入人體
首先將病人轉移到安全地帶,解開領扣,使呼吸通暢,讓病人呼吸新鮮空氣;脫去污染衣服,并徹底清洗污染的皮膚和毛發,注意保暖。
(4)現場施救
針對不同的中毒事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現場應急救援。對于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者應立即行胸外心臟按摩術;眼部濺入毒物,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5)及時解毒和促進毒物排出
毒物經口引起的急性中毒,若毒物無腐蝕性,應立即用催吐或洗胃等方法清除毒物。對于某些毒物亦可使其變為不溶的物質以防止其吸收,如氯化鋇、碳酸鋇中毒,可口服硫酸鈉,使胃腸道尚未吸收的鋇鹽成為硫酸鋇沉淀而防止吸收。氨、鉻酸鹽、銅鹽、汞鹽、羧酸類、醛類、脂類中毒時,可給中毒者喝牛奶、生雞蛋等緩解劑。烷烴、苯、石油醚中毒時,可給中毒者喝一湯匙液體石蠟和一杯含硫酸鎂或硫酸鈉的水。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吸入氧氣,以緩解機體缺氧并促進毒物排出。
(6)送醫院治療
經過初步急救,速送醫院繼續治療。
4.危險化學品火災事件處置措施
實驗室廣泛使用危險化學品和易燃易爆物質等,一旦發生起火,很有可能引發爆炸,危險性、破壞性極大,因此,在保證撲救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要遵循“先控制、后消滅,救人先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1)易燃液體火災的撲救
撲救時首先應切斷火勢蔓延的途徑,控制燃燒范圍。對小面積(一般50㎡以內)液體火災,一般可用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滅火。大面積液體火災則必須根據其相對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燒面積大小,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撲救。對于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液體(如汽油、苯等),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輕水泡沫滅火。對于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體(如二硫化碳)起火時可用水撲救,水能覆蓋在液面上滅火。具有水溶性的液體(如醇類、酮類等),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撲救。
(2)毒害品和腐蝕品火災的撲救
滅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面具。一般情況下采取全身防護即可,對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災,應使用專用防護服。撲救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腐蝕品、毒害品濺出。遇酸類或堿類腐蝕品最好調制相應的中和劑稀釋中和。濃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熱,會導致沸騰飛濺,需特別注意防護。濃硫酸數量不多時,可用大量低壓水快速撲救。如果濃硫酸量很大,應先用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然后再把著火物品與濃硫酸分開。
(3)易燃固體、易燃物品火災的撲救
易燃固體、易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或泡沫撲救,相對其他種類的化學危險物品而言比較容易撲救,但也有少數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的撲救方法比較特殊,如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黃磷等。這類能升華的易燃固體,受熱產生易燃蒸汽,在撲救過程中應不時向燃燒區域上空及周圍噴射霧狀水,并用水澆滅燃燒區域及其周圍的一切火源。遇黃磷火災時,用低壓水或霧狀水撲救,用泥土、砂袋等筑堤攔截黃磷熔融液體并用霧狀水冷卻,對磷塊和冷卻后已固化的黃磷,應用鉗子夾入貯水容器中。
(4)遇濕易燃物品火災的撲救
遇濕易燃物品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可燃氣體和熱量,即使沒有明火也可能自動著火或爆炸,如金屬鉀、鈉以及三乙基鋁(液態)等。因此,這類物品應放在遠離水源、熱源的固定在墻體上的鐵柜中進行保存。當實驗室內這類物品有一定數量時,禁止用水、泡沫、酸堿滅火器等濕性滅火劑撲救,應用干粉、二氧化碳等撲救。固體遇濕易燃物品應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覆蓋。
(5)爆炸物品的撲救
迅速判斷和查明再次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緊緊抓住爆炸后和再次發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時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發生。當滅火人員發現有發生再次爆炸的危險時,應迅速撤至安全地帶,來不及撤退時,應就地臥倒。
三、附則
其他危險化學品引發的事件請根據其性質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