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工廠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方案
一、經營責任制考核的原則和思路
1、強化責任制考核的價值導向作用,通過以利潤為中心的指標設置,強化工廠各部門以利潤中心和顧客服務為導向意識;
2、考核指標的設定強調突出各部門的主營業務,以主營業務流程控制為核心,建立流程導向的考核機制。
3、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強調利潤為先,以可量化的經營績效指標為主;通過月度工作計劃進行的過程控制,實現對非財務指標及管理目標的考核;
4、經營責任制考核與《部門費用分解》、《物流索賠鏈》相結合,共同作為工廠經營績效控制的主要手段。其中經營責任制考核以總體績效為評價依據,每半年進行一次評價;部門費用分解和物流索賠鏈以單項考核直接作用于日常營運。
5、經營責任制考核體現矩陣式管理的思路,主體流程責任單位負責將相應經營指標直接下達到分廠。
6、引入"經營成果貢獻共享"的概念,倡導多創多得的價值觀。
7、經營責任制考核針對各部門管理干部和部分管理骨干進行考核。
8、引入"競爭性收益"的概念,以經營成果的相對評價代替絕對評價,通過各責任主體之間的競爭性比較確認其所創造的經營成果的真實價值。
二、職能部經營責任制考核指標
根據本部工廠的組織架構和管理職能劃分,將管理部、財務部、制造部和工程部納入20**年度內部經營責任制考核的責任主體,根據各責任主體職責分工的差異性,結合事業部下達的本部工廠經營目標,對各責任主體的考核指標設定如下:
(一)制造部:
指標項目權重目標值實際值得分備注
內部凈利潤完成率60%2000萬元財務部提供考核數據
生產周期20%
存貨周轉率20%35次財務部每月提供考核數據
1)內部凈利潤完成率
內部凈利潤是指達到事業部下達利潤目標的基礎上產生的節余部分。20**年內部凈利潤目標為2000萬元,每季度考核一次,年終清算。當由于市場變化,事業部內部結算價發生變更時,內部凈利潤計算公式中的內部結算價指標也相應變化。
內部凈利潤完成率考核得分=(銷售數量*內部結算價-實際材料成本)/目標內部凈利潤
其中:內部結算價為事業部下達目標成本消化2800萬基本利潤確定;
實際材料成本=期初原材料在制品庫存+本期凈采購-期末原材料在制品庫存+差異
2)生產周期:
以系統訂單下達至完工入庫時間計算。由管理部負責提供數據。
20**年的生產周期考核目標為:
內銷常規機型7天,非常規機型13天
海外機型23天
3)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指每月用于生產所耗用材料與當月平均庫存的比率。20**年存貨周轉目標為35次。
存貨周轉率考核得分=當期耗用材料成本/平均庫存
存貨周轉率目標為第一季度3次/月,第二季度3次/月,第三季度4次/月,第四季度2.5次/月
(二)工程部
指標項目權重目標值實際值得分備注
成品抽檢合格率30%98.5%品質統括部每月提供考核數據數據
單臺故障次數20%4.26%
質量整改有效性20%96%
單臺市場維修費用30%6.4元
1)成品抽檢合格率
成品抽檢合格率=1-成品抽檢不合格產品數/成品抽檢樣品數
成品抽檢合格率考核得分={100-[(目標值-實際值)/0.1%]}*30%
2) 單臺維修次數
單臺維修次數考核得分=(1-實際值/目標值)*100%*100*20%
3)質量整改有效性
與事業部質量整改目標一致
4)單臺試產維修費用
當年單臺試產維修費用是指當年生產、當年安裝、當年發生的維修成本與當年生產、當年安裝的安裝量之比,目標值為6.4元/臺
(三)管理部
指標評價項目權重目標值得分備注
員工滿意度50%65由事業部委托咨詢公司進行測評
員工平均培訓時間20%以《培訓效果評估表》進行評價
全員勞動生產率30%
1)員工滿意度
由事業部聘請咨詢公司進行評價。目標值為65分。
2)員工平均培訓時間
員工平均培訓時間目標值與事業部考核指標相同。
3)全員勞動生產率=總臺數/平均總人數,20**年目標值為較20**年同比提高12%(剔除新增連接管、部裝等項目);
(四)財務部
指標評價項目權重目標值得分備注
工廠利潤達成率50%100%
資金營運利潤30%500萬
存貨周轉率20%35次
1)工廠利潤達成率
由事業部于年終對本部工廠進行考核。
2)資金營運利潤
財務部利用現資金通過預付、內部貸款等方式產生的營運利潤。20**年目標為500萬元。
3)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當期材料消耗成本/當期平均庫存
三、分廠經營責任制考核指標
按矩陣式管理的原則,由各
流程牽頭部門負責將相關指標直接分解到分廠一級,簽訂統一的分廠經營責任制。(分廠經營責任制指標隨后另文下發)
分廠考核指標主要包括:
指標評價項目權重目標值得分備注
成品抽檢合格率40%98.5%
全員勞動生產率30%同比12%
生產計劃完成率20%100%
費用控制率10%100%
1)成品抽檢合格率由工程部工程部進行分解;
2)全員勞動生產率由管理部在各部門進行分解;
3)生產計劃完成率指制造部下達的作業計劃完成率,由制造部負責分解測算;
4)分廠可控費用、五項費用額度由財務部分解下達;
動力車間經營責任制考核并入制造部考核;
四、職能部經營風險考核
(一)制造部
1、對于制造部不能按時交貨而被銷售公司形成的索賠,直接沖減內部利潤。
2、對由于計劃責任、訂單責任形成的呆滯物料直接沖減制造部內部利潤。
3、對于生產過程中節約的制造費用可直接增加內部利潤。
(二)工程部
1、外部質量損失超過預算控制,按照超出總額的10%扣減效益工資總額。
2、技改總目標為盈虧平衡,如出現虧損,則按照虧損額的10%效益工資總額。
(三)管理部
1、對于內部索賠機制管理部執行或考核不力,受到索賠單位投訴的,則按照投訴次數扣罰管理干部年終效益,每投訴一次扣罰100元。
(四)財務部
1、如到年終呆滯物料處理仍有余額(剔除有明確處理方案或責任部門的呆滯物料),則按照余額的2%扣罰財務部相關管理干部的效益分紅額度;
(五)加分與扣分項目
根據內部承諾及事業部相關文件,對經營責任制加、減分事項規定如下:
1、各部門因違反內部承諾備忘錄而引起工廠被事業部扣分的,按事業部扣分額2倍對責任部門予以扣分。
2、對于各部門受到事業部簽署總經理文件通報表揚的,由管委會決定予以適度加分。
五、考核方式:
年度經營責任制每半年進行一次測評,年終一次性考核。
年度經營責任制指標一經下達,除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外,原則上不再進行調整。但當工廠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變化或某部門經營已失控時,經財務部、管理部測算屬實,工廠總經理有權決定以管委會會議形式進行調整。
六、收入分配方式:
年度經營責任制的考核在收入分配上實行競爭性收益分配機制。
當部門考核得分低于60分時,部門管理干部不參與工廠的效益獎金分配。
管理干部年度收益=年薪+年終效益分紅
其中:年終效益分紅=事業部核定的工廠年終收益總額(含效益分紅和經營成果貢獻)*各部門計提系數
計提系數=Mi*Pi/∑(Mi*Pi)
Mi=第i個部門管理干部的預算年終收益額
Pi=第i個部門經營責任制考核得分
本部工廠
篇2:P工廠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方案
源自于建筑資料P工廠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方案
一、經營責任制考核的原則和思路
1、強化責任制考核的價值導向作用,通過以利潤為中心的指標設置,強化工廠各部門以利潤中心和顧客服務為導向意識;
2、考核指標的設定強調突出各部門的主營業務,以主營業務流程控制為核心,建立流程導向的考核機制。
3、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強調利潤為先,以可量化的經營績效指標為主;通過月度工作計劃進行的過程控制,實現對非財務指標及管理目標的考核;
4、經營責任制考核與《部門費用分解》、《物流索賠鏈》相結合,共同作為工廠經營績效控制的主要手段。其中經營責任制考核以總體績效為評價依據,每半年進行一次評價;部門費用分解和物流索賠鏈以單項考核直接作用于日常營運。
5、經營責任制考核體現矩陣式管理的思路,主體流程責任單位負責將相應經營指標直接下達到分廠。
6、引入"經營成果貢獻共享"的概念,倡導多創多得的價值觀。
7、經營責任制考核針對各部門管理干部和部分管理骨干進行考核。
8、引入"競爭性收益"的概念,以經營成果的相對評價代替絕對評價,通過各責任主體之間的競爭性比較確認其所創造的經營成果的真實價值。
二、職能部經營責任制考核指標
根據本部工廠的組織架構和管理職能劃分,將管理部、財務部、制造部和工程部納入20**年度內部經營責任制考核的責任主體,根據各責任主體職責分工的差異性,結合事業部下達的本部工廠經營目標,對各責任主體的考核指標設定如下:
(一)制造部:
指標項目權重目標值實際值得分備注
內部凈利潤完成率60%2000萬元財務部提供考核數據
生產周期20%
存貨周轉率20%35次財務部每月提供考核數據
1)內部凈利潤完成率
內部凈利潤是指達到事業部下達利潤目標的基礎上產生的節余部分。20**年內部凈利潤目標為2000萬元,每季度考核一次,年終清算。當由于市場變化,事業部內部結算價發生變更時,內部凈利潤計算公式中的內部結算價指標也相應變化。
內部凈利潤完成率考核得分=(銷售數量*內部結算價-實際材料成本)/目標內部凈利潤
其中:內部結算價為事業部下達目標成本消化2800萬基本利潤確定;
實際材料成本=期初原材料在制品庫存+本期凈采購-期末原材料在制品庫存+差異
2)生產周期:
以系統訂單下達至完工入庫時間計算。由管理部負責提供數據。
20**年的生產周期考核目標為:
內銷常規機型7天,非常規機型13天
海外機型23天
3)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指每月用于生產所耗用材料與當月平均庫存的比率。20**年存貨周轉目標為35次。
存貨周轉率考核得分=當期耗用材料成本/平均庫存
存貨周轉率目標為第一季度3次/月,第二季度3次/月,第三季度4次/月,第四季度2.5次/月
(二)工程部
指標項目權重目標值實際值得分備注
成品抽檢合格率30%98.5%品質統括部每月提供考核數據數據
單臺故障次數20%4.26%
質量整改有效性20%96%
單臺市場維修費用30%6.4元
1)成品抽檢合格率
成品抽檢合格率=1-成品抽檢不合格產品數/成品抽檢樣品數
成品抽檢合格率考核得分={100-[(目標值-實際值)/0.1%]}*30%
2) 單臺維修次數
單臺維修次數考核得分=(1-實際值/目標值)*100%*100*20%
3)質量整改有效性
與事業部質量整改目標一致
4)單臺試產維修費用
當年單臺試產維修費用是指當年生產、當年安裝、當年發生的維修成本與當年生產、當年安裝的安裝量之比,目標值為6.4元/臺
(三)管理部
指標評價項目權重目標值得分備注
員工滿意度50%65由事業部委托咨詢公司進行測評
員工平均培訓時間20%以《培訓效果評估表》進行評價
全員勞動生產率30%
1)員工滿意度
由事業部聘請咨詢公司進行評價。目標值為65分。
2)員工平均培訓時間
員工平均培訓時間目標值與事業部考核指標相同。
3)全員勞動生產率=總臺數/平均總人數,20**年目標值為較20**年同比提高12%(剔除新增連接管、部裝等項目);
(四)財務部
指標評價項目權重目標值得分備注
工廠利潤達成率50%100%
資金營運利潤30%500萬
存貨周轉率20%35次
1)工廠利潤達成率
由事業部于年終對本部工廠進行考核。
2)資金營運利潤
財務部利用現資金通過預付、內部貸款等方式產生的營運利潤。20**年目標為500萬元。
3)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當期材料消耗成本/當期平均庫存
三、分廠經營責任制考核指標
按矩陣式管理的原則,由各
流程牽頭部門負責將相關指標直接分解到分廠一級,簽訂統一的分廠經營責任制。(分廠經營責任制指標隨后另文下發)
分廠考核指標主要包括:
指標評價項目權重目標值得分備注
成品抽檢合格率40%98.5%
全員勞動生產率30%同比12%
生產計劃完成率20%100%
費用控制率10%100%
1)成品抽檢合格率由工程部工程部進行分解;
2)全員勞動生產率由管理部在各部門進行分解;
3)生產計劃完成率指制造部下達的作業計劃完成率,由制造部負責分解測算;
4)分廠可控費用、五項費用額度由財務部分解下達;
動力車間經營責任制考核并入制造部考核;
四、職能部經營風險考核
(一)制造部
1、對于制造部不能按時交貨而被銷售公司形成的索賠,直接沖減內部利潤。
2、對由于計劃責任、訂單責任形成的呆滯物料直接沖減制造部內部利潤。
3、對于生產過程中節約的制造費用可直接增加內部利潤。
(二)工程部
1、外部質量損失超過預算控制,按照超出總額的10%扣減效益工資總額。
2、技改總目標為盈虧平衡,如出現虧損,則按照虧損額的10%效益工資總額。
(三)管理部
1、對于內部索賠機制管理部執行或考核不力,受到索賠單位投訴的,則按照投訴次數扣罰管理干部年終效益,每投訴一次扣罰100元。
(四)財務部
1、如到年終呆滯物料處理仍有余額(剔除有明確處理方案或責任部門的呆滯物料),則按照余額的2%扣罰財務部相關管理干部的效益分紅額度;
(五)加分與扣分項目
根據內部承諾及事業部相關文件,對經營責任制加、減分事項規定如下:
1、各部門因違反內部承諾備忘錄而引起工廠被事業部扣分的,按事業部扣分額2倍對責任部門予以扣分。
2、對于各部門受到事業部簽署總經理文件通報表揚的,由管委會決定予以適度加分。
五、考核方式:
年度經營責任制每半年進行一次測評,年終一次性考核。
年度經營責任制指標一經下達,除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外,原則上不再進行調整。但當工廠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變化或某部門經營已失控時,經財務部、管理部測算屬實,工廠總經理有權決定以管委會會議形式進行調整。
六、收入分配方式:
年度經營責任制的考核在收入分配上實行競爭性收益分配機制。
當部門考核得分低于60分時,部門管理干部不參與工廠的效益獎金分配。
管理干部年度收益=年薪+年終效益分紅
其中:年終效益分紅=事業部核定的工廠年終收益總額(含效益分紅和經營成果貢獻)*各部門計提系數
計提系數=Mi*Pi/∑(Mi*Pi)
Mi=第i個部門管理干部的預算年終收益額
Pi=第i個部門經營責任制考核得分
本部工廠
篇3:物業公司客服部收費績效考核辦法
物業公司客服部收費績效考核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考核目的
為體現公司按勞分配的原則,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收費率,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制定本考核辦法。
第二條考核范圍
2.1考核對象
公司、分/子公司的各客戶服務中心連續工作滿二個月以上的員工,試用期人員不列入考核范圍。
2.2考核區域
2.2.1涉及考核區域面積為:(客戶服務中心經理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填寫);
2.2.2不涉及考核區域面積為:(客戶服務中心經理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填寫);
2.2.2.1房產公司未售房屋不列入個人考核范圍,列入年度考核范圍;
2.2.2.2首次集中交房區域所應收物業服務費用及代收代支費用不列入考核范圍,但列入全年考核指標范圍;
第二章 績效考核規定
第一條考核內容
1.1物業服務費、車輛服務費(機動車、非機動車)、代收代支、往年欠費收取、其他經營收入及成本控制;
1.2車位出租、商鋪及其他房屋出租;
1.3接待來訪、檔案管理、各部門協調配合、突發事件處理、業主及委托單位滿意度;
1.4公共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節能降耗;
1.5秩序維護及車輛交通管控;
1.6綠化養護、衛生保潔;
1.7培訓、儀容儀表、人才儲備及員工流失率;
1.8報銷及報單、倉儲管理;
1.9合同執行跟蹤情況、外委單位的監督管理情況;
1.10以上服務品質考核詳見附件一;《客戶服務中心品質考核細則》。
第二條考核標準
2.1物業服務費指標分配及參與考核人員
2.1.1客服部:完成全年收費任務的%,參與收費人員為人(編制核定);
2.1.2維修組:完成全年收費任務的%,參與收費人員為人(編制核定);
2.1.3安全組:完成全年收費任務的%,參與收費人員為人(班長、主管);
2.1.4環境組:完成全年收費任務的%,參與收費人員為人(班長、主管);
以上合計參與收費任務的人員共人,其余人員(計人,含行政辦公人員等)可協助收費,但不列入單獨獎勵的范圍,按統籌獎勵。
2.2考核基數(以金額為統計標準)
2.2.1物業服務費用(包括儲藏間、已售地下停車位等):按收費率完成%為考核基數;
2.2.2代收代支費用:按季度收支金額完成 100%為考核基數;
2.2.3地面停車服務費:按預算收費額定元為考核基數;
2.2.4地下車庫未售車位數:個,按出租率完成%為考核基數(根據客戶服務中心實際情況額定);
2.2.5非機動車停車服務費:按預算收費額定元為考核基數;
2.2.6其余指標,以20**年年度預算最終確認的全年收支額為準;
2.2.7前期介入的項目發生的前期費用(地產公司支付部分按合同約定執行):按100%為考核基數;
2.2.8人力資源成本按照年度預算核定的元為考核基數。
2.3考核標準
2.3.1經濟指標考核-------收入部分(不含代收部分)
2.3.1.1物業服務費:以全年收費額完成元為考核基數;
2.3.1.2以季為考核單位,全年的收費指標分解到每個季度:
序號收費項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備注
1物業服務費元%元%元%元%
2地面停車費元%元%元%元%
3地下停車費元%元%元%元%
4非機動車停車費元%元%元%元%
5其他業務收入元%元%元%元%
6有償服務收入元%元%元%元%
合計
第三條考核方式
3.1考核流程及時間
3.1.1收集數據:下季度第一個月3日前,考核數據提供方在3個工作日內提供相關數據;
3.1.2提交考核表格:下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客戶服務中心經理按照工作審批單流程提交審核;
3.1.3公布考核結果:下季度第一個月10日前,考核小組向員工公布績效考核結果;
3.1.4核算薪酬:下季度第一個月15日,考核小組根據員工季度考核得分確定員工季度績效工資,并將發放方案統一交付財務部。
3.1.5第一季度考核時間:3月31日-4月15日;
3.1.6第二季度考核時間:6月30日-7月15日;
3.1.7第三季度考核時間:9月30日-10月15日;
3.1.8第四季度考核時間:12月31日-次年1月15日;
3.1.9年度考核每年開展一次,考核時間為12月31日-次年2月15日。
3.2評定
3.2.1公司成立考核小組,小組成員:總經理、財務總監、運營副總經理、品質副總經理、財務經理、總經辦經理;
3.2.2指標分解,考核小組與被考核對象根據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予以合理分解;
3.2.3目標責任書的簽訂:公司→分、子公司及客戶服務中心經理→主管;
3.2.4考核周期按年度進行,超出該考核年度收取的費用不計入當年度考核業績,計入下一年度的業績考核;
3.2.5考核獎金及績效工資于本考核周期結束后的次月與工資一起發放;
第四條績效考核獎懲辦法
4.1績效工資及構成
4.1.1涉及績效考核工資的人員:客戶服務中心經理、副經理、經理助理、主管、班長、客服管理員、維修工、內勤、收費員;
4.1.2月績效工資額定及構成:
客戶服務中心經理副經理、經理助理主管客服管理員班長、維修工、內勤、收費員
1000元/月600元/月400元/月200元/月100元/月
個人工資計提500元/月、公司激勵獎500元/月,合計1000元/月的績效工資個人工資計提300元/月、公司激勵獎300元/月,合計600元/月的績效工資個人工資計提200元/月、公司激勵獎200元/月,合計400元/月的績效工資公司激勵獎200元/月,合計200元/月的績效工資公司激勵獎100元/月,合計100元/月的績效工資
4.2考核規則
4.2.1季度內完成考核目標的,績效工資于次季度第一個月15日之前全額發放;
4.2.2季度內未完成考核目標的,當季度績效工資暫時不予發放。在年終考核時完成全年度預算目標的則該季度績效工資發放70%;
4.2.3年終完成全年預算考核目標的,正常發放年終獎金(十三薪、績效獎金、超額完成部分的獎勵);
4.2.4年終未完成個人全年考核目標的,績效工資及年終獎不予發放,同時未完成定額指標進行淘汰;
4.2.5考核期間內離職的人員或違反公司制度被公司解聘的人員一律不予發放績效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