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思想匯報:村黨支部支部書記對照檢查材料[1]
敬愛的黨組織: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自己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在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和路線、方針、政策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根據省、市和縣要求,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轉入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之際,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本人認真開展自查自糾,聯系自己的思想和農村工作實際,重點查找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對個人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剖析,全面查找、重點剖析存在的“四風”問題及根源,整理個人對照材料匯報如下。
一、“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在形式主義方面
1、工作態度不夠端正。在落實文件要求時重形式,重形式輕效果,不能充分結合村里實際和農民訴求貫徹執行,甚至有時存在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僥幸心理。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五水共治”活動中,有時迫于工作壓力考慮表面現象較多,對活動的實際效果考慮不夠深入。
2、對理論知識學習不夠。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時間少,學習意識不強,系統學習不夠,理論功底不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文件精神學習不夠、領悟不深,不能充分有效的把上級精神貫徹的到農村工作實際。
3、對實際工作經驗學習不夠。主動向村里優秀黨員和離休干部學習村里致富方法、矛盾調解的工作經驗不夠。
(二)在官僚主義方面
1、有點官架子。有時覺得自己是個書記就得有書記的樣子。
2、對村民冷暖關心不夠。對村里低保五保戶、貧困家庭、特困殘疾、離休老干部和計劃生育光榮家庭等群體了解不深,關懷不到位。
3、對村黨員和村兩委成員要求不嚴。怕得罪人,有老好人思想,有時怕丟選票就不敢直接批評犯錯的黨員和村干部。
(三)在享樂主義方面,
1、存在“干累了,歇口氣”的想法。缺乏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2、有安于現狀、缺乏憂患意識和創新精神。對村里具體工作和以后發展存在求穩不求進的思想。
3、平時酒局飯局多。
(四)在奢靡之風方面,
1、艱苦奮斗精神有所弱化。
2、勤儉節約意識不夠強。
3、喜歡喝好酒、抽好煙。
二、其他方面
工作作風不夠過硬??紤]到村里情況復雜,有時責任意識不強,尤其是在歷史遺留問題和矛盾糾紛的調解方面,不敢挑擔子。理論與實際聯系不夠緊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不夠一致。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廣泛、密切聯系群眾不夠。走訪扶貧對象少,傾聽他們的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不夠。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個人黨性修養鍛煉不夠。
反思我在思想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近些年來在嚴格黨性鍛煉上所下的力氣不夠多,世界觀的改造抓得不夠緊,為人民服務宗旨觀和艱苦奮斗精神有所淡薄。隨著年齡增長和環境變化,主觀主義多些,久而久之,對群眾的呼聲、疾苦、困難了解不夠,解決得也不及時。研究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堅持得不夠好,工作作風不夠深入,得心應手的工作抓得多一些、實一些,難度大、難見效的工作抓得虛一些、少一些。
(二)個人政治素養不高。
由于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覺不自覺地放松了政治理論學習,自以為憑已有的社會知識和多年的工作經驗,做好本職工作應該沒有問題,經驗主義作怪,缺乏學習新理論、新知識的強烈愿望。常把工作當成硬任務,,學習變成軟任務,總認為自己是做實際工作的,不是理論工作者,沒有必要去深鉆細研,懂得一些基本觀點、基本原理能適應工作就行。“經驗主義”的思想導致理論學習的興趣不濃,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工作實踐的能力不夠強。
(三)對群眾的感情不深。
雖然也經常在村里,但主動性不強、不夠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未能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沒有關心群眾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沒有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深入剖析這種思想,還是考慮個人的利益多了一些,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少了一些。由于宗旨觀念在頭腦中扎得不夠牢,總認為基層、扶貧對象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是帶有共性的問題,沒有很好地針對問題沉下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途徑。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一)努力方向
針對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本人決心在局黨組的領導下,按照黨員領導干部標準要求,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實實在在替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率領全村黨員干部把村里各項工作推上新臺階。
(二)整改措施
1、密切聯系群眾,牢固樹立服務意識。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切實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切實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深入群眾,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對群眾關心的集體留用地政策積極向反映,一方面向村民做好解釋工作,另一方面把群眾的訴求向有關部門反映。對征地拆遷戶做好政策解釋和安臵,積極尋求就業機會解決失地農民勞動力的問題。對低保、五保、貧困家庭及困難黨員多走訪,向各方爭取補助的同時動員他們自食其力提高生活水平。
2、加強理論學習,增強黨性修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一是沒有看書看報的習慣,二是對政策文件的理解能力逐漸下降。這對工作的開展是不利的,要通過電視新聞和廣播積極了解國家大事和黨的政策,多向學習能力強的身邊榜樣請教學習方法,多向年輕黨員學習接受新知識新能力的技巧。帶頭學習章程、遵守章程、貫徹章程、維護章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大事不常見,小事天天有,黨員干部主要不是通過講大道理而是通過做小事情來展示自己的黨性。如果不能做好本職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不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孝敬老人、管好家人,不管你講得多好聽,也不會有人相信你的黨性有多純、覺悟有多高。
3、埋頭苦干實干,造福一方百姓。
實事求是真抓實干的村干部最受群眾歡迎,只有養成實干的工作作風,才能為群眾做事,做成事。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決不盲目攀比、急功近利,更不能為追求表面政績,干一些勞民傷財的事、損害群眾利益的事、讓群眾負債的事。要實干,就要扎根群眾、調查研究、體察實情。察實情、講實話,是實干的起點和前提。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多聽群眾的心里話,多掌握第一手情況。還要帶頭講真話、帶頭聽真話、帶頭講群眾想講的話,才會形成干群之間的良性互動;在互動中,摸到實情。群眾信任你,才會對你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只有堅持身體力行、求真務實、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才能實實在在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篇2:談努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有效性
隨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制度改革和后勤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中寢室概念逐步強化,功能日益完善,學生公寓已不再單純是學生休息的場所,它也是知識、信息傳遞的重要場所。公寓內生活的是一個知識密集和思想敏銳的群體,各種各樣不同的學說、思潮、社會觀念在這里交匯,是一種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相互影響,相互熏陶的中介,因此它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占領的主要陣地。思想政治工作要進公寓,已是各級黨組織的共識,如何增進此項工作的有效性,是當前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以人為本,營造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圍
加強學生公寓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圍,是夯實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并取得實效的基礎。長期以來,大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始終處于被管理的地位,學校與學生之間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政管理關系,教育被當作一種管理活動來看待。但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改革和調整,高校收費制度的改革,教育不僅是一種管理活動,也是一種消費,大學生不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種消費者。學校不僅每年向學生收取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學費,而且學生還要繳納近千元的住宿費。如果從根本上不能保證學生作為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是"緣木求魚"。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美國在80年代提出了高校學生住房管理總體目標的五級連續體,第一級:提供令人滿意的物理環境;第二級:提供適當的設施管理和維護;第三級:為相容的和合作的生活環境提供保障制度;第四級:培養代表責任公民和學習氣氛的人際交往環境;第五級: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機會。因此,我們認為只有不斷完善對學生公寓物的管理和人的服務,才能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從而實現育人的目標。
首先是加快學生公寓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學校事業發展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要高度重視公寓內外部環境的改善,從細微處人手,在公寓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大量深入細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新建的學生標準公寓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則配備設施,對原有的學生公寓及其設備及時進行改建、維修、更新,優化學生學習、生活環境,不斷滿足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需要,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圍;其次要重視公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如設立學生活動室、宣傳報欄、乒乓球場、羽毛球場、多功能娛樂廳等設施,滿足學生的業余文體活動的需要,為校園文化活動向公寓延伸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
二、齊抓共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網絡化運作機制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多,學生的素質水平也參差不齊。這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重要性。這種復雜性、艱巨性和重要性又決定了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工作,必須形成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的齊抓共管的網絡化運作機制。
一是成立學校公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有關部門參與的領導機構,加強對公寓管理的領導力度,具體負責學生公寓管理的全面領導、綜合協調,參與學生公寓規劃、設計、修建、設施配備、日常管理、文化建設、績效考核的全過程;
二是成立院、系分黨委領導下的輔導員、班主任參與的學生公寓領導機構,充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工作,要堅決落實《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高校學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精神,切實選派足夠數量的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好,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善于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進駐學生公寓,做到"同住、知情、關心、引導"。即與學生同住學生公寓;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關心學生思想、生活;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各種問題,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完善校學生會牽頭的由公寓學生樓層長、寢室長組成的公寓自我管理組織,參與公寓安全、衛生、秩序等的管理與檢查,引導學生樹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
四是按班集體建立黨團支部,強化共產黨員在住宿管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政治核心與戰斗堡壘作用。通過黨團組織,經常開展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活動,將黨團組織的職能進一步擴大到學生公寓;
五是打破院、系界限組建學生公寓專職輔導員隊伍。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和辦學層次的增多,學生公寓入住學生呈現出越來越顯著的多樣性。單純依靠院系思政體系進公寓就有可能出現“盲人摸象”的結果,不能從整體和宏觀上把握學生行為特點和
篇3:談談物業管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談談物業管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各種利益關系日趨復雜,使物業管理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不斷發生變化。在此大背景下,加強物業管理企業政治思想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它關系到物業管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進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的效益。因此,必須重視物業管理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工作機制。
加強物業管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職工素質,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時化解職工在工作生活中的矛盾,是每個物業管理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因此,企業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物業管理的全過程,為企業“留住人”,“留好人”。為保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永葆生機和活力,應不斷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運作機制。一是要建立領導機制,成立專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班子,建設一支政治覺悟高、作風正派、業務精、懂管理、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政工隊伍;二是建立責任機制,實行工作到人、責任到人的政治工作責任制,針對物業管理企業的特點,安排具體的政工人員負責相關的項目部、管理處和職工個人,確保每個環節都有政工人員的身影,保證所負責的政治思想工作真正落實;三是要形成保障機制,通過資金支持,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有效保障。
二、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物業管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是員工。物業管理企業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員工的心聲,堅持以關心群眾的基本生活狀況為切入點,在日常服務和生活中及時發現員工的生活需求和思想問題,拿出相應的應對措施?,F代物業面臨著許多挑戰:一是物業管理工作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小區業主,多為生活瑣事,加之小區業主個人素質參差不齊,服務工作點多面廣,在具體的工作中,時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和問題;二是從事物業服務工作人員的待遇相對偏低,面對繁瑣的工作環境,積極性受到影響,正確的服務觀念一時難以確立,甚至思想上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政工人員要善于從職工實際工作中的思想狀況出發,把轉變職工思想、增強服務意識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通過說服引導,轉變觀念,提高服務的自覺性。在具體工作中,盡力解決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堅持既講道理又辦實事的原則,充分考慮和照顧、解決困難職工的家庭困難,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這樣才能保障職工在工作中沒有思想負擔,能全力以赴,更不會因為家庭問題而產生抵觸情緒,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
三、結合行業工作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物業管理企業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諸如涉及部門多、物業管理人員分散、流動性大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大等。因此,做好物業管理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有所創新,管理者應經常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善于找規律,抓特點,找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有效地加以解決。創造性地開展思想工作,要形式多樣,注意說理性、人性化,重在實效。首先,要注意形式和方法,應利用各種會議、個別交談等形式對廣大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問題,體諒員工的工作困難,確保思想政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其次,把解決員工工作困難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和主要內容來抓,要傾聽員工呼聲,關心員工疾苦,做員工的貼心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員工的心坎上。再次,增強安全意識,消除安全隱患。要結合物業管理行業的特點,保證職工工作環境的安全,把職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對此永遠不能掉以輕心。
四、不斷加強企業政工隊伍建設,促進物業管理健康發展。
要從實際出發,完善進人機制。重視政工人員的選拔工作,制定明確的進人制度,把好政工隊伍進人關。通過公開公正的選拔,保證選人程序的公正、有效、合理,避免選用政工人員工作的隨意性,保障選用既有較高思想素質,又具備較強物業管理專業知識的人才充實政工隊伍;要提高政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物業企業要通過教育培訓、集中學習及鼓勵自學等方式來提高政工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教育并要求每個政工人員不斷學習提高個人素質,自覺積累專業知識,總結工作經驗,并不斷地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從而提升整體隊伍的素質和戰斗力,使政工隊伍真正成為企業的一支生力軍;要努力提高政工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
理論是實踐的前導,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難有成效。因此,要扭轉只干活、不看路的傾向,要與時俱進,及時了解關注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力求從大局出發,把握好正確方向,保證物業工作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合拍、步調一致;要提高政工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這種能力既體現在政工人員的親和力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上,也需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和多角度的思維方法。因此,加強政工人員的溝通能力,首先要加強政工人員的親和力,政工人員必須與周圍的群眾打成一片,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同事和職工,增強自己的號召力,保證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從而提高其組織協調的能力。
其次要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表達能力,才能較好地上報下達、與群眾溝通,做好說服等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提高寫作能力也是溝通協調能力的必備條件,政工隊伍也是黨的宣傳隊伍,是黨的廣播工具,而寫作則是宣傳工作中的主要工具,是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傳播的手段,一個合格的政工人員,必須具備有動手寫作的能力,這樣才能完成黨和國家、企業交給他的任務,才能保證企業政工工作多渠道展開;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政工工作工作性質明確,有基本的工作要求,需要相應的考核機制檢查落實。通過對政工人員組織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及工作效果等進行全面考核,建立有效的責任激勵機制,可以充分調動政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進做好各項物業服務工作。
總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也是物業管理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企業中的政工隊伍代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黨的領導的具體表現,做好物業管理工作,關系到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物業管理企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涉及政工隊伍的自身建設,提高政工隊伍的戰斗力,是促進物業管理企
業做好工作的關鍵環節,必須認真抓好。(作者單位:西部礦業物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