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方案
摘要:對于地層能量足的油井,傳統的機采工藝方案都具有良好的效果,通過各種摻稀生產和相應配套工藝的改進,對稠油開采也能有一定的適應性,但對于地層能量不足的稠油井就暴露了自身的不足,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選擇可選余地小,多種組合有時是且僅是一種選擇,任何的一個環節的失誤會導致整個工藝的失敗,本文從地層能量的研究入手就摻稀工藝方式和泵掛選擇進行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研究。
關鍵詞:能量;稠油;工藝;摻稀;泵掛
一、地層能量不足稠油井的力學分析
各種機采工藝對于稠油開采都有一定適應性,但工藝的失敗也常有發生,其中地層能量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表現為傳統的環套摻稀方式應用在能量足的油井上往往具有良好效果,摻采比小,在能量不足的油井上摻采比大,甚至無產量。
當摻稀面下層稠油的壓力P1大于上層稀油壓力P2,兩個壓力又同時大于泵吸入口壓力P3時,即P1>P2>P3時,表現為稠油以比例多的含量和稀油進入吸入口,摻采比小,充分的混合是在進入吸入口后;
當摻稀面下層稠油的壓力小于上層稀油壓力,兩個壓力又同時大于泵吸入口壓力時,P2>P1>P3表現為稠油以比例少的含量和稀油進入吸入口,摻采比大;
當摻稀量大于泵產量(額定排量)又地層能量不足,即地層傳遞來的壓力小于泵吸入口的壓力時,即P1
下表為塔里木輪古西稠油舉升工藝選井標準
二、配套摻稀生產方式的分析
摻稀工藝對于稠油開采有良好的輔助作用,目前常用的摻稀方式有:環套摻稀,旁管摻稀,水力噴射泵摻稀。
1、環套摻稀:環套摻稀的方式對于地層的能量的不足沒有任何彌補作用,甚至有反作用;稠油和稀油的界面比較清晰,混合界面為套管和泵之間的環套截面,混合效果不好,當P2
尾管摻稀方式也屬于環套摻稀的方式;
電泵加倒流罩(護罩)也屬于環套摻稀的方式。
2、旁管摻稀是較為理想的摻稀方式,旁管(摻稀管)一般在泵的下端,混合均勻,不用充滿整個套管,能保持穩定的動液面,但工藝復雜且受套管尺寸的限制。
3、水力噴射泵摻稀:水力噴射泵使用稀油做動力液,在噴咀和喉管處混合,高壓環境和射流攪拌,使摻稀效果非常理想,但由于喉管尺寸一般較小,易堵。
三、泵掛位置的選擇
對于地層能量不足的油井,在使用環套摻稀的方式時,泵掛位置的變化其影響作用僅僅是比重的變化所帶來的部分壓力改善即P3的一定下降。
泵掛位置的加深必須配合摻稀方式的改變才有作用,即造P1>P3,電泵旁管摻稀就是既滿足摻稀降粘又把動液面降下來即液柱的壓力降下來,泵掛位置選擇得當,保持低動液面和沉沒度,則可獲得較好的摻采比和產量,電泵深抽可有效降低動液面,而泵下摻稀可混合更均勻,提高摻稀點至泵吸入口的流動性。
四、地層能量不足稠油井工藝方案及配套工藝細節
1、抽稠泵+反循環水力噴射泵復合舉升
噴射泵由于沒有運動部件,靜態下的耐高溫(400℃)密封材料和合金噴嘴喉管及鋼鐵泵體、泵筒,受溫度等的影響小,下的深,下的深的位置,地層能量傳來的壓力大即P1大,封割器的存在使液柱的壓力作用在套管壁上,而噴射泵本身有造負壓(0.7MPa)功能,其負壓不受泵掛位置的影響,基本恒定,即P1>P3,此時有產量,如果選擇泵掛位置使P1>P2>P3則具有小的產采比和產量,隨著深度的增加P1和
P2同時增加,但封隔器的存在使P1和
P2增加的量不一定相同(此點的理論計算尚需進一步探討)。
選擇抽稠泵的根據來自塔河油田稠油開采對桿式泵、管式泵、抽稠泵多年來的使用經驗:抽稠泵配合摻稀生產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占主導地位的機采工藝。
抽稠泵+反循環水力噴射泵復合舉升管柱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下:
反循環水力噴射泵下井深度接近油層,稠油中瀝青質稠油為開采難度最大,瀝青質稠油在低溫度場下容易析出在接近油層位置一般為液態(受溫度場和壓力場的作用),但封隔器的使用可能改變了壓力場,壓力場改變對原油悟性的影響關系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噴射泵下加可反沖洗防砂過濾器,水力噴射泵由于喉管尺寸一般較小,易堵,為此使用可反沖洗金屬粉末過濾器可防止,推薦防砂粒度1.5mm(噴射泵喉管2.6mm)以保證固體異物不堵塞喉管,對于可能通過長期累積的砂埋、堵塞,可通過反沖洗方式進行解堵。
2、電泵旁管摻稀
電泵旁管摻稀就是既滿足摻稀降粘又把動液面降下來即液柱的壓力降下來,泵掛位置選擇得當,保持低動液面和沉沒度,則可獲得較好的摻采比和產量,電泵深抽可有效降低動液面,而泵下摻稀可混合更均勻,提高摻稀點至泵吸入口的流動性。
摻稀點的選擇大于瀝青質稠油無析出點以下或至油層;摻稀量的確定應在做實驗室的實驗基礎上提供一定理論支持后確定。
電泵的選擇:成熟的應用工藝和配套工具附件是在95/8“套管,對于7“套管,可以使用ф107小直徑電機,其他配套附件要另行定做,摻稀管采用1“油管,生產油管采用27/8“油管。
篇2:手機采購合同范本
20**年手機采購合同范本
本合同由下列當事人于【】年【】月【】日在【中國移動通訊集團湖北有限公司監利分公司】簽訂
甲方(采購方):
中國移動通訊集團湖北有限公司監利分公司
聯系方式:
湖北荊州監利縣容城鎮玉沙大道70號
乙方(供應方):
聯系方式:
經過甲乙雙方協商自愿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方經過對摩托W388手機的詳細考察,確定向乙方共購買購買該型號手機。
二、乙方提供給甲方的該型號手機單價為元/件,本次購買共計1件,總價款共計¥元(大寫)萬仟佰拾元。
三、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款。本合同簽訂的同時,甲方向乙方提供所需手機型號與采購數量,乙方需在提供貨物的同時向甲方提供正規發票。甲方在收到貨物后一次性付給乙方購貨款。甲方可以選擇付款方式如下:現金支付,銀行轉帳。在乙方在貨物送達后沒有提供發票的情況下,由乙方承擔貨物在從到貨期至為甲方提供正規發票期間的手機價差、相關費用和損失,甲方有權要求與乙方按照最新的市場價格結算,確定結算價格的時間定為甲方確認收到發票的時間。四、貨物送達方式:由乙方按照甲方要求送達至甲方指定的合理地點,由乙方承擔配送相關費用。甲方也可在乙方指定處取得該物品。
五、乙方單方面對供應給甲方的手機的承諾。
(1)保證所有貨物是原廠,原裝,保證全新。除特別情況和說明外,例如贈品等。否則,甲方可要求乙方返還所有款項。
(2)包換:自購買之日起,所購商品在未經使用時出現性能故障,甲方可以要求乙方退款,自商品使用之日起七天內,同型號同規格進行商品更換,在此期間的所有更換費用,由乙方承擔。在十五日之后保修期內,乙方能盡最大可能幫助甲方進行調換貨物,但是乙方不保證能調換,如果能夠調換情況下,以一日5/1000收取折舊費用。
六、乙方對于貨物的保修承諾:
對于非人為損害手機提供至少三個月的保修,對于甲方此次購買的手機提供個月的保修承諾。
七、在以下情況下凡是由于甲方所造成的其中之一,或者是不可抗力所造成的。乙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1)機身的易碎保修貼、銷售卡、發生模糊,撕毀,涂改的;
(2)包換期內發生商品外觀磨損及附屬配件缺少的;
(3)非承擔保修責任的第三方拆動、改裝、改版造成損壞的;
(4)由人為原因造成的機器損壞,外力碰撞,墜落,入水,受潮,發霉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個人失誤;
(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書要求使用、維護、保養而造成損壞的;
(6)由水災,火災、雷擊、戰爭等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損壞;
特別說明,以上所有乙方單方面做出的承諾不包括甲方與產品的供貨商以及生產商的關系,乙方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要求供貨商以及生產商提供更好的更長的承諾,服務。以上承諾僅僅只為乙方對于甲方提供的承諾。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市場部,綜合部,乙方各執一份,合同自*年*月*日簽訂日起即時生效。
甲方授權簽字代表(姓名):
簽約時間:*年*月*日
甲方(蓋章處)
乙方授權簽字代表(姓名):
簽約時間:*年*月*日
乙方(蓋章處)
篇3: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方案
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方案
摘要:對于地層能量足的油井,傳統的機采工藝方案都具有良好的效果,通過各種摻稀生產和相應配套工藝的改進,對稠油開采也能有一定的適應性,但對于地層能量不足的稠油井就暴露了自身的不足,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選擇可選余地小,多種組合有時是且僅是一種選擇,任何的一個環節的失誤會導致整個工藝的失敗,本文從地層能量的研究入手就摻稀工藝方式和泵掛選擇進行低能量稠油井的機采工藝研究。
關鍵詞:能量;稠油;工藝;摻稀;泵掛
一、地層能量不足稠油井的力學分析
各種機采工藝對于稠油開采都有一定適應性,但工藝的失敗也常有發生,其中地層能量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表現為傳統的環套摻稀方式應用在能量足的油井上往往具有良好效果,摻采比小,在能量不足的油井上摻采比大,甚至無產量。
當摻稀面下層稠油的壓力P1大于上層稀油壓力P2,兩個壓力又同時大于泵吸入口壓力P3時,即P1>P2>P3時,表現為稠油以比例多的含量和稀油進入吸入口,摻采比小,充分的混合是在進入吸入口后;
當摻稀面下層稠油的壓力小于上層稀油壓力,兩個壓力又同時大于泵吸入口壓力時,P2>P1>P3表現為稠油以比例少的含量和稀油進入吸入口,摻采比大;
當摻稀量大于泵產量(額定排量)又地層能量不足,即地層傳遞來的壓力小于泵吸入口的壓力時,即P1
下表為塔里木輪古西稠油舉升工藝選井標準
二、配套摻稀生產方式的分析
摻稀工藝對于稠油開采有良好的輔助作用,目前常用的摻稀方式有:環套摻稀,旁管摻稀,水力噴射泵摻稀。
1、環套摻稀:環套摻稀的方式對于地層的能量的不足沒有任何彌補作用,甚至有反作用;稠油和稀油的界面比較清晰,混合界面為套管和泵之間的環套截面,混合效果不好,當P2
尾管摻稀方式也屬于環套摻稀的方式;
電泵加倒流罩(護罩)也屬于環套摻稀的方式。
2、旁管摻稀是較為理想的摻稀方式,旁管(摻稀管)一般在泵的下端,混合均勻,不用充滿整個套管,能保持穩定的動液面,但工藝復雜且受套管尺寸的限制。
3、水力噴射泵摻稀:水力噴射泵使用稀油做動力液,在噴咀和喉管處混合,高壓環境和射流攪拌,使摻稀效果非常理想,但由于喉管尺寸一般較小,易堵。
三、泵掛位置的選擇
對于地層能量不足的油井,在使用環套摻稀的方式時,泵掛位置的變化其影響作用僅僅是比重的變化所帶來的部分壓力改善即P3的一定下降。
泵掛位置的加深必須配合摻稀方式的改變才有作用,即造P1>P3,電泵旁管摻稀就是既滿足摻稀降粘又把動液面降下來即液柱的壓力降下來,泵掛位置選擇得當,保持低動液面和沉沒度,則可獲得較好的摻采比和產量,電泵深抽可有效降低動液面,而泵下摻稀可混合更均勻,提高摻稀點至泵吸入口的流動性。
四、地層能量不足稠油井工藝方案及配套工藝細節
1、抽稠泵+反循環水力噴射泵復合舉升
噴射泵由于沒有運動部件,靜態下的耐高溫(400℃)密封材料和合金噴嘴喉管及鋼鐵泵體、泵筒,受溫度等的影響小,下的深,下的深的位置,地層能量傳來的壓力大即P1大,封割器的存在使液柱的壓力作用在套管壁上,而噴射泵本身有造負壓(0.7MPa)功能,其負壓不受泵掛位置的影響,基本恒定,即P1>P3,此時有產量,如果選擇泵掛位置使P1>P2>P3則具有小的產采比和產量,隨著深度的增加P1和
P2同時增加,但封隔器的存在使P1和
P2增加的量不一定相同(此點的理論計算尚需進一步探討)。
選擇抽稠泵的根據來自塔河油田稠油開采對桿式泵、管式泵、抽稠泵多年來的使用經驗:抽稠泵配合摻稀生產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占主導地位的機采工藝。
抽稠泵+反循環水力噴射泵復合舉升管柱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下:
反循環水力噴射泵下井深度接近油層,稠油中瀝青質稠油為開采難度最大,瀝青質稠油在低溫度場下容易析出在接近油層位置一般為液態(受溫度場和壓力場的作用),但封隔器的使用可能改變了壓力場,壓力場改變對原油悟性的影響關系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噴射泵下加可反沖洗防砂過濾器,水力噴射泵由于喉管尺寸一般較小,易堵,為此使用可反沖洗金屬粉末過濾器可防止,推薦防砂粒度1.5mm(噴射泵喉管2.6mm)以保證固體異物不堵塞喉管,對于可能通過長期累積的砂埋、堵塞,可通過反沖洗方式進行解堵。
2、電泵旁管摻稀
電泵旁管摻稀就是既滿足摻稀降粘又把動液面降下來即液柱的壓力降下來,泵掛位置選擇得當,保持低動液面和沉沒度,則可獲得較好的摻采比和產量,電泵深抽可有效降低動液面,而泵下摻稀可混合更均勻,提高摻稀點至泵吸入口的流動性。
摻稀點的選擇大于瀝青質稠油無析出點以下或至油層;摻稀量的確定應在做實驗室的實驗基礎上提供一定理論支持后確定。
電泵的選擇:成熟的應用工藝和配套工具附件是在95/8“套管,對于7“套管,可以使用ф107小直徑電機,其他配套附件要另行定做,摻稀管采用1“油管,生產油管采用27/8“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