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處便民維修承諾制
為方便客戶維修,向客戶提供優質的維修服務,特制定本維修承諾制度。
一、服務要求
1、服務形象:上門維修必須穿工裝、帶工牌,使用禮貌語言;必須輕敲門或按門鈴,入室維修必須先征得客戶同意;入室維修前必須先套上鞋套。
2、服務及時性:從接到維修要求起至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不超過25分鐘,或按約定時間到達維修現場。修復時間視工藝復雜程度而定:一般性維修不超過2小時;對于特別困難的,不超過72小時(工藝要求特殊的除外);不能當天完成的,應向客戶解釋原因。
3、服務質量:功能性維修,以恢復原有功能為準;外觀性維修,表面應無色差、高低不平現象,與原有部位相比較,應無突兀感。
4、服務態度:謙虛禮貌,不主動與客戶搭話,對客戶的問詢作合理解答,盡量滿足客戶的要求。
5、服務細節要求:維修前應先在地板或維修部位周邊墊上墊布;維修完工清潔現場,以免弄臟客戶家地板。維修全過程均不得食用客戶的飲料、食品、香煙等,不得收受客戶的禮物、錢款和小費。
6、服務收費:所有服務僅收取工本費或材料費。
二、管理處服務中心設有投訴電話接受住戶監督和投訴,接到有關維修人員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的來電、來信、來訪,三個工作日內到現場或與相關人員核查,五個工作日給予回復或處理意見。同時管理處對維修客戶作定期回訪,確保提供的維修服務使客戶滿意。
三、便民服務內容及價格表
詳見各管理處相關公示內容。
注:便民服務可采取預約方式,
篇2:社區服務大廳便民服務承諾
社區服務大廳便民服務承諾
一、一次講清,及時受理。接受咨詢,一次性告知申請事項所需材料,確保一次性受理。需申辦人補交材料的, 一次性講清補交材料內容,確保第二次受理。
二、按時辦結,辦事公正。全程代辦制受理堅持公開、 公正、公平的原則,按時辦結,不得借故推諉,杜絕不負責任的現象。
三、熱情接待,文明用語。開展“三聲”服務,即來有問聲、 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對前來辦事的申辦人做到以禮相待, 耐心解答,規范用語,不說粗話。
四、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假公濟私,借工作之便索要、 謀取私利,托辦私事。
五、依法行政,規范操作。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性文件辦理項目,嚴格按程序辦事。
六、廉潔自律,謝絕禮請。不收受申辦人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等;不得參加可能影響公正執法公務的宴請和消費娛樂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便民服務十項守則
一、積極參加政策、業務學習,堅持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
二、牢固樹立為經濟建設、為基層群眾服務的觀念,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三、依法行政,依法許可。
四、加強團結,密切協作,高效運轉,方便群眾。
五、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不得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謀取私 利不得接受申請人的宴請、禮品。
六、嚴禁在工作時間和工作日中午飲酒。
七、嚴格考勤制度,不遲到,不早退,不擅離職守。
八、掛牌上崗,規范服務,儀容儀表大方,語言文明,服務 熱情。
九、上班時間不得聊天、吃零食,不得在上班時間用電腦和手機玩游戲、看視頻和看電視劇及電影,不得上網購物、炒股票。講究衛生,窗口整潔,大廳內禁止吸煙。
十、保守秘密,保證安全,維護設備,節水節電。
篇3:X鄉村便民服務制度
某鄉村便民服務制度
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推進村級效能建設,以“便民、利民、富民、安民”為宗旨,規范服務行為,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努力實現“家戶辦事不出村、糾紛調處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務不出村”,特制訂本制度。
一、服務宗旨
便民、利民、富民、安民
二、便民內容
1、證照代辦服務。主要項目:(1)建房審批;(2)生育審批(3)身份證、暫住證辦理、補辦;(4)戶口遷移審批。此項服務由村負責代辦或報送協辦。
2、咨詢指南服務。主要項目:(1)法律咨詢;(2)政策咨詢(3)農技知識咨詢;(4)市場信息咨詢;(5)勞動力、人才需求信息咨詢。此項服務,凡農戶有要求的,由村值班人員及時與上級有關部門聯系,幫助答復,提供信息。
3、公益事業服務。主要項目:(1)村莊綠化,村容、村貌經常性整治;(2)殯葬代為聯系(3)農戶電話、有線電視線路維修代為聯系;(4)計生服務;(5)扶貧幫困服務;(6)環境衛生服務;(7)辦理村民大病、財產保險;(8)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生活、健康及低保款代領服務;此項服務,凡農戶有要求的,由村想方設創建條件幫助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做好解釋工作。
4、民事調解服務。主要項目:外來人口管理登記;本村鄰里鄉親、家庭成員撫(贍)養、房屋宅基地等方面的糾紛、由村負責調解或協助解決。
5、致富發展服務。主要項目:(1)種養結構調整;(2)優良品種引進;(3)技術指導;(4)技術業務培訓;此項服務,凡農戶有要求,村盡力同有關部門幫助聯系、解決。
6、文明建設服務。(1)創“三美”、文明家庭創建指導服務;(2)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
7、特色文化服務。(1)群眾性文化活動組織舉辦;(2)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舉辦;(3)群眾性科普活動組織舉辦。
三、 服務措施
1、值班制度。村便民服務室實行“村支兩委會”成員輪流值班,按照排班順序周一至周五每天要有人值班,主要負責接待群眾,受理登記及協調處理有關服務事項。除值班時間外,村干部也要隨時隨地地受理解決農戶提出的事項、請求,實行全天候服務。
2、代辦報送制度。在證照代辦服務中,由村民申請,村統一受理、審批,對符合條件、資料齊全的,由村負責代辦、協辦。對于村干部無法解決的,直接報送鎮政府,委托全程代理。
3、一事一議制度。對農戶提出的涉及多數村民利益,以及村民關注的熱點,重點的問題處理解決,經村兩委會成員研究后及時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提高村級重大事項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管理,增強工作透明度。
四、服務要求便民服務的總要求是:農戶辦事不出村、干部服務服務到底,常年堅持不間斷,群眾滿意為標準。具體做到“三個有”。 1、有場所。村設立便民服務室,并訂立牌子,配備必要的辦公用品,做到有服務人員、聯系電話、值班等制度公開。
2、有記錄。設有專門記錄本,值班干部把每次服務的時間、對象、內容、解決途徑及辦理記錄詳細記錄,每年整理存檔。
3、有承諾。在便民服務中,做到態度熱情,誠懇待人。按照服務事項的輕重緩急,能辦的立即辦;一時辦不了的,承諾時間辦;對事項復雜的,辦理有一定難度的,想方設法疏通渠道予以辦理;確實不能辦理的,向群眾說明原因,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自覺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章制度,絕不向服務對象“吃、拿、卡、要”;加強自身學習,注重提高服務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