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空調漏水事件報告
20**年6月14日上午9點55分,我部接到一樓23號鋪ECCO的店員通知,鋪內的空調出現漏水現象。我部與工程部同事到場后,發現鋪內收銀臺上方的空調漏水,水從冷水管的閘閥往下滴,如圖:
我部工作人員通知店員暫時用水桶盛著滴水,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同時發現由于漏水滴到柜臺的頂部,導致柜臺浸泡入水已經出現開裂,
漏水也滴到了柜臺的底部貨架,浸濕了店方5雙鞋子,
鞋子都是43碼,編號售價分別是:
53051457137售價1999元
53252402086售價1999元
53255402086售價2199元
54000457476售價2099元
53400450443售價1999元
鋪主z小姐已經就該事件致電營運部,希望我司能盡快處理漏水問題,并對今次事件作出補償處理的方案。
事后,z空調公司亦派人到了現場進行處理,目前暫時關掉了該冷水管,不再滴水。經z施工人員檢查后發現,漏水原因是空調閘閥故障所致,懷疑是空調閘閥質量的問題。
以上是對該事件過程的匯報。
20**/6/14
篇2:中心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 某中心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1、門診各科室(包括急診科)必須建立門急診日志。住院部各臨床科室必須建立“住院病人登記冊”。門診、住院各科室醫護人員應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執行首診負責制,嚴格門急診、住院工作日志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任何科室和個人均必須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
2、接診醫師必須依接診順序在日志上認真填寫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診斷與處理情況,不得漏項,并應妥善保存備查。
3、接診科室和醫師發現法定報告的傳染病,必須立即逐項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立即報告醫院預防保健科,預防保健科接到報告后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告婁星區疾病控制中心。
⑴對甲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應于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向婁星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⑵對其它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于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向婁星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⑶對丙類傳染病和其它傳染病,應當在24小時內通過傳染疫情監測信息系統向婁星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4、接診醫師當發現短時間某局部地區或單位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必須立即報告醫院預防保健科,醫院預防保健科必須迅速深入科室了解疫情,并在2小時內報告區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婁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5、各臨床科室主任每月必須對本科室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的登記填寫、報告質量進行檢查,對違反法律法規和醫院管理制度的現象和行為予以糾正。
6、凡科室或醫生個人瞞報、緩報、謊報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輕者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并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或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主要責任人或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3:醫院護理過失事件報告制度
醫院護理過失事件報告制度2
(一)發生護理過失事件后,要及時評估事件發生后的性質及影響,如實上報并積極采取挽救和彌補措施,盡量減少和消除不良后果。
(二)發生護理過失事件后,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值班醫師(主管醫師)、護士長、科主任,護士長上報護理部。嚴重過失24小時內上報,一般過失3天內上報。與過失相關的資料及物品,如相關記錄、報告單、藥品、器械妥善保管,不得涂改、銷毀。
(三)發生護理過失事件的科室要組織科內討論,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且必須及時、認真填寫《護理過失呈報表》,如發生壓瘡、墜床等事件應填寫相應的認定報告單。
(四)護士長負責針對存在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對各個環節做認真分析,制訂改進計劃并落實整改措施,做好薄弱環節的防范工作。
(五)根據過失的性質和結果,根據醫院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六)各科須備有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對本科室發生的不良事件詳細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