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屋學校防震安全疏散演練方案
-----“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為了強化偶發事件中應急疏散的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學校決定將于20**年5月13日進行防震應急疏散演習,請各班加強宣傳教育,并嚴格要求學生按照防震和疏散規定的程序進行疏散,讓師生在演習中提高廣大師生防范各類自然災害的意識和掌握減災技能,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一、目的
提高對學校地震、火災等事故的處置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確保師生平安,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讓師生們對防災知識的理解從理論到實踐,切實掌握避災逃生技能。
二、組織安排
1、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行政人員、段長及各班班主任
2、現場指揮小組
總指揮:鄭忠勇現場指揮:z
消防撲救組: 組長:z成員:z
宣傳攝像組: 組長:z(中學)成員:z(小學)
音響警報組: 組長:z(中學)成員:z(小學)
聯絡協調組: 組長:z
人員疏散組: 組長:z成員:各科室及各班班主任等
三、參加對象:全校師生
四、演練時間:20**年5月13日(星期二)上午
五、演練內容: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六、組織實施要求
1、上星期二班會課進行觀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視頻活動,對學生進行有關知識的教育《地震避險自救常識》。注:視頻在校園網德育欄中,或者到自己群郵箱里下載。
2、星期二上午進行演練。防震安全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各樓層負責人在各教學樓樓梯口指揮疏散,班主任及隨班老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疏散逃生。
3、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1)主要流程(見附件1)
(2)操場及樓梯口疏散指揮員安排。(附件2)
(3)教室內學生疏散指揮人員安排由任課教師負責。
七、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通過消防演練達到安全教育目的,各班級要在演練前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安全常識、自救、逃生知識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
2、所有參練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聽從命令,不得擅自指揮或干擾指揮,全體教師要認真負責。
3、疏散過程要按疏散要求及路線進行,保證應急防震演練嚴肅性,達到預期效果。同時,又要注意演練中的安全,不追跑、擁擠、推搡,更不得喧嘩、開玩笑;以防意外發生。如發現有人摔倒,應將其扶起,幫助一起逃離危險地。
4、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聲后,全校師生立即快速、有序、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嚴禁重返教室,以免影響疏散通道的暢通。
5、疏散順序:教師領隊,學生排二列隊伍(不用按身高排列)靠右下樓道,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附件3)
6、各樓層工作人員在崗加強巡視,防止意外發生。
7、離開危險地后,按廣播操的隊列順序集中到操場(如情況需要,則聽從領導指揮,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帶)。
8、醫務人員在廣播室前待命,及時處理傷病員。
9、考慮到安全因素,樓房所有門窗保侍暢通。
八、總結:
逃生時要熟悉環境,要穩定情緒,要克服驚慌失措,冷靜選擇逃生辦法和途徑。這次活動,防震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就各班的組織疏散情況進行總結。
z李屋學校政教處·安保處
20**年5月7日
附件1:主要流程
時間段項目內容負責時間地點
前期工作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z
全體工作人員培訓沈永增周前例會電教室
1、觀看視頻《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 2、 介紹逃生常識 3、 布置具體工作班主任星期二班會課本班教室
準備工作崗位人員到位各樓道教師9點20分指定崗位
背景預設 13日上午9時 25分,模擬地震情景(播放地震的聲音)
活動流程當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時,應立即采取避震(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任課老師和學生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洗手間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13日上午9時 30分,拉響警笛,廣播發出疏散命令
拉響警笛,廣播發出疏散命令榮亮曹(中學)通過廣播向全校師生發出疏散命令:“各位老師請注意,學校發生地震,立即組織學生有序地撤離到操場。”播放2遍.
z(小學)
隨班教師聽到警笛后,立刻在樓梯口,引導同學疏散班主任、科任教師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樓道撤離樓道教師在樓道,分別有專門人員用擴音器喊話:“同學們,不要慌張,不要擁擠。
到指定地點后,清點人數科任教師1、核實人數,做好安撫學生等善后工作。上報本班學生,若學生人數不對,應上報缺勤學生的姓名。
疏散地學生集合整隊、點評 集合人:
演練結束 各班按順序回教室
附件2:操場及樓梯口人員安排
備注:遇到緊急情況,沒上課的行政人員、值周老師到自己安排到的樓層協助學生疏散。
附件3:學生疏散路線
檢查學生在教室里避震的情況
班級應急避震情況如何?(優、中、差)存在問題
學生應該做到:
1、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2、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3、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4、任課老師要迅速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檢查學生在教室里避震的情況
班級應急避震情況如何? (優、中、差)存在問題
學生應該做到:
1、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2、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3、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4、任課老師要迅速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z李屋學校教學樓學生應急疏散演練紀錄表
20**年防震演練人數匯總表
班級班主任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姓名(未到)
篇2:A學校防震逃生演練預案
學校防震逃生演練預案(12)
一、演練目的
為使廣大師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并通過此項演練來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兩周年。
二、演練原則
堅決做到:安全第一,確保有序,責任明確,落實細節。
三、演練組織領導
組長:z
組員:z
四、演練步驟
1、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五、演練安排
1、演練時間:20**年5月12日
2、演練內容: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集中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3、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第一次警報聲(50秒);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第二次警報聲(60秒):組織疏散的信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4、聽到警報聲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3分鐘內完成。
六、管理人員職責
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老師在演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z--現場總指揮
z--負責發警報信號
z--負責2樓西樓梯口
z--負責2樓東樓梯口
z--負責樓梯轉向臺
z--負責樓梯轉向臺
z--負責1樓東樓梯口
z--負責1樓西樓梯口
z--負責疏散路線途中學生安全
班主任--負責在班內指導、疏散學生
z--校園集合學生
z--清點人數
z--現場拍攝
z--醫護保障
z--集中地點演練講評
z--機動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各地點教師提前10分鐘到位。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各班及時清點人數,向現場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一: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要求班主任在演練前提前進行指導)
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再也沒有東西落下來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 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7、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八、演練二: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學校校園)。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必須按一路縱隊小跑)。
(一)、疏散路線和集中地
1、一樓直接從教室內疏散至校園
2、三、四、五、六年級沿東西樓梯疏散至校園;
3、疏散集中地點:校園中間自東到西二、五、六、三、四、一
(二)、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老師要在每層樓梯拐彎處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
5、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合,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九、演練結束
當各班到齊集中地點,經查實人數無誤后,可以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主任要及時總結經驗 ,不斷提高學生應急避震演練的效果。
篇3:第二小學防震疏散演練方案
第二小學防震疏散演練方案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1、領導小組
學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校長為組長,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組成,總務處兼防震減災辦公室,校長室為指揮部。
組 長:z
副組長:z
成 員:zz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系統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定。
3、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 謹慎從事 全體動員
及時疏散 保護師生 減少損失
二、演練步驟
1、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三、演練安排
1、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2、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地震發生的信號:連續的短促的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連續的兩短一長哨音;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四、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1 樓近門處可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向室外跑)
2、在室內的學生,應在老師的指揮下,立即將凳子放在桌子上,迅速地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用力抓緊桌腿。躲到內墻角的同學身體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用雙手或書包保護頭部,但不要靠近窗口。
3、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5、廁所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6、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保護頭部,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高大危險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五、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后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疏散路線:
1、上課期間疏散通道劃分
上課期間緊急疏散通道以教室所在位置劃分。一層一年級一班(貼走廊南側走)、二年級一班(貼走廊北側走)從一層東門疏散;一層一年級二班、一年級三班、一年級四班、在實驗室上課的班級貼走廊南側、二年級二班、二年級三班貼走廊北側直接從一層大廳往外疏散;一年級五班貼走廊南側由一層西門疏散;二層二年級五班、二年級四班由樓梯右側貼扶手下到一層通過大廳疏散;四年級一班、四年級二班、五年級四班由樓梯左側貼墻下到一層經東門疏散;二層五年級五班、三年級一班貼走廊北側由西樓梯貼扶手下到一層由西門疏散;五年級三班沿西樓梯左側貼墻下到一層從大廳疏散;四年級四班、五年級一班貼走廊南側經餐廳通道左側疏散;四年級三班、五年級二班貼走廊南側經餐廳通道右側疏散;三層三年二班、三年級三班、三年級四班沿西樓梯貼墻下到一層經大廳疏散。在三、四樓活動室、功能室上課的班級,依教室所在位置按膨脹縫為界限,分別從樓梯下到一層經大廳疏散。
所有班級學生疏散到平日班級路隊所在的位置排隊。
2、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疏散通道劃分
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教學樓內的學生按班級的疏散路線進行疏散。在操場活動的學生直接到班級所在位置集合。
(二)疏散集中地:
學生撤出樓門后,應盡量遠離建筑物,各班要快速集中,各班班長和軍體委員應主動招呼本班同學向一起集中。班主任到達安全集結地域后,應立即清查本班人數和損傷情況,迅速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關照學生。
六、教師任務分工:
1、全體教師:正在上課的教師聽到地震發生時的緊急信號后,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在室內蹲下、保護頭部,應急避震。當聽到疏散信號時,迅速組織學生離開教室,待室內學生全部撤離后,隨同班級的學生撤往安全集結地域,立即清點班級人數等待本班班主任老師到達后方可到自己班級。未在教室上課的教師要立即按要求到達指定的樓梯拐角處或樓門口指揮學生安全有序地疏散:辦公室(五)到二樓西側樓梯拐角處;辦公室(四)到達一樓西門;辦公室(三)到二樓東側樓梯拐角處;總務處到一樓東門;辦公室(一)到大廳門口,待教學樓內的學生全部撤離后,應立即前往安全集結地域組織學生。
2、班主任:緊急疏散信號發布時,正在上課的班主任老師應首先擔負起所在班級的班主任的責任,未在教室上課的班主任老師,應立即到達安全集結地域組織好學生,并認真清點好班級學生人數,及時向值日領導匯報情況。
3、課間緊急疏散時,班主任老師立即到達本班教室查看并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行緊急疏散,其他教師立即到達就近的樓梯拐角處或樓門口組織學生,待學生撤離后立即到達自己的班級清查學生情況。
4、就餐期
間的組織:餐廳人員組織學生撤離至指定地點。
5、進行緊急疏散時,以下教師待所在班級學生撤離后立即到達樓梯拐角處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在五年級四班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二層東樓梯拐角處,在五年級三上課的老師立即到達二層西樓梯拐角處,三年三班上課的老師立即到達三層西樓梯拐角處,五年二班上課的老師立即到達餐廳樓梯拐角處,二年級一班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一樓東門處,一年級五年級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一樓西門處,二年級三班上課的教師立即到達大廳門口處。
6、總指揮在接到各級部主任的人員統計報告后,迅速落實受傷及失蹤人數,命令搶險救災組立即組織人員分頭帶領高年級學生立即返回教室搶救被砸、被埋壓的學生。在搜救中,要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的書桌、板凳、拖布桿、窗簾等工具扎制成簡易的擔架,用木棍做成拐杖,幫助重傷員撤離災害現場。傷員撤離到空曠場地后,老師們和未受傷的同學開始對他們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等簡單的救治,輕傷員和其他人員在老師的帶領下向避難場所疏散,重傷員進行現場處理后由專人看護等待專業醫療救護。各班班主任要對各班同學進行安撫工作,避免引起疏散場地混亂。
7、搶險救援組負責水電等安全的人員立即檢查設施,消除隱患,恢復設施正常工作。
七、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各崗位教師應及時到位,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八、注意事項
1、決定緊急疏散的校領導要全面掌握情況,在命令發布緊急疏散信號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19”、“120”、“110”等相應請求求援電話,并安排一人專責迎接救護人員和車輛的到來。
2、在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實施緊急疏散時,班主任立即回本班組織實施,其他教職工根據所在的位置負責本樓層學生的疏散,做法同上課期間。
3、學生離開教室和通過樓梯時,各班學生只準排一路縱隊,不得并行,防止擠撞踩傷,必要時應號召并督促學生采取防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