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與住宅的10點區別
簡單的說,商業地產就是在房地產的基礎上做商業,是以商業功能、商業需求為導向對房地產物業的需求和功能進行商業規劃,使之適應商業的經營。商業地產與住宅在地理位置、功能設計、物業需求、目標顧客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我總結商業地產與住宅的十點區別與大家分享。
區別一,地理位置的要求不一樣。
1、商業的價值首先是體現在地理位置上的,所以一定要選擇商圈的核心或有發展潛力的商業地段。但對于住宅來講,地理位置選擇的彈性就很大了,荒郊野嶺也可以做別墅,只要能走人,能進車就可以了;
2、商業地產項目最好處在道路十字路口,客流、人流、車流的交匯處,這樣不僅有利于商業企業的形象展示,更滿足了商業對于“易達性”的要求;
3、商業地產項目對于外觀形象展示面即臨界面的要求很高,而住宅就可以不要臨界面,不需要形象的展示;
4、我們講商業地產的植樹原理,首先就是立地選項。如果地選錯了,那是一定種不活的。這塊地適合種橘子,你種蘋果是活不了的;北方的地適合種蘋果,種上南方的椰子,也肯定是活不了的。所以,商業地產和住宅的區別,首先是對地理位置的要求不一樣。區別二,目標顧客不一樣。
住宅的目標顧客通常會根據自身的項目定位,鎖定一定的目標客層,例如小資階層、白領階層,又或是普通老百姓,只要具備投資能力,都可以成為目標顧客,而商業地產的目標顧客則相對固定。通常來講,商業地產的目標顧客第一類就是一般的經營戶,第二類是商業的投資者。經營戶又可以細分很多種,例如主力經營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主力店,還包括品牌商和一些配套商戶,比如說做餐飲、娛樂的配套商戶,還有一些做小生意的租戶,他們對商業物業、店面面積、配套功能等的要求都不一樣,而住宅的目標顧客對物業功能和配套的要求則很單一。
區別三,功能、用途不一樣。
住宅的功能和用途一般來講就是居住,但是商業則有太多的功能。例如,購物功能、餐飲功能、娛樂功能、休閑功能、商務功能等等,功能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購物功能,又可以細分為百貨店、大賣場、倉儲超市、生活超市和專業店等。
區別四,消費環節不一樣。
住宅銷售以后就直接進入了消費終端,經過裝修就可以居住,可以使用了。而商業地產在銷售過后,是不能直接進行消費的,這時的商業地產項目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具備使用價值的,它還要進行招商、裝修、進貨和經營。所以,住宅是一個終端,銷售后就進入了終端消費,而商業地產則是開端,銷售只是商業經營的開始。假設花20萬買了一個住宅,那再花點錢裝修一下就可以住了,只要有水、電就可以。而商業地產呢?用20萬買個商鋪,裝修還要花多少錢?進貨還要花多少錢?風險費用金需要多少錢?整個運營費需要多少錢?買得起商鋪就一定能經營得起來嗎?這和住宅是完全不一樣的。開發商賣住宅的時候,來的都是客,只要有鈔票可以。賣商業地產呢?不但要有投資能力,還要有經營能力,如果投資了商鋪今后活不了,那開發商也是活不好的。所以,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的消費環節是不一樣的,不能用住宅的思維模式來解決商業地產的問題。
區別五,對物業的要求不一樣。
住宅對物業的要求相對簡單,只要能滿足居住的功能就可以,對層高、荷載等的要求也不高。但對于商業地產而言,對物業的層高、柱距、荷載、電梯(扶梯、坡梯、升降梯、觀光梯、貨梯)等都有很細致的要求,任何一個方面都有可能影響商業地產項目的生存。不同的商業業態,對物業的要求也不同,一般百貨店樓板的承重要達到500公斤,倉儲店的荷載就要達到1500公斤,層高可能要求8米,甚至是9米,而住宅的層高達到2.8—3米就可以了。所以,對物業的要求不同也是商業地產與住宅地產的區別之一。
第六,產品的設計不一樣。
住宅地產的設計,主要是基于一般性使用功能的需要,而對于商業來講,不同的業態、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產品,商業設計也是不一樣的。例如,電影院的產品設計主要考慮層高、柱距和消防等問題,而餐飲店的設計對物業硬件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主要是解決上、下水和排風等問題。商業地產的設計需要依據自身的需求,依據市場的需求,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商業經營的需要。
我們拿商鋪切割為例,有的開發商把臨街店鋪的門臉(即我們所說的面寬)切的窄些,里邊(進深)切的深些,這樣有限的物業可以多切出幾個臨街店鋪,以提高銷售利潤。但是這樣的切割方法,即便賣出去了,讓投資者如何很好的經營呢?4米的面寬在兩側擺商品,一個柜臺要45公分,那么中間要加一個人,共60公分,中間還要擺貨架,大家算一算,這樣的面寬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商品陳列?商鋪切割時,如果面寬大了,進深淺了,則公攤的面積就大了,商鋪就不好賣。店鋪的進深與住宅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切割商鋪也是一門學問,通常有“回”字形和“非”字形兩種切割方法。“非”字形切法適用于“長條型”的物業,以商業步行街的形式將客流導向兩側,實現賣場客流的均好性;“回”字型的切割方法較適用于正方型的物業,通常會通過中庭將客流吸引至物業的幾何中心,使客流由中心向四周均勻散去。所以,住宅的設計與商業地產的設計也是不一樣的。
區別七,銷售、營銷不一樣。
臺灣、香港的一些銷售公司認為,“賣住宅的是小學生,賣商業地產的是大學生”,從這個比喻可以看出,商業地產的銷售、營銷要比住宅地產復雜很多。住宅可以一賣了之,目的很簡單,也很直接,而商業地產是以物業升值和商業經營收益為投資動力的,商業地產賣出去以后,還要考慮經營問題,還要考慮返租、回報和風險的問題。因此,住宅與商業地產的銷售、營銷在銷售理念、銷售形式和銷售控制上都是不同的。
區別八,投資回報的形式是不一樣的。
商業地產的投資回報形式有三種,一是銷售,二是獲取經營收益,三是物業升值,而住宅的投資回報形式只能通過銷售來實現。銷售只能獲取短期的資金回籠或者解決開發商后續開發的資金問題,而經營收益和物業升值才是商業地產投資回報的最主要形式。我們都知道北京的世紀金源購物中心,60多萬平方米一寸都沒有賣;上海的梅隆購物廣場建設的時候投資不到5個億,前年有家機構出50億要收購,但被拒絕了,因為這個物業每年都在升值,而且經營收益很高。20**年,某華聯曾在呼和浩特投資近6000萬,去年則被一家機構以5個億收購了,所以,商業地產真正的價值并非是銷售,而是獲取長期的經營收益和物業升值。
區別九,專業程度不一樣。
商業地產與住宅地產對專業要求的程度和重點都是不同的,我以前講過,商業地產除了要遵循住宅地產所遵循的建筑規范和消防規范外,還要遵循第三種規范即商業規范。商業地產的運作對于商業專業性的要求極高,是多個商業微觀問題綜合解決的結果,住宅地產的運作則不需要進行復雜的商業設計。從過程上看,住宅地產銷售后就進入了終端,而商業地產的銷售只是經營的開始,還需要招商、開業和經營管理。所以
,商業地產運作與住宅地產 的運作對專業程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區別十,綜合實力不一樣。
從資金運作的角度講,對于住宅地產,銷售便是資金回籠的開始,用銷售帶動項目的后續開發是目前很多開發商的做法。相對于住宅地產的銷售,商業地產銷售的風險要高很多,如果商業地產也按照這樣的思維進行開發,就很有可能導致項目因銷售不佳而影響后續開發,這也是一些商業地產項目夭折的主要原因。商業地產的運作對于后期資金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項目建成開業后,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才可以完成商業經營的培育期,實現贏利。換句話說,商業地產是不能急于回籠資金的,需要一段時期的培養才能將商業經營做好,才能將商業物業做熱,才能將商業項目做出升值空間。
篇2:商業地產住宅項目推廣區別
商業地產與住宅項目推廣的區別
商業項目的推廣與住宅項目的營銷推廣,在項目推廣與廣告傳播過程比較來看,由于項目產品的社會與經濟屬性不同,商業與住宅之間存在有很多的不同點,下面我們提出兩個重點的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
1.推廣重點階段的不同
項目營銷推廣的重點階段不同,是因產品的功能屬性不同。賣不同的東西說不同的話,說的重點和方式也不同,做的方式也各有所區別。這些彼此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項目本身目標客戶群體的購買心理和動機的不同所導致。也就是“產品決定客戶,客戶決定推廣”的規律表現。
(1)住宅重在強調居住品質
住宅的使用價值和根本功能,是為人們提供生活居住的空間,產品品質的高低與價值,在于提供什么樣的居住空間和生活環境。換句話說,產品硬件設施是重要的一個制約因素,如:物業形象、樓宇結構、功能配置、戶型搭配、小區文化、治安環境、綠化景觀、生活配套、周邊商業等。
這也是項目參與市場競爭的主要方面。對于一個品質優秀、配套齊全的項目而言,隨著工程的進度,項目推廣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項目前期,所有的項目定位和設計都只停留在圖紙上,人們對項目的態度存有一定的疑慮與謹慎,而隨著項目的工程進度,項目輪廓逐漸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時,對人們的信心是非常有利的支持,這也是住宅項目往往在封頂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銷售高超的原因。
因此,住宅項目營銷推廣過程的重點和難點,是在項目還沒有呈現物業輪廓與形象的時候,項目實際營銷推廣以塑造形象為主,我們可以根據項目銷售回款與展示形象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推廣的訴求點。
(2)商業項目重在持續經營
商業項目的營銷推廣則不同,商業項目營銷推廣的重點階段,是項目開盤前后的跨越期,這是商業項目銷售的黃金節點與回款高峰。
這也是由商業項目的使用價值和功能決定的。商業項目營銷推廣與銷售回款有一個坎,就是臨近項目整體經營開業的時期。項目即將開始營業前的招商情況,項目開業后的整體經營狀況,將直接影響了項目各個層面客戶對商業前景的信心,商業項目的投資風險也完全表現在于此。
社會公眾的信心對于商業項目是至關重要的,投資客戶的店鋪購買行為的產生,租賃客戶對商業經營前景的看好,消費者對項目定位的期待都源于社會公眾對項目的信心。商業項目定位的準確推廣與有效傳播,是建立社會公眾對項目信心的基本保障,可持續經營是推廣的訴求重點。
客戶信心的建立是社會公眾信心的具體表現,一種重要的途徑就是項目推廣的信息傳達。在項目面市操作的前期,我們具有信息單方面梳理與發布的優勢,和客戶之間存在信息的不對稱,我們有甄別的傳達信心,很容易樹立起客戶對項目的信心,短時間內促成銷售行為的產生。
隨著項目工程建設的進展,項目物業輪廓與具體的形象,逐步的呈現與社會公眾面前,我們的信息梳理與發布優勢將減弱,客戶獲得信息的渠道與方式逐漸增多,客戶思考的因素也就會更多,進而增加了目標客戶落單的選擇猶豫性與比較性,造成了商業項目理想投資客戶落單難的門檻。
所以,商業項目營銷推廣的重點階段,是在商業項目整體營銷開盤前后的跨越期,在商業項目這個關鍵的營銷推廣階段,營銷推廣要凝神貫注的集中彈藥與火力,強勢渲染商業項目定為主題與經營價值。
2.推廣效果的側重點不同
我們在比較住宅和商業項目營銷推廣過程中,可以看到項目區別比較明顯的現象。在住宅項目的營銷推廣過程中,一個簡單的活動往往可以產生不錯的銷售結果,而商業項目則不然,往往對商鋪銷售起不到立竿見影的促銷效果,這是商業推廣與住宅推廣過程中區別比較明顯的一個方面。
住宅項目市場風險很小,從另一個社會功能的角度來看,住宅的使用功能對客戶而言具有生活的必需性。營銷推廣過程主要目的,不是讓客戶建立起對項目的信心,而是縮短認可項目的感知過程,通過一些促銷活動的形式增進了解,消除隔閡,則可以有效的達到營銷推廣目的。
商業項目的關鍵是樹立客戶對項目前景的信心,營銷推廣目的是為了引導這種信心的建立與強化,重要的一點是要給目標客戶,留有自己主動思考的價值空間。圍繞著這個基本價值點策劃的各種推廣活動,使用的各種營銷推廣手法有一個明確目的,就是向客戶傳達準確的項目信息,我們正在使項目按照設計的方向發展,合理規避商業項目的風險,從而使客戶通過主動地思考增強對項目的信心,這是商業項目推廣效果的重要評估方向。
篇3:商業地產和住宅項目區別大
商業地產和住宅項目區別大
商業地產項目從規模和形態上分兩大類,一類是大型的Shopping Mall,還有一類是商業街的商鋪店面。Shopping Mall即購物中心,全國各地到處都有打著Shopping Mall的幌子進行宣傳推廣的,但到目前為止,真正意義上的Shopping Mall一個都沒建起來。
這中間反映出一個問題,國內發展商在商業地產開發方面缺乏經驗,操作思路、操作程序、招商渠道等也把握得不好。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認不清商業地產和住宅項目開發的區別。很多發展商已經做了許多住宅項目的開發,以為商業地產也可以像住宅項目那樣運作,找地找項目,自己做市場評估,自己完成規劃設計,然后招商,振臂一呼,結果就會一呼百應,實際上存在很大的問題。
為什么說商業地產和住宅項目存在很大的區別呢?做住宅項目時,發展商可以自己分析市場,根據對市場需求的研究作產品定位,決定戶型的比例以及住宅產品的類型,然后通過銷售處進行直接銷售。但大型的綜合商業則完全不同,它的銷售對象不是直接的購物消費者(可能有些散戶,可以把他們視為直銷),而是商家,特別是主力店。發展商首先要找到主力店,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對于大型綜合商業,這是最難的一件事情。比如一個幾十萬平米的店,招一家主力店最多是2萬平米(家樂福分店賣場部分是8000-12000平米),就算能拿到能夠解決十萬平米的主力店,還有十幾萬平米等待解決,這會對發展商產生非常大的壓力。
發展商通過對市場環境和地區人口的分析,認為Shopping Mall有市場需求,然而具體操作并不容易。既然是傳銷,發展商要把店鋪賣出去,就應該先決定主力店的形式,是倉儲式還是像家樂福這樣的家電用品,對于不同的主力店其賣場的比例大小也不同。家樂福一般對賣場的面積、停車位的面積、貨架的陳列等都有一系列的要求。如果發展商自己做設計不符合這樣的要求,那絕對是錯誤的,而且做得越深入,后期招商的困難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