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房地產入侵建筑與城市
城市上空的塔吊是真正的統治者,它瓜分、霸占和建構著新的城市空間。城市里已經快沒有動物可以呆的地方了,隱性利益是"為城市建設讓路"。從1996年始,全國已有30多個動物園進行了拆除或遷徙。西安動物園把地賣了一半,然后到郊區買了地。昆明動物園是全國惟一一個盈利的動物園,也于20**年被拆遷。"為城市建設讓路"就是為房地產開發讓路,房地產不僅有建筑的使命,同時還有"造城"的沖動,造城風暴、大盤時代、小鎮風潮等等,在一個以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為最基層行政單位的國家,在每一個新興的小區又出現了業主維權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這種為捍衛居住權益而相互作用的團體。 沒有房地產,哪有上海外灘開發區和上海新天地,哪有北京東方新天地和亦莊開發區,哪有深圳世界公園和廣州中信廣場?
日本建筑大師磯琦新舉辦"未建成作品展覽"時,一個好心的上海房地產商舉杯祝愿他"所有未建成的作品都能在上海實現"。磯琦新立馬露出了難堪的表情,在磯琦新看來,隨著一個建筑作品的建成,不僅它的缺陷會昭然若揭,而且它還會被融入城市,被蜂擁而上的媒體曲解,然后被迅速淡忘。
上海房地產商顯然不理解建筑大師的初衷,卻道出了房地產的本性和真相:以物化的形式將圖紙和模型變成水泥工廠,生產和繁殖一堆建筑體,隨時刷新著城市的景象。
磯崎新認為"城市是不可加以規劃"的,但他認為,北京是"世界上惟一例外的城市。在其社會體制下,可以很容易地對城市進行控制"。包括馬國馨在內的中國城市規劃師都持相反觀點。中國已經脫離計劃經濟體制,城市規劃在房地產商、商品經濟等多重合力下,早已跨越了可以強力控制的軌跡。房地產強力入侵城市、入侵規劃、入侵建筑,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被房地產改變的生活
在北京,經濟適用房項目最高限價為3800元/平方米,中低檔住宅項目價位在4000-6000元/平方米,區位好一點的普通高檔住宅則在6000元/平方米以上。比起上海的房價,這還算好的,來北京出差的上海雷波公關顧問公司的胡琳說,比起北京來,上海一段時間的房價像股市一樣每天變個價,掰著指頭朝上竄。"這就是上海的女孩為什么那么實際,那么物質化。"
上海的母親教育女孩子的一句口頭禪大致是這樣的:"跟男的交往要找有車有房的,不然媽不放心,看著你受苦。"上海女孩被灌輸的社交理念很奇特。
體制內的福利分房再也不為大多數人所享受了,一般在體制外工作的人也沒有住房公積金的待遇,這使得購房徹底商品化了。而你掏的錢除了居所外,還包括綠化、公攤、電梯、物業、契稅、會所、公建、開發商的利潤等等,所有的所有,都得自己奮斗而來。
解決溫飽的廣大群眾面臨的第一輪消費熱潮是家電,第二輪消費熱潮是汽車,現在,是面臨第三輪的消費熱潮了:他們一生中最大件和最昂貴的商品房。
于是,買房人被決定了必須要找到月薪六千以上的職業,才能供樓,必須不失去工作,必須不生病,每回朋友聚會都不敢買單,每月零花錢不超過五百,網上曾經流行過一個帖子,叫《月薪一萬的有車有房的悲慘生活》,將這種現狀描述得令人感嘆。
與此同時,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待遇暴漲,潘石屹的一百多位售樓員中,年收入超過一百萬的占了20%,房地產媒體、房地產廣告公司、房地產經紀公司、房地產相關的策劃、創意、設計職位等等薪酬一路高漲,反觀中關村IT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月薪只有2500元,編寫軟件人員被視為"藍領工人"。
市場房價太高,有幾十位上海的海歸族聯合起來購地建房,近期在北京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一人振臂高呼,響應者云集,許多律師、工程公司紛紛表示愿意加盟或援助。與流行的炒房團和組成團購力量與開發商談判相比,這顯然是一件更為獨立的事件,它標志著對房地產入侵生活的一種抗爭。
房地產的烙印與細節
處處都有房地產的烙印。小戶型告訴你,做單身貴族;大戶型告訴你,要一步到位步入成功;TOWN HOUSE告訴你,人生要有品位。如何選擇,除了看好惡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經濟實力。
人被自動地分成了三六九等,住經濟適用房的自然是中低收入者,住高檔社區的自然是律師、高管、私企老板。就像"POLO"被私下稱之為"二奶車"一樣,在南方,一些樓盤也被喚作"二奶村"。樓盤,儼然成為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識別碼。
"我這里將住有兩萬人,電信局專門在這里設了一個電話局,住在這里的人打電話都是內線,不用收費。"一位開發商老總在內部會議上不無得意地說,他規劃這個社區一塊地做幼兒園,于是辦教育的來找他洽談;他規劃做醫院的,于是有醫院的來找他洽談;他規劃做商業的,于是有銀行來找他談。
開發商把一個社區變成一個部落,他就是這個部落的決策者,掌握著兩萬人的起居住行。
對于開出租車的司機來說,則是另一番心境,他們不得不留心乘客嘴里迸出的新的地名,舊有的某某路、某某街往往不被使用了,某某花園、某某名苑、某某城、某某灣是新的目的地。房地產抹去了城市的記憶并重新命名。
飽受房地產沖擊的還有男女關系,酒店式公寓、"男女合租"現象在大都市里并不少見,它可以看作是個人空間被壓縮,這跟公交車上人擠人是一個道理。
如果買房了準備結婚而又突然分手該怎么辦呢?往往會出現男方為"前女友"付月供的局面,這大概就是愛的代價。
有人以為,房地產給消費帶來的最大觀念是"透支"消費,最有名的例子是兩個老太太上天堂的故事:中國老太太到死才攢夠錢買房,但已住不上;外國老太太是住了一輩子新房,到死才把錢還上。這的確是房地產給消費觀念的改變打上的烙印,但是,也經常有朋友扎堆時訴苦說他們的"悲慘生活",除了供房供車之外,在別的領域消費上能省就省了,不敢主動約請朋友聚會,不敢主動去酒吧,不敢主動請客吃飯。
也由此而影響到其人際關系,跟朋友在一起,從來都是畏手畏腳的,因為老是蹭飯吃;跟老板在一起,從來都是唯唯諾諾,因為怕丟掉工作。
難道就沒有好的心情嗎?并非如此,當你住在一處按開發商設計和構造的、能體現生活方式的樓盤里時,自然也是無比愜意、無比滿足的。你在社區里又能認識到同一階層、同一年齡段、相同趣味的新朋友。最重要的是,它帶給你一種安居樂業、事業有成的感覺。兩相權衡,可謂房地產帶來的悲喜劇。
當城市已經不能滿足房地產的胃口時,城市漸漸被房地產占有和控制時,它們又盯上了開發區、城鄉結合部。這是房地產的包圍圈。
20年來,不斷殖民化運動的是房地產,征服城市、改造城市的是房地產,從工業化城市到建筑化城市的是房地產,讓經濟提速的是房地產,讓文化附著的還是房地產。房地產在辦小區、辦教育、辦藝術、辦展覽、辦景觀、辦建筑、辦交通、辦公園,我們已經被包圍了、被鯨吞了,還有什么辦法?
因為房地產,城市無處不在,"無地方性"的城市正在誕生。
> 在共和國的市場經濟學校里,房地產班是GDP明星班之一。
上萬億金錢、幾億噸水泥、過萬套住宅的年投放量,構成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龐大體量。
1992年-2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路牛市,撒足狂奔。有人驚叫"泡沫",有人繼續看好未來20年。房地產的城市流派初見端倪,模仿之后各自創新,融合并豐富著城市氣質。
今天我們討論中國城市時,根本繞不開房地產語境,城市語文與房地產語文幾乎是同義詞。房地產入侵了建筑,入侵了城市規劃,入侵了藝術,入侵了人際關系、社交網絡、階層定位、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并把這一切變成了為房地產服務的合謀。
有人評價說:房地產文化是中國最主流的城市文化。
但中國的房地產語文教材不全是水泥寫成的。教材的編撰秉承了一個中心(人者有其居)、兩個基本點(私有財產權、城市化)、四項基本原則(產業政策、開發資金、供求關系、產品品質),并在很大程度上認同了學生--房地產商們的個性發揮。
每一天,房地產都在唱大戲;每一天,都有新的素材加入到中國房地產語文教材修訂版。
房地產+語文
地產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語文,其修辭策略背后深藏著的是文化烏托邦沖動,及其與現實日益加劇的裂痕。
篇2:關于貫徹國辦發〔2010〕4號文件精神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京建發〔20**〕72號
關于貫徹國辦發〔20**〕4號文件精神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區、縣人民政府搜狐網,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國辦發〔20**〕4號)精神,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費,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增加住房建設用地供應,20**年全市政府土地儲備和一級開發投資不低于1000億元。
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設力度,調整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結構網絡超女,20**年各類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以上,新開工建設和收購各類政策性住房占全市住房新開工套數的50%以上。
二、切實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對已供地未開工、已開工未入市的普通商品住房項目,各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和跟蹤服務,發揮行政審批綠色通道機制作用,促開工、促上市。
三、加快推進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結合保障性住房建設,力爭再用兩年時間,全面完成三區三片棚戶區改造和中心城區危舊房屋保護性修繕任務。進一步完善“修繕、改善、疏散”的舊城房屋保護修繕模式鹿鼎記,加大政府投入,注重舊城風貌的整體保護,疏解人口,使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四、嚴格二套住房購房貸款管理。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嚴格按照風險定價。
五、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個人銷售住房的稅收政策。自20**年1月1日起,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六、嚴格執行《關于規范境外機構和境外個人購買商品房的通知》(京建交〔20**〕103號)中對境外個人在京購房的居住年限和所購房屋的有關規定。
七、加強土地供應管理和批后監管。從嚴控制商品住房項目單宗土地出讓規模,出讓面積原則上不超過20公頃。土地出讓價款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并嚴格按出讓合同約定的時限要求支付剩余出讓價款。加強對已出讓房地產項目批后監管校友錄,依法開展閑置土地的清理。未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期限支付地價款、開工、竣工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嚴格追究違約責任,并限制其參與土地出讓活動。
八、加強商品房銷售管理。商品住房項目預售許可最低規模為施工許可證批準的施工范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后,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三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嚴格按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公開對外銷售。
九、加大房地產市場執法檢查力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市和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無證售房、未按規定時限開盤、捂盤惜售、囤積房源、散布虛假信息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國土資源部門要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用地和囤地、炒地行為;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商品住房價格監管,依法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在房屋交易中的價格欺詐、哄抬房價以及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行為;稅務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偷漏稅行為的查處力度;金融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機構房地產開發貸款業務的監督管理和窗口指導;國有資產監管部門要進一步規范國有大企業的房地產投資行為。::
十、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和信息發布。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統計、分析和監測goodfeel,完善房價分類統計和發布機制,穩定市場預期。
十一、各區(縣)政府要按照本意見要求,切實落實穩定房地產市場、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責任。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各區縣政府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實施情況的指導支持和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 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 北京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 中華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北京監管局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主題詞:城鄉建設 房地產市場△ 意見
抄送:市政府辦公廳天龍八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年2月21日印發
篇3:市場調查在房地產開發中的重要性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在當今商品經濟的時代,這同樣是一句至理名言。而企業知已知彼的方法就是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就是運用科學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系統搜集、記錄、整理和分析有關市場活動狀況的完整資料,為企業預測提供資料數據,為經營決策、制定計劃提供依據。因此說市場調查是企業了解市場情況,進行市場判斷、預測、制定正確經營策略的前提,也可以說,市場調查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房地產業具有建設周期長、資金占壓量大且周轉時間長等特點,因此如何正確地把握市場,更具重要意義。
北京的房地產企業把市場調查作為一種預測市場、輔助決策的重要方法,在認識上是有一個過程的。在1993年以前北京房地產市場,可以說不需要進行詳細認真的市場調查就可以把握市場,因為那時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明顯是賣方市場。只要你建,無論是住宅還是寫字樓,都不愁沒有買家,因此就不愁沒有錢掙,這可以說是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在當時所謂的房地產市場調查,以及依據市場調查而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資金測算,對房地產企業來講,其主要的目的都是完成辦理政府批件的一個步驟,僅僅是一個文件,幾張紙而已。在那個“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里,沒有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會浪費時間認真地去研究和分析市場究竟是什么樣的發展趨勢,因為當時這樣做沒有必要。
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日趨完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調查工作對房地產企業的作用也逐漸顯得重要和現實起來。在是否購買項目用地時,不能再象以往那樣由領導拍腦袋,憑經驗決定是否該買。對地價是多少才有盈利也需要認真測算分析。這是因為近幾年北京的房地產市場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已逐漸由賣方市場轉變成為買方市場,而且買方也從過去的大機關、團體逐漸過渡為個人,如果不了解什么樣的項目才是市場真正需要,對市場發展趨勢沒有明確、清醒的認識,盲目決策,如果一旦在購買土地的決策上發生失誤,其后果將是致命的。因此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認識到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查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在房地產開發的不同階段,市場調查的重點也不盡相同。
(一)購地前的宏觀調查
因為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不可移動性這一特點,所以房地產企業在購買土地之前,要對該地區房地產的整體市場供給、需求狀況進行宏觀的調查,尤其是對該地塊周邊的市場供需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這一區域各類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量是多少,消化量是多少,現在存量是多少,空置率及租金水平如何,結合該地區近兩年各類房地產項目的銷售情況,對各類房地產項目的租售價格走勢如何進行預測。同時進行需求方面的調查,了解該地區對各類房地產項目的需求情況。根據以上供需的宏觀調查結果,確定該地塊大致的產品定位--是做哪一類房地產項目,即:住宅、寫字樓、商場或其它類型建筑。之后,對所確定的類型項目進行更為細致的調查,以確定是做哪一檔次的項目,即高檔、中檔、低檔或者是外銷、內銷,以及主要客戶層的范圍,再進行相應的經濟測算,即:進行征地、拆遷、設計、市政、建安、銷售、財務等費用的估算與預計收入間的綜合盈虧分析。在合理成本利潤率條件下,才能做出是否購買的決策。應該說這一階段的市場調查結果往往是最為關鍵的,因為據此做出的決策將直接關系到項目經營的成敗。
(二)購地后項目產品定位分析
在購地后,就要進行更為詳細而有重點的市場調查分析,依據所確定的產品宏觀定位,對同一檔次的項目市場供給情況及主要客戶層的具體需求進行調查,以給要開發的產品提供更為細致的定位指導。以居住性項目為例,要根據主要客戶群體的消費水平、職業特征、購買偏好等確定以哪一種戶型為主打戶型,各類戶型的建設比例,是采用什么樣的裝修標準等。對于主要消費群體的調查,可以通過直接向可能的潛在客戶調查,也可以向租賃者了解客戶心態,因為租房與買房的人對于房屋的渴望心理是相同的,他們對于房屋的需求也是相同的,而且許多租房者就是潛在的買房者,所以,通過對租賃者的調查去了解客戶的心態是最巧妙的捷徑。把調查來的素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最后使產品的定位更加清晰。
以下是一次對潛在購房者進行需求調查的部分結果:
1、可接受價位在8000-10000元/平方米的客戶對建筑面積需求以150-180平方米為最多。
2、在同樣可接受價位下客戶的首選戶型是三室二廳。
3、經過對于周邊同檔次項目進行供給調查發現所提供的三居以180平方米以上為供應量最大。
供需兩方面綜合對比,可得出以下結論:即在該地區價位在8000-10000元/平方米的項目中,150-180平方米的三居室為市場供需的一個空白點。如果我們的項目已確定在這一價位內,就可以在項目戶型比例中給予考慮。
(三)配合產品設計進行的調查
進入設計階段,市場調查工作也應不斷地深化。應該選擇該地區同檔次的明星樓盤進行重點調查,分析其在設計上的優劣勢,以便在設計時有所依據,因為房地產建設周期長,所以在設計中必須具有超前意識。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作到不僅別人有的我有,還要做到別人沒有想到的,我想到了才行。
2000年在京城CBD商圈內閃亮登場的“鳳凰城”項目之所以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取得了銷售幾萬平方米的矯人業績,就是其充分利用市場調查這一有利工具輔助設計的結果。
該項目的發展商在規劃設計之前,就進行了有重點的市場調查工作,通過對大量購房潛在客戶進行詳細的需求調查后,發現對高檔公寓項目的潛在客戶而言,小區內的環境是除價格、位置、戶型、交通、周邊環境等因素外,對其購買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社區整體規劃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小區內的環境,特別聘請德國規劃師進行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精心保留了現狀的楊樹林,其間有橢圓形林間漫步道穿越;小區主入口設計了以噴泉為主題的庭院廣場,小溪及弧形水道流向園中樹林及噴泉,整體環境自然、寧靜、優雅,使“鳳凰城”成為少有的入住時即為住戶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項目,大大提升了該項目的品質。
在戶型設計時根據需求調查的結果,客戶對朝向有著非常強烈的偏好,而朝向是塔樓設計中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經過仔細推敲,在設計中甚至不惜犧牲塔樓西南角可以建設的面積,而盡可能保證所有戶型的良好朝向。正是由于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市場調查的結果,使其設計符合客戶的心理,且具有超前特性,使得該項目在周邊眾多樓盤中脫穎而出,令人耳目一新,立刻受到市場的歡迎,成為京城最熱賣樓盤之一。
(四)配合市場營銷進行的調查
為配合房地產項目的市場營銷,要對周邊同檔次項目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因為房地產項目的特點之一是地域性,周邊同檔次的項目必將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因此要對其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尤其是對其銷售策略更要給予密切關注,以便公司隨時采取相應對策,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比如經過跟蹤調查,發現周邊同檔次項目采取了降價促銷的策略,在項目的近期營銷策劃中要考慮此情況,及時采取對策。并不一定也同時打降價牌,可以著重宣傳我項目的優勢,讓客戶了解,我項目物有所值,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客戶的流失,還可以借機提升我項目的檔次,反而可以變不利為有利。如果缺乏相關的調查,等到競爭對手營銷策略已對市場造成影響,再事后反應,就會十分被動,失去十分寶貴的商機。
(五)其它方面的調查工作
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還應根據公司對某些具體方面的特殊要求,進行一些專門性、一次性的調查,如:對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的調查,對物業管理收費標準及提供的服務的調查等,以為公司的一些具體決策提供依據。比如中關村地區的某個項目,經過認真的調查分析后,在外裝修方面采用干掛磁板等新技術,使該項目頗具吸引力。
總之,房地產的市場調查工作應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有些人認為:只有項目開發初期才需要進行市場調查,過后就不必要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政策的變化,人們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都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無疑會對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市場和天氣一樣,無時不在變化。事實也確實如此,例如,在一年前140-16 0平方米的大戶型、躍層式的住宅熱賣,但從去年開始,小于100平方米的小戶型銷售情況非常地火爆。曾幾何時,京城的住宅幾乎全被塔式高層所占據,如今,板式小高層、多層帶電梯的板式住宅,TOWNHOUSE(連排住宅)都十分暢銷。甚至“SOHO”等一批新概念住宅也一度成為市場的寵兒,可見市場在瞬息萬變。如果沒有經常性的市場調查工作,就不可能及時了解市場的變化情況和采取應變措施。因此,具有遠見卓識的房地產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選派專人,設立專職負責市場調查的工作部門或組織系統,訂立合理的規章制度,讓房地產企業本身的市場調查工作不會時斷時續,而是結合營銷業務的實際需要不斷地改變調查的重點,經常性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市場調查工作貫穿著房地產開發的各個階段,真正成為房地產企業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