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范圍:公司所有擬建、待建及已建成項目的結構、設備、電氣專業方案評審、施工圖紙審查、技術方案論證等技術工作及工程技術委員會成員管理。
規范目的:維護公司的利益,從本公司的角度出發,審查設計圖紙的實用性、經濟性、技術性、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對項目目標的投資、質量、進度進行控制,做好項目經理部的技術支持。廣泛利用社會力量,解決工程當中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為公司提供工程技術方面的決策依據。
第一部分:技術委員會組成及專家成員任職資格
第一條:技術委員會由兩部分人員組成,即公司內部人員和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
第二條:公司內部人員由工程管理部主要成員,萬創1人、研究中心1人、各項目經理部主要技術骨干組成。由工程管理部初選,報公司領導批準;
第三條: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由工程管理部組織聘請行業專家、技術權威組成,總數為7-11名,具體如下:
結構專業:3-5名
電氣專業:2-3名
設備專業:2-3名
第四條: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的選擇,主要采取邀請或推薦的方式,由工程管理部進行調查及初選后,報公司領導批準。www.dewk.cn決定聘任后,頒發聘書,聘書的有效期為一年。聘期滿后,由工程管理部對所有工程技術委員會成員的技術水平、工作狀態、配合協作進行綜合評定。評定合格的,經雙方協商,確定是否續聘;不合格的,由工程管理部提出解聘建議,報公司領導批準。
第五條:入選工程技術委員會需具備以下條件:
1、現從事的工作,必須是與建筑工程有關的行業,且在行業當中較有影響的技術權威,如:設計、監理、質檢、施工等;
2、須有在建筑及相關行業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具備高級工程師職稱。對主要負責結構專業設計評審的成員,還須具有"國家注冊結構工程師證書"。
第二部分:工作內容及程序
第六條:設計階段:
1、各階段設計完成后,由萬創公司向工程管理部提供全套圖紙兩套;
2、在項目設計的方案、擴初、施工圖階段,工程技術委員會負責對結構、電氣、設備專業的方案及圖紙進行審查,建筑專業由萬創公司負責;
3、對投資影響較大的分項,如:基礎、主體結構部分,大型設備,將作為重點審查內容。具體的審查內容分為:
一般性設計問題:圖紙當中的錯、漏、碰、缺;
一般性技術問題:在技術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同時被設計院采用,但對于成本方面無具體作用的;
重大隱患問題:由于原設計考慮不周,使得工程存在重大質量隱患,如:違反現行國家規范、結構可靠度不符合國家標準、
節約成本問題:樁基的采用型式,基礎的采用型式及造價的比較,主體結構的鋼筋及砼含量的比較等等,由于專家的意見,使工程造價與原設計相比降低很多造價的問題。
4、審查意見形成后,由工程管理部整理成文并負責與設計院對接、落實。萬創公司項目負責人配合。
第七條:施工階段:
現場如發生重大質量問題或其它疑難問題,在設計院、承包商表示無法處理或無相關經驗時,項目經理部向"工程技術委員會"提出申請,經工程管理部確認,確屬疑難問題時,工程管理部組織工程技術委員會相關專業成員進行處理。
第八條:使用階段:
如出現與安全有關的重大隱患,應首先由業主服務中心請設計、質檢、施工、監理進行復核、處理,若上述單位表示無法處理時,業主服務中心應及時向工程管理部提出申請,經確認后,工程管理部組織工程技術委員會相關專業成員進行處理。
第九條:技術培訓:
工程管理部將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不定期邀請各類專家,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活動。
第三部分:工程技術委員會經費
第十條:報酬:
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審圖及處理現場疑難問題時提出的各種問題及建議,經工程管理部及成本管理部分析、確認后,按以下標準支付報酬:
1、對只提出"一般性設計問題及一般性技術問題"的成員,每審圖一次,付酬金人民幣:1000元整/人(不含稅金)。
2、對提出存在"重大隱患問題"的成員,一次性獎勵人民幣:5000元整/人(不含稅金)。
3、對提出結構方面"節約成本問題"的成員,經設計院認可及公司成本管理部核定后,節約成本總額在100萬以內的(含100萬),按節約成本總額的5%計取報酬;節約成本總額在100萬以上的,超出部分,按節約成本總額的3%計取報酬,總額10萬元封頂。
4、對提出設備、電氣方面"節約成本問題"的專家成員,經設計院認可及公司成本管理部核定后,按節約成本總額的5%計取報酬,::總額5萬元封頂。
5、對于處理現場疑難問題的成員,在提出具體措施并經各方認可后,每人報酬人民幣:1000元整(不含稅金)。
6、對于本條第3、4款內容,專家個人所得報酬,應按國家稅法有關規定,自行納稅。
7、成本部核算的節約成本總額數,應為剔除因設計變動而引起加曬圖紙、施工難度增加、工期變化等因素所產生費用后的凈值。
8、為鼓勵專家人員積極性,工程管理部根據具體情況,每人每年發500-1000元的購物卡。
第十一條:活動經費:
1、辦理證書。
2、舉辦學術交流、參觀考察。
3、定期舉行聯誼活動。
4、以上活動(除辦理證書外),每季度舉辦一次,每次經費為人民幣:5000元整。
第十二條:培訓、講課的報酬,按公司《培訓課酬支付管理規范》執行。
第十三條: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十四條:本規范執行監督人為工程管理部經理。
篇2:工程技術委員會管理規范
適用范圍:公司所有擬建、待建及已建成項目的結構、設備、電氣專業方案評審、施工圖紙審查、技術方案論證等技術工作及工程技術委員會成員管理。
規范目的:維護公司的利益,從本公司的角度出發,審查設計圖紙的實用性、經濟性、技術性、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對項目目標的投資、質量、進度進行控制,做好項目經理部的技術支持。廣泛利用社會力量,解決工程當中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為公司提供工程技術方面的決策依據。
第一部分:技術委員會組成及專家成員任職資格
第一條:技術委員會由兩部分人員組成,即公司內部人員和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
第二條:公司內部人員由工程管理部主要成員,萬創1人、研究中心1人、各項目經理部主要技術骨干組成。由工程管理部初選,報公司領導批準;
第三條: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由工程管理部組織聘請行業專家、技術權威組成,總數為7-11名,具體如下:
結構專業:3-5名
電氣專業:2-3名
設備專業:2-3名
第四條: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的選擇,主要采取邀請或推薦的方式,由工程管理部進行調查及初選后,報公司領導批準。www.dewk.cn決定聘任后,頒發聘書,聘書的有效期為一年。聘期滿后,由工程管理部對所有工程技術委員會成員的技術水平、工作狀態、配合協作進行綜合評定。評定合格的,經雙方協商,確定是否續聘;不合格的,由工程管理部提出解聘建議,報公司領導批準。
第五條:入選工程技術委員會需具備以下條件:
1、現從事的工作,必須是與建筑工程有關的行業,且在行業當中較有影響的技術權威,如:設計、監理、質檢、施工等;
2、須有在建筑及相關行業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具備高級工程師職稱。對主要負責結構專業設計評審的成員,還須具有"國家注冊結構工程師證書"。
第二部分:工作內容及程序
第六條:設計階段:
1、各階段設計完成后,由萬創公司向工程管理部提供全套圖紙兩套;
2、在項目設計的方案、擴初、施工圖階段,工程技術委員會負責對結構、電氣、設備專業的方案及圖紙進行審查,建筑專業由萬創公司負責;
3、對投資影響較大的分項,如:基礎、主體結構部分,大型設備,將作為重點審查內容。具體的審查內容分為:
一般性設計問題:圖紙當中的錯、漏、碰、缺;
一般性技術問題:在技術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同時被設計院采用,但對于成本方面無具體作用的;
重大隱患問題:由于原設計考慮不周,使得工程存在重大質量隱患,如:違反現行國家規范、結構可靠度不符合國家標準、
節約成本問題:樁基的采用型式,基礎的采用型式及造價的比較,主體結構的鋼筋及砼含量的比較等等,由于專家的意見,使工程造價與原設計相比降低很多造價的問題。
4、審查意見形成后,由工程管理部整理成文并負責與設計院對接、落實。萬創公司項目負責人配合。
第七條:施工階段:
現場如發生重大質量問題或其它疑難問題,在設計院、承包商表示無法處理或無相關經驗時,項目經理部向"工程技術委員會"提出申請,經工程管理部確認,確屬疑難問題時,工程管理部組織工程技術委員會相關專業成員進行處理。
第八條:使用階段:
如出現與安全有關的重大隱患,應首先由業主服務中心請設計、質檢、施工、監理進行復核、處理,若上述單位表示無法處理時,業主服務中心應及時向工程管理部提出申請,經確認后,工程管理部組織工程技術委員會相關專業成員進行處理。
第九條:技術培訓:
工程管理部將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不定期邀請各類專家,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活動。
第三部分:工程技術委員會經費
第十條:報酬:
工程技術委員會專家成員審圖及處理現場疑難問題時提出的各種問題及建議,經工程管理部及成本管理部分析、確認后,按以下標準支付報酬:
1、對只提出"一般性設計問題及一般性技術問題"的成員,每審圖一次,付酬金人民幣:1000元整/人(不含稅金)。
2、對提出存在"重大隱患問題"的成員,一次性獎勵人民幣:5000元整/人(不含稅金)。
3、對提出結構方面"節約成本問題"的成員,經設計院認可及公司成本管理部核定后,節約成本總額在100萬以內的(含100萬),按節約成本總額的5%計取報酬;節約成本總額在100萬以上的,超出部分,按節約成本總額的3%計取報酬,總額10萬元封頂。
4、對提出設備、電氣方面"節約成本問題"的專家成員,經設計院認可及公司成本管理部核定后,按節約成本總額的5%計取報酬,::總額5萬元封頂。
5、對于處理現場疑難問題的成員,在提出具體措施并經各方認可后,每人報酬人民幣:1000元整(不含稅金)。
6、對于本條第3、4款內容,專家個人所得報酬,應按國家稅法有關規定,自行納稅。
7、成本部核算的節約成本總額數,應為剔除因設計變動而引起加曬圖紙、施工難度增加、工期變化等因素所產生費用后的凈值。
8、為鼓勵專家人員積極性,工程管理部根據具體情況,每人每年發500-1000元的購物卡。
第十一條:活動經費:
1、辦理證書。
2、舉辦學術交流、參觀考察。
3、定期舉行聯誼活動。
4、以上活動(除辦理證書外),每季度舉辦一次,每次經費為人民幣:5000元整。
第十二條:培訓、講課的報酬,按公司《培訓課酬支付管理規范》執行。
第十三條: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十四條:本規范執行監督人為工程管理部經理。
篇3: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章程
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會議經營與服務標準化工作的實施,并規范上海市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市旅標委”)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會獎 專業委會”)的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為促進上海會議服務業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推動上海國際商務會議旅游目的地建設,上海市旅標委根據工作需要組建會獎專業委員會,并確定委員名單、 職責等。
第三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在上海市旅標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四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委員以行業和技術專家為主體,委員會委員通過推薦并經上海市旅標委審核、任命。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五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秘書處設立在上海旅游會展推廣中心。
第六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由主任委員、秘書長和專家委員組成。
第七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設秘書長1名,在主任委員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主任委員的職責:
(一) 負責會獎專業委員會年度計劃的制定;
(二) 負責會獎專業委員會各項工作的推進。
秘書長的職責:
(一) 負責秘書處對外日常聯絡工作,完成委員會安排的任務;
(二) 負責委員的人選、管理、聯絡,協助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三) 負責定期向主任委員及上海市旅標委報告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
第八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委員數量不低于10名。
第九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委員的任命
(一) 由上海市旅標委推薦或會獎專業委員會三名以上委員提名產生;并向秘書處提交《上海市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候選委員推薦表》( 見附件);
(二) 由秘書處將候選人推薦表提交上海市旅標委審核;
(三) 對通過審核的候選委員頒發證書并簽訂相關協議;
(四) 委員任期為三年,續聘工作由上海市旅標委負責執行。
第十條 會獎專業委員會委員的退出會獎專業委員會委員符合以下任一條件視為退出。
(一) 自愿退出;
(二) 不再從事會展獎勵旅游工作;
(三) 違反本章程規定的。
第三章 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委員的條件和義務
第十一條 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委員的條件
(一) 必須是中國公民,不限年齡、性別、地域;
(二) 志愿為上海會展獎勵旅游標準化建設服務;
(三) 在會展獎勵旅游領域有資深的從業經驗,并有一定的成就或建樹;
(四) 對會展獎勵旅游服務行業規范標準有較深入的認知;
(五) 所在機構/企業和本人是上海市旅標委制定的相關標準的支持者;
(六) 遵紀守法,公正廉明,無不良記錄。
第十二條 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委員的義務
(一) 擁護和遵守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章程,積極維護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的整體形象和聲譽;
(二) 保守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內部相關信息,未經批準,各委員不得對外傳播或發布相關信息;
(三) 在自己的機構和企業積極推介、執行相方標準;
(四) 積極參加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的活動,承擔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分配的任務。
第四章 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職責
第十三條 研究會展獎勵旅*業的國內外標準化現狀和發展趨勢,根據市場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參與會議經營與服務系列標準的研究和探討;
第十四條 持續推進會議經營與服務規范系列標準制定、修訂工作;
第十五條 參與開展標準評定細則的制定工作;
第十六條 公正地對參加評選的機構進行打分評定工作;
第十七條 對會議經營與服務規范系列標準及評定結果進行積極的宣傳;
第十八條 定期召開委員會各項工作會議,制定工作計劃,推進各項工作如期開展。
第五章 其它
第十九條 本章程經上海市旅標委審議通過;
第二十條 本章程的修改需經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大會討論,并獲得2/3以上(含 2/3)贊成,并經上海市旅標委審議方為通過;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歸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所有;
第二十二條 本章程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本章程自上海市旅標委審定通過之日起生效。
附件 :
《上海市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展獎勵旅游專業委員會候選委員推薦表》
單位名稱 |
中文: |
|||
英文: |
||||
公司地址 |
||||
聯系人 |
姓名 |
性別 |
||
職務 |
手機 |
|||
電子郵件 |
||||
公司簡介/業務領域 |
||||
研究方向/專業特長/主要成就 |
||||
上海市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