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班國旗下講話稿:禮貌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
禮貌和教養對于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也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
中國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是治國安邦的根本。“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剩后嗣者也。”禮同時又是立身之本和區分人格高低的標準。《詩經》言:“人而無禮,胡不遺死?”孔子說:“不學禮,無以亙。”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禮”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作為道德規范,它的內容比較復雜。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禮教”;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謂“禮貌”;用于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
“禮”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辭讓之心,出于對長輩,對道德準則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作為一種倫理制度,“禮教”在歷史上曾起過消極的作用;但作為道德修養和文明的象征,禮貌、禮讓、禮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禮貌具有歷史的繼承性和發展性,因民族、性別、長幼差別而異。
篇2:小學第2周國旗下講話: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小學第2周國旗下講話: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乍暖還寒、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我們走進充滿春天氣息的三月。三月,是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欣欣向榮的美好季節,也是我們同學們長知識、長身體的最佳時節。我們一定要在這個美好的時節,珍惜每一寸光陰,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道習題,吸收消化好每一點知識,不負這大好春光。
三月,是文明禮貌月,我們每一個同學,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播撒文明的種子,掀起文明的新風。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讓清新的春風春雨洗滌我們的心靈,讓一切野蠻、粗俗、丑陋的言行在我們身邊消失。你的一句禮貌的問候,會給同學、老師帶來如春風般的溫暖;你彎腰從地上揀起一片紙屑,會給我們美麗的校園帶來一片文明的春色。
48年前的3月5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出響亮的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此,雷鋒這個平凡而崇高的名字,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雷鋒叔叔永遠是我們的榜樣。“雷鋒精神”既光芒萬丈,也近在咫尺:看見水龍頭沒關緊,主動上前把它擰緊,我們就是“節能小雷鋒”;看見地上靜靜地“躺”著一片紙屑,主動彎腰把它撿起,我們就是“環保小雷鋒”;看見家庭困難的同學遭遇困境,主動伸手幫他們一把,我們就是“愛心小雷鋒”;看見校園里老師勤勞的身影,主動問上一聲好,我們就是“禮貌小雷鋒”……
在春風蕩漾的三月,讓我們用溫暖的問候、甜美的微笑和高尚的行為鑄造起一個又一個新時代的“雷鋒”。
同學們,春光無限好,行動趁此時。三月里,學校大隊部也將組織一系列活動。希望同學們積極地投入到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使自己真正成長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篇3:小學第3周國旗下講話: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小學第3周國旗下講話: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常常聽到的話,它從我們上學的第一天起就一直陪伴著我們走到現在,然而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又有幾個同學能真正做到呢?你是否在接受了老師的幫助后,客氣地說一聲“謝謝您”,你是否在和老師碰面時,微笑的說一聲“老師好”,你是否在放學的路上見到老師時禮貌地說一聲“老師再見”,你是否在違反了學校紀律時抱歉地向老師說一聲“老師對不起”。目前,我們威海市又開始了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我們的校園小百靈廣播已經播出了創城的倡議書,作為威海市的一名小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僅是南山小學,而是代表威海公民的文明形象。
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與文明交談,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做文明的學生,需要大家有明確的目標,在此,再次提議大家做到:
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
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
用我們輕輕的腳步,營造出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環境的校園,管住我們的腳,不橫沖直撞。
同學們,做文明之人,應是我們大家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美麗的威海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愿我們自己逐步成長為高尚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