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自查報告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和省市有關課程設置的各項文件精神,不斷地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現把我校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情況自查報告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和《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精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堅持素質教育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育人意識、服務意識,增強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狠抓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反思。對于新的課程理念,學校通過會議、網絡等渠道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在課程開設方面,我校認真落實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設置與開發。
(1)國家課程
我校嚴格按普通全日制小學課程設置方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周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綜合實踐和音體美課程都有兼職的教師,實在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過程中的空間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2)地方課程
針對不同的年級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我校按照《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設置的要求,能夠符合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設置的要求。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3、教師隊伍建設上,充分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保證了開齊開足課程。教學設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爭與現在的教學要求平衡。
4、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有針對性,便于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采用學區規定的“四讀、四步模式”,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5、強化體育鍛煉,確保陽光活動。保證學生每天課外活動的時間不少于上級的規定。
篇2:X小學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自查報告
某小學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自查報告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和省市有關課程設置的各項文件精神,不斷地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現把我校落實《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情況自查報告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和《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精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堅持素質教育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育人意識、服務意識,增強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狠抓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反思。對于新的課程理念,學校通過會議、網絡等渠道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在課程開設方面,我校認真落實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設置與開發。
(1)國家課程
我校嚴格按普通全日制小學課程設置方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周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綜合實踐和音體美課程都有兼職的教師,實在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過程中的空間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2)地方課程
針對不同的年級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我校按照《省義務教育課程(實驗)計劃表》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設置的要求,能夠符合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設置的要求。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3、教師隊伍建設上,充分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保證了開齊開足課程。教學設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爭與現在的教學要求平衡。
4、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有針對性,便于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采用學區規定的“四讀、四步模式”,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5、強化體育鍛煉,確保陽光活動。保證學生每天課外活動的時間不少于上級的規定。
篇3:X鄉兩基工作自查報告
X鄉兩基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中江縣人民政府、中江縣教育局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我鄉組織了黨委、政府及學校有關領導對元興鄉中學、鄉中心小學及各村小學的初等義務教育階段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率、在校學生年輟學率、畢業率、完成率、殘疾人口入學率及成人教育等進行了自查。通過自查,各學校做到了數據準確,家底清楚,證據齊全,裝訂規范。各項指標、軟件資料、設備設施均符合上級要求。現將自查結果匯報如下,敬請各位領導核實評估并提出寶貴意見。
一、基本情況
元興鄉位于中江縣最南端,距縣城82公里,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35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全鄉共有居民5202戶,人口17420人,其中農業人口16610人。
全鄉共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4所(其中村3所)。全鄉有中學教學班8個,在校生419人;小學教學班17個,在校生723人。中學有教職工32人,其中專任教師29人;小學有教職工40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
二、九年義務教育自查情況
(一)普及程度
1、初等義務教育階段
①6—12周歲正常兒童1296人,已入學1296人,入學率100%;
②上學年初在校學生912人,輟學0人,輟學率為0%;
③上學年初小學畢業生182人,實際畢業182人,畢業率100%;
④15周歲少年219人,小學畢業219人,依法免入學0人,完成率100%;
⑤6—15周歲殘疾人口2人,依法免入學0人,已入學2人,入學率100%;
2、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階段
①13—15周歲正常人口664人,已入學664人,入學率100%;現有在校學生419人,初中階段入學率119.43%;
②上學年初在校學生417人,沒有輟學,輟學率0%;
③上學年初畢業生417人,實際畢業120人,畢業率100%;
④17周歲青年208人,初中畢業203人,完成率100%。
(二)師資水平
小學專任教師37人,學歷合格37人,合格率100%;初中專任教師29人,學歷合格29人,合格率100%。
(三)辦學條件
元興鄉中小學校園總面積2940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9636平方米,教師宿舍1887平方米,學生宿舍700平方米。
(四)教育經費
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統一按時劃在個人工資卡上。上級劃撥的公用經費全用于學校維修、改造及改善辦學條件。
(五)教育質量
德育:統一思想認識,樹立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觀念;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推動各學段德育與學科教育的有機結合;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創建新型學校社區協作機制,逐步開展家長教師協會試點;大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整體提高教師德育素養;建設中小學德育信息化平臺,發揮校園網絡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鼓勵德育創新,大力培育和推廣先進典型經驗、優秀研究成果;建立德育研究發展體系,建設新的德育工作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廣泛爭取社會支持。
智育:智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育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普及,在智育理論問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現代化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大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并培養科學態度,為學生奠定比較完全的知識基礎;積極發展學生的智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
體育:元興鄉黨委、政府以提高全鄉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為宗旨,開展了豐富多采的體育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斷加強體育教師隊建設,提高了中小學體育課堂教育質量,推動了我鄉學校體育工作的新發展。一是抓好隊伍建設,體育教師素質得到提高;二是加強體育課常規管理,教科研質量明顯提高;三是深入開展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學生體質健
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四是組織體育競賽活動,推動了學校體育競技水平,每年春、冬兩季學校組織開展運動會,開展田徑、乒乓球、藍球等比賽,擴大學生參與面,有效促進了全鄉學生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