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服務擬建立的組織機構及人員的培訓、管理
一、擬建立的組織機構及人員的配備
1.管理處組織架構及部門設置
管理處組織架構及部門設置
2.管理處運作方式
管理處實行管理處經理負責制的直線制領導形式,下設業戶服務部、設備管理部、保安服務部、保潔綠化部四個部門,實施管轄區域內統一的物業管理。
管理處經理集指揮與職能于一身,全面掌握日常工作及人員狀況,減少失控。各項工作的安排及臨時任務的下達,均由管理處經理直接安排,各部門主管下屬員工直接向其主管負責,各部門主管直接向管理處經理負責。
3.部門職責
業戶服務部:業戶服務部主要負責日常與業戶之間的聯系,處理包括入伙服務、業戶接待、權籍管理、收費管理、維修資金管理、裝修管理、檔案管理、投訴、報修等事宜,協調各部門工作。
保安服務部:保安部負責小區治安,交通與消防管理工作,包括門崗服務、巡視管理服務、車輛管理服務、監控管理服務、治安管理服務。
設備管理部:設備管理部負責整個項目的設備維修養護服務,包括電梯設備、房屋、給排水、供配電、弱電系統、消防系統、智能化系統等公共設備設施的維保服務。
保潔綠化部:清潔管理部負責環保管理及小區公共區域衛生和綠化服務。
此外采購、人事、培訓等事務將由人事部、物流中心、培訓中心與管理處經理負責。
二、培訓及管理
1.培訓承諾
各類服務人員上崗培訓率達到100%,各類專業人員持證上崗。
2.培訓計劃
源源不斷的人員培訓是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根本保證。為此,公司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了自己的“培訓中心”。“培訓中心”每年舉辦二期6個月全脫產的物業經理培訓班和不定期的各類專業的培訓班。
培訓師資由公司中級以上的專業管理人員和外聘一些專家、學者及境外資深物業管理專家擔綱,講授市場的營銷策劃和各類物業的管理,從物業管理的規范服務、運用計算機管理到物業管理人員的配備及物業管理經費的籌措、成本核算及資金的運行等。到目前為止,已有多名人員經過經理崗位培訓上崗,而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3.新進員工培訓方案
培訓目的:使新員工了解公司概況、企業文化、各項規章制度等,以便能迅速地適應公司的運作模式、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培訓內容:
公司基本情況、組織機構、主要領導介紹;
公司管理理念和服務理念教育;
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傳遞;
《員工手冊》、職業道德及有關制度教育。
培訓時間:4課時。
4.管理處經理、副經理培訓
通過培訓使培訓人員能參與市場競爭,能獨立操作一個樓盤,有較強的公關意識與協調能力,必須掌握物業管理的法規政策,懂得各類物業權屬的手續辦理,掌握資金的運行原則和資金的正確使用,成為企業領導的好當家。
培訓時間為3~4周。
5.各部門主管培訓
通過培訓,能協助物業經理的工作,做好各自崗位的本職工作,制定部門崗位責任制,協調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關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下屬進行崗位培訓。
培訓時間為3~4周。
6.一般管理人員培訓
通過培訓,樹立100%為業戶服務的思想,把“服務”作為一種敬業精神,基本了解物業經營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必須掌握建筑知識、機電設備維修保養知識,物業環境保護及管理知識,文檔管理知識等。
培訓時間為2~3周。
篇2:物業服務項目經理培訓班學習心得體會
物業服務項目經理培訓班學習心得體會
9月18日,在縣房管局物管所的安排下,我參加了由市房管局舉辦的物業服務項目經理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是物業管理基礎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消防安全等幾個方面。通過培訓和學習,使我對物業管理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觀念在不斷的更新。我們所面對的業主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對我們服務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當前的物業管理也不再是、也不可能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原始的清潔、綠化和安全巡視管理。它正朝著更加專業化的管理、精細化的分工、人性化的服務發展,而這些正越來越成為物業服務的主要內容。
特別是在5.12大地震期間,我們公司全體員工上下一條心,檢查轄區內房屋抗震情況和安全通道暢通狀況,加強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和演練。我們還為災區人民捐助了部分救災物資。我雖然沒有投身到抗震第一線,但在地震期間我做到了一個職業經理人應該做的事情。時刻守護好我們的家園就是對業主的最好報答。
總而言之,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的管理,配合熱心、誠心、耐心的服務理念,最終會取得業主的信任、理解、關心和支持,也最終能為企業和員工帶來更多、更穩定的利益。幾年來,方佳物業通過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正沿著這條道路,朝著“更專業、更精細、更人性、更完美”的目標前進。
本文源自:《淮安物業管理》 孫洪銀
篇3:前期物業服務管理民事法律關系培訓感想
前期物業服務管理民事法律關系培訓感想
星期五,在相成物業公司的培訓中心舉辦了一場法律知識的學習輔導。由長沙著名律師z先生來演講。
現將我的受訓感想以文字的形式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物業服務的民事法律關系是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具體表現形式有《物業服務合同》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兩種情狀況。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當事人不僅涉及建設單位與物業服務企業、也涉及業主。《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是建設單位...開發商與服務企業就前期管理階段雙方的權利義務達成的協議,是物業服務企業被授權開展物業管理服務的依據。
目前在“委托合同關系”的一致認同的基礎上,在法律實踐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狀況。一種物業服務合同即是委托聘用關系;而另一種物業服務合同是委托代理的關系。通過這次律師來公司普法演講,我深刻地認識到《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是屬于“委托代理關系”。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是屬于“委托聘用”關系。
在前期物業管理中的民事法律關系中,購房客戶從“債權人”取得鑰匙收房、辦理產權登記而演變為“物權人”;建設單位...開發商“授權”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分戶驗收、交房入伙、商品房質量維保的監督實施和開展物業服務的具體內容,建設單位...開發商和物業服務企業之間形成了“委托代理”的民事法律關系。
在前期物業服務管理的過程中,物業服務企業如何在建設單位...開發商與購房客戶“未來的小業主”之間規避風險責任?
這一點是我從事物業服務行業以來確實是未曾考慮到的問題。
物業服務企業與建設單位...開發商之間,既然是“委托代理關系”;那么“委托代理人按照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權”。《合同法》第四百零一條規定:受托人應當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報告委托事務的處理情況。委托合同終止時,受托人應報告委托事務的結果。從民事法律關系之中,我清晰地認識到在前期物業服務的過程中,物業服務企業對物業項目的前期介入、前期管理的立足點就是為“建設單位...開發商”的品牌服務,同時也為物業服務企業品牌建設拓展空間。
每一位物業服務企業員工在前期物業服務管理的過程中不僅代表著物業服務企業的形象也在執行著“建設單位...開發商的代理人”的義務、代表著建設單位的形象。那么,在前期物業服務的過程中,物業服務企業在為“業主”提供規范的物業八項服務的時候就必須維護“建設單位...開發商”的正當權益。時刻牢記《委托代理人》的職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物業服務企業與建設單位...開發商攜手共榮的發展趨勢。
在前期物業服務管理的過程中,如何正確行使《委托代理》的義務和權利,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各種記錄表單之中是否有“越權”的狀況?值得我深思和重新審核設計“記錄表單”的應用格式。
黃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