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業務課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數字信號處理及應用
代碼:892
總綱
一、適用的招生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
二、考試的基本內容及要求
本考試大綱主要要求學生了解在數字系統中處理信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在確知信號方面牢固掌握其時域及變換域的分析方法與技能,如掌握離散時間信號的線性、時不變、因果、穩定性的分析,離散信號的譜分析的原理、實現方法,以及數字濾波器系統的設計及實現,為日后分析解決實際數字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打下基礎。
考試基本內容及要求
1.信號分類及離散系統基礎知識
掌握離散時間信號與系統分析方法:時域離散時間信號的表示方法、線性時不變系統的穩定性和因果性、系統的輸入輸出關系、以及模擬信號的數字處理方法。以理想抽樣和實際抽樣為例,掌握方波脈沖及理想脈沖信號的取樣過程,時域及頻域轉換的特征及圖譜;掌握迭代法求解常系數線性方程的方法。
2.離散信號與系統分析基礎
掌握時域離散信號和系統的頻域分析方法:時域離散信號的傅立葉變換、z變換及它們的性質、特點和相互轉換關系,了解頻域分析的原理與方法;掌握序列傅里葉變換的概念及其與z變換的關系;熟悉典型序列的變換對;了解系統行數、系統頻率響應的計算方法及幾何法確定系統頻率響應;了解連續時域信號采樣方法及采樣定理。
3.離散傅里葉變換
掌握離散傅里葉變換(DFT)的定義、性質、物理意義,頻域采樣定理和應用。了解周期序列的定義;掌握DFT對連續信號進行頻譜分析的方法;
4.快速傅里葉變換
掌握直接計算DFT的問題及改進的途徑;按時間抽取(DIT)的基2-FFT算法;按頻率抽取(DIF)的基2-FFT算法;利用FFT分析時域連續信號頻譜;線性卷積的FFT算法——快速卷積過程。
5.數字濾波器結構
掌握數字濾波器的原理、結構特點與表示方法;IIR濾波器的直接Ⅰ型、直接Ⅱ型、級聯型、并聯型結構;FIR濾波器的直接型、級聯型、頻率采樣性結構。了解同一濾波器實現結構不同將影響到系統的精度、誤差、穩定性及運算速度等優缺點。
6.無限長單位脈沖(IIR)濾波器的設計
掌握設計濾波器的基本概念,如幅頻響應與相頻響應表示、通帶允許最大衰減量公式等;采用幅度平方函數求解模擬傳遞函數等;IIR濾波器設計的特點;用脈沖響應不變法設計IIR數字濾波器;用雙線性變換法設計IIR數字濾波器。要求理解常用模擬低通濾波器特性,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濾波器特點及基本設計步驟。
7.有限長單位脈沖(FIR)濾波器的設計
掌握線性相位FIR濾波器的特點及結構流圖;用窗函數法設計FIR濾波器;頻率抽樣法設計FIR濾波器的特點及結構分析;FIR濾波器和IIR濾波器的比較。了解數字濾波器的應用。
考試參考書目:《數字信號處理教程》(第三版),程佩青
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2
篇2:造價工程師考試土建計量備考資料:這些數字要記住
20**年造價工程師考試土建計量備考資料:這些數字要記住
數字1/1%
①當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閉時,應在洞口上部設置截面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長度不小于1m,且應大于兩梁高差的2倍,但對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圈梁不宜被洞口截斷。
②路肩橫向坡度一般應較路面橫向坡度大1%。
③停放場的最大縱坡與通道平行方向為1%,與通道垂直方向為3%.出入通道的最大縱坡為7%,一般以小于等于2%為宜。
④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在抹灰24h后進行養護。
⑤經驗表明,噴射混凝土,噴頭與噴射作業面的最佳距離為1m。
⑥不排水挖土下沉。若沉井穿過的土層中有較厚的亞砂土和粉砂土,地下水豐富,土層不穩定,有產生流砂的可能性時,沉井就宜采用不排水挖土下沉,下沉中要使井內水面高出井外水面1-2m,以防流砂。
數字3/3%
①住宅建筑按層數分類:1~3為低層住宅,4~6層為多層住宅,7~9層為中高層住宅,10層及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為高層住宅。
②平屋頂結構找坡的坡度宜為3%。
③水泥強度是指膠砂的強度而不是凈漿的強度,在標準溫度(20℃±1℃)的水中養護,測3d和28d的試件抗折和抗壓強度,以規定齡期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劃分強度等級。
④濕度小的黏性土挖土深度小于3m時,可用間斷式水平擋土板支撐。
⑤為了防止發生離析現象,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在豎向結構中限制自由高度不宜超過3m,否則應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⑥卷材的鋪貼方向當屋面坡度小于3%時,宜平行于屋脊鋪貼。
數字5
①侵入巖又分為深成巖(形成深度大于5km)和淺成巖(形成深度小于5km)。
②寬張裂隙>5mm。
③埋深大于等于5m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礎寬度4倍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埋深為0.5~5m或埋深小于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基礎埋深的原則是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盡量淺埋,除巖石地基外,不應淺于0.5m。
④砌石路基,基底面以1:5向內傾斜。
⑤護肩路基高度一般不超過2m,其內外坡均直立,基底面以1:5坡度向內傾斜。
⑥護腳由干砌片石砌筑,斷面為梯形,頂寬不小于1m,內外側坡坡度可采用1:0.5~1:0.75,其高度不宜超過5m。
⑦停車場的出口與入口宜分開設置,單向行駛的出(入)口寬度不得小于5m,雙向行駛的出(入)口寬度不得小于7m。小型停車場只有一個出入口時,出(入)口寬度不得小于9m。
⑧一般開挖深度在5m以內的稱為淺基坑(槽),開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稱為深基坑(槽)。
⑨對松散、濕度大的土可用連續式水平擋土板支撐,挖土深度可達5m。
⑩輕型井點單排布置適用于基坑、槽寬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過5m的情況。
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日穩定低于5℃時,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一般當覆蓋層厚度小于5m時,可考慮明挖法。
數字7/14
①砌體砌筑時,混凝土多孔磚、混凝土實心磚、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等塊體的產品齡期不應小于28d。
②填充墻與承重主體結構間的空(縫)隙部位施工,應在填充墻砌筑14d后進行。
③氣壓焊當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兩鋼筋直徑差不得大于7mm。
④混凝土的自然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a.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并保濕養護;干硬性混凝土應于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養護。當日最低溫度低于5℃時,不應采用灑水養護。
b.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保濕養護,保濕養護可采用灑水、覆蓋、噴涂養護劑等方式,混凝土灑水養護的時間: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應少于7d;采用其他品種水泥時,養護時間應根據水泥性能確定;采用緩凝型外加劑、大摻量礦物摻和料配制的混凝土,不應少于14d;抗滲混凝土、強度等級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應少于14d;后澆帶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地下室底層和上部結構首層柱、墻混凝土帶模養護時間,不宜少于3d。
⑤溝槽、基坑、一般土方的劃分為:底寬≤7m且底長>3倍底寬為溝槽;底長≤3倍底寬且底面積≤150m2為基坑;超出上述范圍則為一般土方20。
數字10/10%
①黏性土是塑性指數大于10的土。
②堆填時間超過10年的黏性土、超過5年的粉土、超過2年的砂土,均具有一定的密實度和強度,可以作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③記錄的最大振幅是10mm,即10000μm,取其對數等于4,則為4級地震。
④當房間的平面形狀近似正方形,跨度在10m以內時,常采用井字形密肋樓板,具有天棚整齊美觀,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凈空高度等優點,常用于門廳、會議廳等處。
⑤坡屋頂是指屋面坡度在10%以上的屋頂。
⑥滴水槽寬度和深度不宜小于10mm。
⑦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6.5h;普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10h。
⑧磚墻灰縫寬度宜為10mm,且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豎向灰縫不應出現瞎縫、透明縫和假縫。
數字50/50%
①保溫層上的找平層應留設分隔縫,縫寬宜為5~20mm,縱橫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m。基層轉角處應抹成圓弧形,其半徑不小于50mm。找平層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5mm。
②空心橋墩墩身最小壁厚,對于鋼筋混凝土不宜小于30cm,對于素混凝土不宜小于50cm。
③板≤2m,底模拆除時,要求混凝土的強度≥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50%。
數字60
當室內地面均為實鋪時,外墻墻身防潮層在室內地坪以下60mm處。
數字70/70%
現場預制樁多用重疊法預制,重疊層數不宜超過4層,層與層之間應涂刷隔離劑,上層樁或鄰近樁的灌注,應在下層樁或鄰近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30%以后方可進行。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方可運輸和打樁。
數字75%/0.75
①軟化系數小于0.75的巖石,是軟化性較強的巖石,工程性質比較差。
②2<板≤8m,梁≤8m,底模拆除時,要求混凝土的強度≥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
③預應力筋張拉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先張法預應力筋放張時不應低于30MPa。對后張法預應力梁和板,現澆結構混凝土的齡期分別不宜小于7d和5d。
數字100/100%
①一級建筑: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適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
②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
③基礎頂面應低于設計地面100mm以上。
④梁、板>8m、懸臂構件底模拆除時,要求混凝土的強度≥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100%。
⑤混凝土墩臺當墩臺截面小于或等于100m2時應連續灌注混凝土,以保證混凝土的完整性;當墩臺截面大于100m2時,允許適當分段澆筑,應遵循一定原則進行分段。
數字250
①卷材或涂膜防水屋面檐溝和天溝的防水層下應增設附加層,附加層伸入屋面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
②女兒墻泛水處的防水層下應增設附加層,附加層在平面和立面的寬度均不應小于250mm。
數字300
①寬度超過300m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
②建筑物場地厚度≤±300mm的挖、填、運、找平,應按平整場地項目編碼列項。厚度>±300mm的豎向布置挖土或山坡切土應按一般土方項目編碼列項。
③基礎與墻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于設計室內地面高度≤±300mm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
④預制構件不扣除單個尺寸≤300mm*300mm的孔洞所占體積。
⑤木樓梯,按設計圖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單位:m2。不扣除寬度小于或等于300mm的樓梯井,伸入墻內部分不計算。
⑥樓(地)面防水反邊高度≤300mm算作地面防水,反邊高度>300mm按墻面防水計算。
⑦筒體結構適用于高度不超過300m的建筑。
數字500
①采用鋪漿法砌筑砌體,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當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
②現澆混凝土樓梯包括直形樓梯、弧形樓梯。按設計圖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單位:m2,不扣除寬度≤500mm的樓梯井,伸入墻內部分不計算。